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中央及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18年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聚焦“三农”工作,从总体思路和长期目标等多点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出要加快建设完善三农供应链,夯实“三农”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进一步加码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潜力逐渐得到释放,这为三农相关债券和金融产品的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国家给予了三农发展较大的政策支持,持续为三农金融产品发行提供政策保障。从各类产品市场表现来看:三农相关债券市场表现良好;权益市场方面,受种植业和猪周期影响,今年前三季度申万农林牧渔指数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四季度开始止跌回升;农业保险金额和保费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三农相关银行理财产品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体验,多个季度均取得了正收益。

三农问题关系国际民生,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涉足三农资管领域,推出一系列三农领域资管产品。作为资管市场的重要分支之一,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理财产品业绩在2023年表现亮眼,部分机构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紧贴三农领域客户需求、积极创设“惠农”、“富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特色三农主题产品。该类产品在2023年的收益表现良好,部分机构产品凭借其稳健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严密的风险控制和良好的目标收益管理能力,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较佳投资体验。

三农领域政策导向

中央连续七年聚焦“三农”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近年来中央及各部门在金融领域上对于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管理;二是督促指导各地用好管好衔接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脱贫群众增收效果。三是提出加快建设完善三农供应链,开展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四是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从2018年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聚焦“三农”工作,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定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和长远目标,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二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强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逐步夯实“三农”基础。

三农领域金融市场建设

信贷支持政策相继出台,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2023年,多部门陆续出台《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供给,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各部门也积极组织下属企业单位,开展金融支持种植企业调研,推出一系列信贷政策,支持区域乡村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项目,鼓励市场主体打包实施,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二是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推动“融资、融智、融商”有机结合,创新搭建招商引资、产销对接、融资支持等综合服务平台。四是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

央行不断加大对乡村领域的投资建设、信贷支持,截止到2023年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6.6万亿,超过了2022年末的49.25万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4.92%。

央行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包括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工具,加强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末,支农再贷款余额599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3%;支小再贷款余额1565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93%;扶贫再贷款余额1304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7.26%。

01 三农领域股票市场:

板块指数止跌回升,新一轮增长周期仍在酝酿

农林牧渔板块指数自2020年9月出现高点以来,整体呈现单边下跌行情,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指数呈现下跌趋势但市盈率仅在小范围内波动。第二阶段(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行业市盈率大幅上行,农林牧渔指数也有所反弹,但反弹幅度并不大,几乎在区间内震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公司的盈利持续增长或者增速超过过去预期,而现有利润无法支撑过高股价,故市盈率上涨但指数并没有上行。第三阶段(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农林牧渔指数完全单边下行,市盈率也从高点滑落至2023年9月的阶段性低点,说明投资者认为该行业估值过高,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速预期不能匹配其实际股价,故大幅卖出所致。

养殖业作为农林牧渔板块的重要权重之一,其走势对农林牧渔指数影响较大。通过观察指数可以发现,养殖业的市净率几乎可以代表行业指数走势趋势,二者极值点和边际转折点几乎均同时出现。2023年以来,行业市净率的下降速度已经边际转缓,而行业指数的下行速度仍然较快,二者剪刀差逐步扩大,三季度已出现最大剪刀差。养殖业中权重较重的一个行业为猪产业链,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2022年我国猪肉价格在经历了长下行周期后,截止2023年四季度仍于底部区间运行,可能受政府宏观调控和养猪行业工业化、去散户化共同影响,生猪产能仍处于饱和状态,“猪周期”磨底时间拉长。综合来看,拉长周期来看,各上市公司市净率已接近低位,且有企稳震荡的迹象,未来养殖业可能出现估值修复的行情,农林牧渔板块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通过观察种植业的行业指数和行业市净率的走势发现,市净率走势在出现边际拐点的时候,行业指数往往会出现极值点。种植业指数自2021年11月以来整体呈现单边下行趋势。目前,整个农业板块市盈率有转头向上的趋势,投资者对整个大板块的盈利能力和预期正在转好。

展望2024年,预计此轮农林牧渔板块杀估值即将结束,资本市场预期先行,在猪周期磨底蓄势、种植业由国家出手兜底的宏观大背景下,2024年养殖板块或可带领行业指数进入上行周期。

02 三农领域债券市场:

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热度有所下降

近两年,三农相关债发行节奏有所放缓,发行金额同比下降。当前,经济处于缓慢修复中 ,部分区域已完成振兴工作,债券融资的总金额呈现下降趋势。三农相关债券是金融资本对三农领域融资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17年起,三农相关债券每年均有发行,伴随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宏观环境进入低利率时代,债券平均票面利率显著降低。在前期乡村振兴工作逐步落实完成,以及经济体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近3年三农相关债发行金额有所下降,预计后续将从债务融资慢慢转变为信贷融资。

从成交量的变化趋势来看,乡村振兴政策在2019年的实施推动了三农相关债券成交额的增长,年度成交总额达到2.7万亿,达到历史峰值。2022年以来,在市场供需关系、市场参与者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三农相关债券年度交易总额呈下行趋势。但从目前政策面来看,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仍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三农相关债券市场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其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03 农业保险:

政策可能引领农保变革,提前布局打开盈利空间

农业保险是一种保障农业生产风险的金融工具,它可以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在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初步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了保险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下一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创新保险产品,提高科技投入等,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事业和经济社会大局。

近年来农业保费收入显著逐年递增,对保险公司贡献的利润也在增加,而保险金额2022年同比2021年有所下降。此外,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各地提高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农户的保费负担,从而提高农户的投保意愿。同时中央财政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也有所提高,但这些保险的保额相对较低,因此可能导致保费收入增加而保险金额下降。

农业保险的市场竞争可能正在加剧,导致保险机构的经营策略变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保险机构可能会降低保费率,吸引更多的农户投保,从而增加保费收入,但同时为了控制风险和成本,保险机构也会降低保险金额,减少理赔支出,从而保证盈利能力。

04 金融市场未来展望:

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聚焦“三农”问题二十年,2023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度强调2024年乡村振兴将从金融端发力,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工作,支持手段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以适应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由此可见,引导金融市场为三农工作发展提供支持,已成为未来制定政策的重要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将进一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在支持实体经济领域的核心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紧跟政策方向,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质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农相关金融产品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商银行作为三农发展最对口的持牌金融机构,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其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和专业的服务团队能够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金融服务。目前,在政策引导下,农商行积极利用其在农村的广泛网点和渠道,加强与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的合作,推广订单、应收账款、仓单等质押贷款业务,提高农产品的抵质押率和贷款可得性;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务审批、风险控制等信贷管理机制,帮助三农领域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助力发展电商直采、定制生产、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其中,成都农商银行作为四川地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未来,广大农商银行也将跟随政策导向,依托自身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上的优势,加大资源投入,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际需求作为抓手,为三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理财市

挑战与机遇并存,优势机构凸显实力

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推动下,三农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体产业、金融市场在政策的引领下蓬勃发展,为资管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广泛开展三农产业金融业务,不断推出主打“惠农”、“富农”、“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特色三农主题产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致力于服务三农领域,为农村企业、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01 三农主题产品市场现状:

发行热度较高,收益表现稳健

近年,银行理财发行机构积极响应号召,持续推出“普惠”金融服务,设计发售三农主题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尤其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农商行利用自身长期立足农村金融市场、拥有良好的客户信任度的优势,加入三农主题财产品布局队伍,该类产品发行热度不断升高。2023年,三农主题产品发行热度仍存,整体以固收类产品为主,风险水平定位和投资起点整体均较低,贴合广大三农领域客户的需求。

从大类配置情况来看,三农主题产品底层资产安全性相对较高,运作风格相对稳健。截至2023年3季度末,三农主题产品整体配置了四成以上的中高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同时还配置了一定比例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风险水平相对较小的资产以提高底层配置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还配置了一定比例的非标资产、公募基金用以增厚收益。从调仓趋势来看,在经历了2022年底的“破净潮”后,三农产品大幅减持债券投资,防御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各机构也在逐步汲取破净管理经验,采取优化底层配置、适用多元化投资策略、注入低波资产等多种措施,严控产品风险,做好收益管理和风险管理,预计三农理财产品在2024年或仍能保持平稳运作态势。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有望延续,债券市场预计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但不排除阶段性回调可能,以债券为主要配置资产的银行理财市场料将波动趋好,但仍需警惕债市高位回撤引发的短期市场波动。

通过三农理财指数可以发现,2023年以来,三农产品逐渐走出去年“破净潮”的阴霾,2023年的前两个季度,三农理财指数较2022年4季度末有较为明显的反弹,9月受政策预期影响,债市小幅回撤,对产品收益造成一定冲击。随后,随着银理财市场回暖,2023年4季度三农理财指数回升至81.15点。同时结合产品的绝对收益表现来看,得益于2023年的债牛行情,三农主题产品表现不俗,近两年在多个时点近三月收益表现均优于全市场理财产品。且在2022年四季度末市场波动的环境中也体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收益回撤幅度小于全市场整体水平,体现出了较为良好的抗波动能力,用实力为三农领域客户博取相对稳健收益。各机构中,徽银理财、中邮理财、成都农商银行等机构收益表现较为靠前,其中成都农商银行多款产品2022年四季度仍然取得了正收益,回撤控制能力相对较好。

02 成都农商银行:

注重金融服务实体,多点多面助力乡村振兴

成都农商银行是四川地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坚守“因农而生,伴农成长”,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支农特色理财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将理财业务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方位助力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研发特色支农信贷产品,满足乡村财富增值需求。成都农商银行深入了解乡村经济的特色和发展趋势,结合农业产业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支农信贷产品:“振兴贷”系列产品覆盖粮油、种业、生猪、农旅等特色农业产业,与担保公司合作,客户无需提供抵押物;“兴村贷”产品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支持农村集体发展壮大;“乡贤贷”旨在支持现存发展中的致富带头人,满足村社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小微企业主等能人贤才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资金需求。全行现有支农特色产品10余个,覆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满足不同客户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金融需求,助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升线上服务效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成都农商银行致力强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手机银行已增设乡村振兴专区,有效降低农村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理财业务方面,成都农商银行构建了以固定收益类、中低风险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安全和稳健的投资回报。截至2023年末,成都农商银行固收类产品近3月、近6月和近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均在4.29%及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此外,根据普益标准理财能力测度体系,成都农商银行发行能力、收益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等方面均处于市场前列。

从外,成都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展现地方头部农商行的担当,推出“惠农”和“乡村振兴”系列三农主题理财产品,践行理财惠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自2021年发行首款“惠农专享”产品后,成都农商银行不断丰富三农主题产品的布局,打造“乡村振兴”封闭式产品和“惠农”定开式产品两大特色固收类产品线,贴合“三农”群体客户需求,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截至2023年末,成都农商银行三农及乡村振兴主题产品存续规模已突破70亿元。

三农主题产品整体费率水平较低,让利于投资者,其中:“乡村振兴”封闭式产品运作期间采用按年分红的方式,提升客户体验;“惠农”定开式产品包含6只产品,每月开放申购一只产品,运作周期在半年左右,适合对流动性有一定需求的投资者。此外,成都农商银行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在近两年均取得了正收益,且在除2022年末破净潮所处季度外的其他季度的平均近三月年化收益率均在4.00%以上,展现了相对较强的收益吸引力。

03 三农主题产品:

业绩表现优秀,注重客户投资体验,持续创造稳健收益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金融市场中,成都农商银行的三农主题产品紧密贴合三农客户需求、以提供稳健收益为目标,严控产品风险,因此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成为现阶段三农理财市场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因此,本节进一步以3年期1号-乡村振兴、惠农专享15号两款产品为代表,深入探索部分三农主题理财的产品特色。

从产品基础要素竞争力上来看,“3年期1号-乡村振兴”在费率上让利于投资者,不收取销售费,固定管理费和托管费也处于较低水平;期限较长,可以帮助投资者锁定长期收益,同时按年分红,满足投资期间的流动性需求。“惠农专享15号”同样不收取销售费,固定管理费和托管费也处于较低水平,践行让利于农的理念;半年定期开放,流动性较好,整体竞争力在市场上处于较高水平。

从收益表现来看,两款产品都体现出了优秀的收益获取能力,持有体验较好。其中“3年期1号-乡村振兴”截至12月末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到了5.14%,超出业绩基准水平,为投资提供了相对较佳的投资体验。产品业绩表现方面,多项收益指标均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产品表现稳定。

“惠农专享15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4.29%,超出业绩基准水平。产品业绩表现方面,多项收益指标表现优秀,同时成立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0.8%左右,体现出了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为投资者谋取稳定的收益,符合“三农”居民对理财产品的低波动偏好。同时产品持有体验相对较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机构的信任度。

04 三农理财展望:

农业强国建设正在进行,三农理财产品未来可期

随着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各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范围,通过科技化手段助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理财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对三农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以科技作为驱动,推动区域农村经济水平不断增强。渝农商理财、中邮理财和成都农商银行等机构积极践行“强农”使命,布局创设三农相关理财产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度分析研判,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为区域客户提供更为多元化、更为稳健的投资选择。未来,三农理财产品发展空间广阔,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将持续助力全面振兴乡村经济,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可以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素,积极推广绿色投资理念,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同时贴合区域客户理财需求,注重产品回撤控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农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