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港股投研所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月22日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在北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亲临现场,宣布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这标志着CCER(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从官方层面正式重启

时隔七年重新启动,这一消息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碳交易时代的来临。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CCER作为碳排放配额交易(CEA)的重要补充,共同构成中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此次CCER重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碳交易体系、优化碳交易资源结构、提高碳交易水准,并逐渐实现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接轨。

据北京绿色交易所提供的数据,启动当天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总成交量达到了375,315吨,总成交额为23,835,280元,平均每吨价格约63.5元。虽然这一数字相对较小,但显示出市场已经开始活跃起来。

然而,较为可惜的是,在启动的当天没有任何CCER项目挂网公示,看来CCER市场实现申请-审核-备案-监测-签发的完全重启仍需要一段时间。

CCER市场的重启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和盈利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碳市场,包括买卖碳排放权、投资低碳技术或开展碳汇项目。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使企业能够灵活管理其碳足迹,通过降低排放成本或出售多余的权益而获利。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投资于低碳技术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从而在碳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那么,CCER市场重启后哪些行业将获益最多?

首先,最直接受益的莫过于与首批公布的四个方法学相关的开发项目公司,包括空地造林碳汇、红树林的养护、集中式光热并网发电和海上风电的并网。

其中,林业碳汇具有成本低、效益好、潜力大等显著优势,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A股上市企业中,岳阳林纸(600963.SH)作为唯一一家以“林浆纸”为主业的央企,构建了以“浆纸+碳汇”为驱动的双轮发展战略,独树一帜地将林业碳汇纳入发展战略,凸显了在碳交易市场的引领地位。

岳阳林纸目前坐拥4000万亩林业碳汇开发合同,资源优势显著。同时,公司超过200名的专业人才团队,其中包括参与国家林业碳汇正标准制定的专业团队,为公司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强大的交付能力和审批优势使得在CCER市场重启后,公司有望率先获批交易,这一优势也将助力公司不断拓展林业碳汇业务的市场空间。

当然,除了这些有可开发CCER项目的企业外,像中国碳中和(1372.HK)这样的碳中和数字化技术企业和负碳科技型企业也有望迎来业务量的暴增,并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助力企业脱碳的科技企业领域,业务主要涵盖三大类。首先,与碳排放核算相关,包括组织碳核算、产品碳足迹量化、供应链碳排放计算、碳目标及路径制定、碳相关信息披露等服务。其次,与碳管理系统相关,涵盖搭建实时碳排放监控、碳SaaS平台以及相关的能源管理系统。最后,涉及碳资产管理,包括碳资产开发和交易等。

随着企业对碳中和和脱碳战略的日益关注,这些企业在提供关键服务和技术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碳排放核算和管理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碳资产管理也因碳市场的发展而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领域。因此,这些科技企业在未来将有望在脱碳浪潮中蓬勃发展。

当前,碳市场正迎来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但未来计划将其扩大至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能源密集型行业。此外,CCER市场的参与者也将从主要是控制排放企业和一些非控排企业扩展到包括自然人在内的更广泛范围

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未来中国碳市场完全金融化后,年交易量可能超过100亿吨,价格可能超过100元,交易额则有望超过1万亿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CCER作为发展碳金融衍生品的重要载体,有助于碳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其重新启动将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可再生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壮大。目前已有金融机构率先在CCER市场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如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发放全国首笔CCER开发挂钩贷款。

CCER的推出不仅增加了碳信用的供给,还将促使更多企业持有碳信用,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创造更多机会。这一举措为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建设更可持续的未来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仅作为资料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港股投研所立场无关。若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