据媒体消息,特斯拉终于迈出了进军无线充电领域的一大步,继今年早些时候的暗示之后,公司官方已确认正在研发一款适用于家庭使用的无线感应式充电器。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表示,公司正在研发感应式充电技术,届时只需将车开到车库里的充电板上,就开始自动充电了。此外,在2023年7月,特斯拉还收购了德国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该公司致力于开发为电动车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其曾经在产品演示中使用特斯拉的车辆。

无线充电是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能够有效减少有线充电带来需要的充电桩、充电枪且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是电动汽车、移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充电技术趋势。无线充电打破了电能传输依靠导线接触式传输的方式,能够避免接传输可能带来的接触火花、滑动磨损、爆炸电击等问题,可做到隐形、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2023年发布的《无线充电 (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对电动汽车(含摩托车)无线充电设备,按照额定传输功率的大小设定了不同的技术指标。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作为行业先行者,特斯拉已经敏锐察觉到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并开始逐渐向这个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作为行业领袖,特斯拉一直在研发新技术以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最近,特斯拉确认正在研发一项令人振奋的新技术——感应式充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更加便携、建设成本低等众多优点,机构预测产业规模将快速扩大。在此趋势下,国内方面也有众多企业开始关注这一技术的研发,特别是部分厂商凭借手机无线充电建立起的产业链优势,已在电动车无线充电方面有所建树。

感应式充电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使用充电接口和电线,只需要将车开到车库里的充电板上,就可以自动开始充电。该技术具有一系列优势,将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感应式充电技术将极大提高充电效率。传统的充电方式需要使用充电接口和电线,这不仅繁琐,而且充电速度较慢,用户体验不佳。而采用感应式充电技术后,充电过程将更加高效、快捷。其次,感应式充电技术还将降低充电设施的建设成本。传统充电方式需要建设专用的充电站,而采用感应式充电技术后,无需建设专用的充电站,可以在现有的停车场、商场等场所设置充电设施,降低建设成本。

实际上,特斯拉并非是最早投入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车企。除了特斯拉,国内各大企业也在加速无线充电的布局。例如,国内包括小米、华为、上汽、一汽、华为、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都已经有自己相关的无线充电技术和专利,其中有不少已经投入使用。据报道,2022年5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无线充电的接收端、发射端、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专利获得授权。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也取得一项名为“无线充电装置、智能轮胎及车辆”的专利。就连业内关注度颇高的小米汽车,也于今年9月申请了“无线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专利,该专利提高了电动车充电的自动程度,降低了充电过程的复杂度。此外,国内部分厂商凭借着之前手机无线充电积累的产业链优势,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业务。

万安科技超前布局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万安科技(SZ002590)$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8,211.23 万元,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其中,万安科技对苏打网络的投资主要系基于公司发展战略,推动公司的汽车电控系统硬件产品在智能驾驶场景需求下的产业升级和产业拓展,由于发行人与苏打网络在报告期内尚未实现交易,业务协同效应有待进一步显现,基于谨慎性原则,发行人将对苏打网络的投资认定为财务性投资。万安智行的投资目标为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和技术项目,其中重点产业方向为汽车相关上下游产业及延伸产业,目前投资标的为深圳市自行科技有限公司、诸暨万微进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万暨,均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相关行业的股权投资。但依据《万安智行合伙协议》等主要约定,万安科技对万安智行的投资决策无法实施控制,无法保证万安智行的投资符合发行人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基于谨慎性原则,发行人将对万安智行的投资认定为财务性投资。除上述情况外,公司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均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有利于推动公司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拓展,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关投资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10月9日工商变更为亿创智联(浙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19日工商变更,万安科技持股11.7443%)

1、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从事电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汽车零配件、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智能车载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端,主要集成在车内。地面端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地面的墙盒,另外一个是地面的发射线圈。通过地面发射线圈和车载接收天线之间的电池能量转换,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实现能量从电网侧到整车电池之间的高效传递。

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插枪式充电来说,具有免除接触更安全、随停随充更便捷、自动充电更智能等优势,且无线充电的传输效率与传统的插墙式充电的传输效率基本相同,并不会影响充电时间。但是高技术门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目前,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研发试验室,投建了国内首条车规级的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试制线,并于2022年实现批量出货,是国内首个通过IATF16949认证的无线充电企业,是业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产业化的企业。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与多个国内的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正与许多国外的汽车厂商进行合作洽谈。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目标不仅局限于国内,更放眼于全球。

2、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端,主要集成在车内。地面端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地面的墙盒,另外一个是地面的发射线圈。

整车无线充电技术有点像电磁炉的工作原理。通过车底部一个0.2到0.3平方米的小设备,实现电磁传导充电。从充电桩引出电线,在车位地面上安装一个无线装置后,用户就可以在把车停到车位后让汽车自动充电,即停即充,十分方便。

一汽红旗E-HS9基于电磁感应技术实现自动充电。通过电磁感应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在此过程中需要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接通交流电时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会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从而产生电力。红旗E-HS9车型就利用这一原理加上精确的对准技术,实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最佳距离,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目前,红旗E-HS9已经投入量产,这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技术目前解决了无线充电的难题,而且还可以连接WiFi,在家里就能实时观察到车子有没有充电,如果需要充电可以直接连接充电设备,太方便了,真希望这样的充电装置能普遍到每一个停车位。

3、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2023年3月8日,万安科技(002590.SZ)发布关于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于2023年3月8日与浙江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万安投资、陈江、陈文晓签订了《浙江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万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江、陈文晓与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诸暨万安汇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杨国勋、姚辰、寇秋林、诸暨万安智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诸暨万泽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于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将所持有的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1%的股权转让给景睿电子;将持有的万暨电子1%的股权转让给万安投资;将持有的万暨电子3.3%的股权转让给陈江;将持有的万暨电子0.67%的股权转让给陈文晓。同时,公司将持有的诸暨万安汇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诸暨万安汇智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万暨电子16%股权)37%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给景睿电子。

据了解,本次股权转让前,公司持有万暨电子57.7143%股权,万安汇智持有万暨电子16%股权(公司持有万安汇智71.2916%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诸暨万安智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持有诸暨万安智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99%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持有万暨电子16%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万暨电子11.7443%股权,持有万安智行99%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持有万安汇智34,2916%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公司通过直接持有万暨电子11.7443%股权及通过万安智行间接持有万暨电子15.84%股权,合计持有万暨电子27.5843%股权,本次交易后,万暨电子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交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浙江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2年9月30日为基准日出具的《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股权涉及的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浙中企华评报字(2023)第 0043 号),本次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 15,166.69 万元。协议各方同意以浙江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的评估值为依据确定本次股权转让的交易价格,本次公司合计转让万暨电子 45.97 %股权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6,972.1274 万元;本次公司转让持有的万安汇智 37%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897.8680 万元。

4、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5、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形资产


6、万安科技转让持有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交易目的和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实际情况,根据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做出的,有利于公司资产结构调整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聚焦主业,符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不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万暨电子27.5843%股权,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将发生变化,万暨电子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7、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8月1日消息,据德国媒体 Teslamag 报道,特斯拉收购德国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收购价格高达 7600 万美元(备注:当前约 5.43 亿元人民币),网站页脚现已显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 GmbH 2023”,确认特斯拉为母公司。Wiferion 表示专注于“非接触式充电和能源系统”,为仓储等工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提供感应充电解决方案。被收购后,该公司将充电、电池系统以及无电缆“智能机器人充电”列为产品,并自称“业内自动化、非接触式能源传输的领先提供商”。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在特斯拉投资者日公布了总体规划,全球充电基础设施负责人 Rebecca Tinucci 提出了适用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潜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国内政策方面,2020年10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3年6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都提出要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在2023年5月份,工信部发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是首部无线充电领域的规范性文件。业内人士指出,《规定》的及时出台,为无线充电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又一基础依据,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规模量产和应用。2023年6月19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为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初,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00万辆,全球渗透率约13.9%。在充电设施方面,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达到521万台,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与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的比例约为2.5:1。从数据来看,现阶段的充电桩数量仍然无法满足所有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潜力依旧很大。西部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利好政策的鼓励支持,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充电桩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的规模将超过700亿元,有望维持高景气。

无线充电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对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其中要求加强推广应用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推动现有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同时加强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在鼓励新技术应用创新方面,《意见》提出要打造车、桩、网的智慧融合创新平台。加速推进快充换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加快建设无线充电线路和车位。

在众多优点加持下,感应式充电的市场规模在快速扩大。根据贝哲斯咨询的汽车感应无线充电系统市场数据研究,2022年全球汽车感应无线充电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593.29亿元,而中国市场规模达到了172.05亿元。该机构预测,全球汽车感应无线充电系统市场将以38%的年复合增速增长,至2028年将接近4100亿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3-12-21 08:10:23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万安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3.6501%,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2023-12-21 08:14:1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和特斯拉关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