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600018属于港口类公司,主营业务成长性不足,盈利弹性不足,从利润表的科目当中不难发现,公司盈利的增长点主要来自投资收益中的银行股、航运股及房地产,(所以可以看出来公司投资团队的能力圈在哪些行业,而以上行业市场不会给高估值),所以市场也不会给600018太高估值,现在的股价5.56元每股既不算是低估,更不能算是高估,主要是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科目占大头,估值比较难,该用哪种估值方法比较让人头疼。市场关注度也不足,差不多一年时间没有卖方出研究报告了。不过,公司是不错的公司,现金流稳定,而正因为如此,公司拿这些现金去投资,所以市场给不了太高的估值。

       这里简单实用一点,直接按券商给的2024平均每股盈利预测中间值约0.68元,给8倍市盈率,0.68×8=5.44元;给10倍市盈率,就是如下,0.68×10=6.8元。 这是在现在公司的总股本232.84亿股没有增加情况下的推演。

    如果保守一点合理估值打八折买入就是5.44×0.8=4.352元左右可以放心下手,6.5元以下可以拿着,超过7元就没有持有的必要了因为7元×232.84亿股=1629.88亿市值,毕竟净利润大部分靠投资赚的,所以稳定性和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市场不会给太高估值。

尤其是地产不会复制以前的高增速,银行也差不太多。那公司未来的投资收益会不会有持续性是有不确定性的。                      

       下面把批驳一篇关于上港的分析文章也一并发出来,文章没有整理,个人观点,看官们捡着看吧。

      公司利润看起来很高,到手的现金没有那么多,而且还要拿出来利润的相当大一部分去维持现有经营或改扩建。这是港口类公司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所以分红率上不去,这是原因之一,还有其它原因。比如投资类科目中公司采用的是成本法或权益法,其利润结果可能是有很大不同的。账面财富并不等于真金白银。

      市净率也不是股票软件算出来的看起来那么低,文章里说是1.04,实际上自己估值的时候固定资产一般都是打八折,有的甚至更低。除非是长江电力的大坝用100年都是没有问题的,看起来折旧完了,其实还可以用很多年,这是相反的例子。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的公司的财报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需要调整,除非公司的折旧政策比较保守,比如加速折旧或者折旧力度比同行大。。否则需要调整。

    市盈率也是需要做调整的,公司利润的大头来自银行地产等行业,银行地产能给多高的市盈率?不可能给到15倍吧。这种高杠杆高风险行业主要是看硬资产质量如何,如果报表真实无任何水份,1到1.1倍市净率是合理估值,文章中作者表示想逢低加仓,这样的表述方式说明研究并不深,最可笑的是最后考虑上港的几个原因,比如基于成交量低没有被炒作过,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明显缺乏逻辑,这个公司本身就不是市场关注的公司,成交量自然不会高,千亿市值又没有哪个游资拉得起来,即便散户筹码少,游资拉得起来,十大股东大概率会减持,游资买不到多少筹码无法控盘,图什么呢?[捂脸]

     文章最后说“按照自己2倍PB估值法来毛估估,10块以内应该亏不了多少”,且不说文章作者这个自创的2倍PB估值法漏洞百出千疮百孔,“10块以内亏不了多少”这句话就说明作者自己本身就没什么把握,那加仓甚至把仓位提高到第六顺位就是明显不应该的。

      最后,我建议这样似是而非的分析文章还是少看,现在市场上那么多优质低估的公司可以买,大概率买沪深300也能跑赢上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