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进程再提速!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钙钛矿生产基地今日开工

第一财经14小时前
1评论

K图 03800_0

12月27日,协鑫集团旗下的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2.4米×1.2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在昆山正式开工,标志着协鑫钙钛矿正式迈入吉瓦级商业运营阶段。

两年前,2021年9月,协鑫光电建成全球首条100 MW钙钛矿组件量产线,彼时的组件尺寸为1米×2米。

11月23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权威认证后出具的正式测试报告显示,协鑫光电推出的1米×2米钙钛矿组件光电转化效率为18.04%,创造世界新纪录。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认为:“18%的组件效率已能对标目前的碲化镉组件,意味着量产大门真正打开。”

此次协鑫光电钙钛矿产线的最新进展符合此前的预期。“公司钙钛矿100兆瓦的产线于2021年9月到位。当时的规划是,两年左右的时间把这条线跑通,即到2023年的年底达到18%的效率。最近我们的效率已经达到16%,也就是说今年18%的目标有很大把握可以完成。” 范斌曾在协鑫科技(3800.HK)2023年3月31日的业绩说明会期间公开表示。

钙钛矿电池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相较传统晶硅电池流程更短、能耗更低,“钙钛矿+晶硅”的叠层设计,可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面积和效率一直是钙钛矿产业化过程中的难点,这背后既有工艺的问题,也是工业和设备结合的问题。

“不同于晶硅庞大漫长产业链,钙钛矿的产业链比较短,主链条在一个工厂就能完成。”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晶硅电池的制备从硅料到组件至少经过四道工序,单位制程需要三天以上,同时需要大量人力、运输成本等。相较而言,钙钛矿组件可在单一工厂完成生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后直接成组件,没有传统的“电池片”工序,进而缩短制程耗时。

钙钛矿电池可分为单结电池与叠层电池, 从技术方向看,叠层是长期趋势,单结是根基。

截至目前,布局单结钙钛矿的头部企业如协鑫光电(协鑫科技旗下,3800.HK)、极电光能等。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玩家主要是晶硅大厂,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均有技术储备。

“从效率提升的角度讲,晶硅和钙钛矿叠层是必由之路。”范斌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日本Kaneka公司的单结晶硅(HBC)电池效率纪录转换效率为26.7%,2022年国内企业刷新到26.8%,花了五年的时间涨了一个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商业化进程再提速!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钙钛矿生产基地今日开工

分享至:
  • 微信
  • 朋友圈
  • 微博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