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名人名言

在我的选股框架中,主要是找“苦学生成功”类型的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得比较高的ROE。

——王斌(华安基金经理)

投资三要素:长坡、厚雪、价格。长坡厚雪不是立于危崖之上,而是夯实于定量的财务报表之中,至于价格,最终与性格和认知相关。

——何帅(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


在下跌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看多的逻辑放在一边,全面理解看空的逻辑,当觉得看空的逻辑已经体现后,再去想看多的逻辑,过早思考看多的逻辑容易出现偏见。

反之,

在上涨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看空的逻辑放在一边,全面理解看多的逻辑,当觉得看多的逻辑已经体现后,再去想看空的逻辑,过早思考看空的逻辑容易出现偏见。

——冯柳(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


投资并不复杂:与时间站在一边,与常识站在一边,与谦卑站在一边,无往而不胜。

——格隆博士(格隆汇创始人)


如果公司内在价值并无变化,基本面并无变化,那么投资者应把自己看作一家有价值公司的部分拥有者。股价波动是「市场」先生与你作交易建议的报价,如果报价好,利用它;如果报价不好,不理它。让市价服务你,而不是主宰你。

——本杰明·格雷厄姆

二、查理·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之二十一: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前期文章有讲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之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详情见文章链接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之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

接下来继续:

人类的——经常出错但总体上很有用——心理倾向相当多、而且相当不同。大量的心理倾向的自然结果就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原理: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有了蚂蚁、魔术师和这条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原理做铺垫,接下来我想简单地列出那些虽然总体上很有用但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后面我们再来详细讨论每种倾向引发的错误,同时描述如何防止犯这样的错误,并进行一些总体的讨论。

接上篇文章,接下来是第二十一个倾向: 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衰老误导倾向。

年龄的增长自然会造成认知衰退,而每个人认知衰退的时间早晚和速度快慢不尽相同。基本上没有年纪非常大的人还善于学习复杂的新技能。但有些人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原来就掌握的技能,这种情况在桥牌比赛中屡见不鲜。

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无须刻意,也非常善于掩饰和年龄有关的衰退,因为诸如衣着打扮之类的社会习俗掩盖了大多数衰老的痕迹。

带着快乐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延缓不可避免的衰退过程。

直到晚年,有些人仍然善于保持经过千锤百炼的老技能,正如人们在很多桥牌比赛中能够看到的那样……怀着愉悦的心情,不断思考和学习,多少对延缓不可避免的衰老有所助益。

——查理·芒格,哈佛大学,1995年

如果你的遗传基因健康,并有意识地努力保持身心活跃,那么即便上了年纪,你也仍然能保持敏捷,芒格自己的生活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你所取得的成就中运气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你没有任何借口不尽最大努力去好好利用你所拥有的这份运气。保持活跃是维持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这里仅举一例,对芒格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的乐趣更大,也没有什么比阅读更有助于学习。涉及健康的问题,千万不能消极应对。例如,芒格就从不被动地接受健康的恶化,面对可能会完全丧失视力的诊断结果,他开始学习盲文。身体因工作而损耗总好过因无所事事而锈蚀。


三、关于央行公布的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3月15日,央行公布2024年2月金融数据。

截至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前两个月净投放现金7566亿元。

M1-M2增速差 在2024年1月份是-2.8%;现在2月份数据是-7.5%。

M1增长 太少了。剪刀差加大……对资产价格来说不是好事。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   

意味着大概率的流向金融资产,比如多数流向股市基金里面去了。2月份到目前3月份的一波上涨印证了这点。


四、周末A股重磅利好!证监会放大招!信息量巨大

3月15日(星期五)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解读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并答记者问。

  文件内容要点如下:

  1、压实拟上市企业及“关键少数”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责任,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2、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3、对通过离婚、质押平仓、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等方式绕道减持的行为严格监管。

  4、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加强监管约束。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在春节前结合未分配利润和当期业绩预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5、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

  6、严密关注拟上市企业是否存在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严防严查,并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

  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8项政策措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8项政策措施:

  一是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压实拟上市企业及“关键少数”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责任,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二是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用好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

  三是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把防范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摆在发行审核更加突出的位置。严密关注拟上市企业是否存在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严防严查,并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从严监管高价超募。

  四是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地监管责任。辅导监管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现场检查切实发挥书面审核的补充验证延伸作用。

  五是坚决履行证监会机关全链条统筹职责。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大幅提高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比例和加大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

  六是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衔接。研究提高上市标准。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

  七是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督促企业按照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募集资金投向和规模,加强拟上市企业股东穿透式监管,防止违法违规“造富”。

  八是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体系。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存在违规情形的,依照《证券法》等规定严肃问责。上市委委员和审核注册人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廉政纪律的,终身追究党纪政务责任。

  打击财务造假、严格规范减持

  加大分红监管、加强市值管理

       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自身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五、巴曙松:担纲“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用武之地

帮助内地企业出海、担当“超级联系人”,更是香港的用武之地。

“我们不能就香港谈香港,而应当放在全球大格局与历史大趋势中来评估。全球此前共经历四次产业大转移,作为产业转移的亲历者,香港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港交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谈到香港时感触颇多,也引发了他对全球大格局和历史大趋势的思考。

受到疫情及加息周期冲击,港股连续4年下跌,IPO活动因市况转弱而大减,外界近期不时传出唱衰香港的论调。然而,巴曙松指出,单以港股表现就否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十分片面的,香港作为联系内地与全球的桥梁角色未曾改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香港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优势,承担起内地企业出海布局的支点作用。

香港应把握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机遇

巴曙松认为,香港应该抓住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机遇。他提到,第一次产业大转移由二战期间的英国转移至美国;第二次产业大转移发生在1960年代,成就了日本和德国的战后经济奇迹;198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大转移,受惠者是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发生在21世纪初的中国内地。

结合以上四次产业大转移的经验,巴曙松认为香港应该寻找适合自身的成功之路。在这四次转移中,香港以不同程度参与其中,并不断促进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朝高端产业转移。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全球产业大转移,将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新兴市场。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超级联系人,香港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受到深刻影响。

对于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巴曙松认为关键在于洞察这次产业转移的趋势,找到适合自身的成功之路。在当前碎片化发展的全球格局下,内地企业开拓境外市场成为必然选择。对于香港来说,通过其专业服务优势,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好的海外支持是可行的。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也是内地企业的战略支点。通过香港作为跳板,内地企业可以扩展至中东、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在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中,香港可以寻找投资机会、支持技术升级和重塑产业链,这些都为香港带来巨大的专业服务需求空间。

香港仍是多功能性国际金融中心

单以港股表现就否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巴曙松眼中是十分片面的。

“香港作为一个多功能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只体现在股票市场”,在巴曙松看来,“过去几年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动香港上调利率,当然对股市估值产生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扩大了,经营状况取得不俗成绩。”

对于外部抛出的“国际金融中心yi**遗zhi**址**论”,巴曙松认为,在第一次全球产业转移时,英国也面临着“伦敦玩完”的质疑;美国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日本时,也涌现出“日本会买下美国”的忧虑。但事实上,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伦敦与纽约仍然保持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国际格局的变化带来压力,同时也带来机遇,关键在于怎样应对,这才是当下香港需要思考的问题。

巴曙松还介绍道,以前港股市值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金融、地产、基础设施等传统行业。如今经过多次上市制度改革,上市公司中新经济股票的融资比例超过60%。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物科技公司,而香港已经成为亚太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此外,香港还拥有丰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2023年内地客新造人寿保险新增保费同比增长了27倍;香港资产管理金额超过4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香港以外的投资者。同时,香港还是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仅次于内地的亚洲第二大私募管理中心。

担纲“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用武之地

巴曙松提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该积极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他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同时也是内地企业的战略支点。通过香港作为“跳板”,内地企业可以辐射至中东、东南亚及南美等地区。在第五次产业大转移中,寻找投资机会、支持技术升级、重塑产业链,这些都为香港带来巨大的专业服务需求空间。

帮助内地企业出海、担当“超级联系人”,更是香港的用武之地。巴曙松指,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已有十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外界期待“2.0时代”能有更多拓展升级,涉及优化交易机制、延伸投资地域和拓宽资产类别。他建议,若有条件把互联互通的成功经验拓展到更多更广泛的金融产品领域,如金融衍生品、大宗商品、保险等领域,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不少企业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香港可着重挖掘相关机遇,吸引内地转移到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企业上市融资,同时也推动了香港上市公司的国际化比例。内地经济在产业重组过程中,一方面对外迁出了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另一方面对内也有着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香港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在支持内地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之余,也要凭藉自身的国际化优势,逐步成长为全球科技企业的区域研发中心。

(财联社记者 成孟琦)



六、《周期》熊市三阶段、牛市三阶段 

精选自霍华德马克斯《周期》:

“熊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深谋远虑的投资人才能意识到,尽管形势一大好,市场面普遍被乐观看涨,但是基本面肯定不会一直顺风顺水;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正在越变越糟;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相信基本面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牛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


巴菲特说:“聪明的人最先做,愚蠢的人最后做。”一语道破天机。关于市场周期及其影响,你应该知道的所有东西,这句话就告诉了你八成。

牛市涨到最后,只有人买进,却没有人卖出,那么成交结束了,最后一个投降者的买入价就成了最高价,这一点就成了最高点,从此市场周期停止上涨,开始反转下跌,这个人成了牛市最后一个接棒的人。聪明的人最先做,愚蠢的人最后做,牛市最后一个买入股票的人,就是那个最后才去做的傻瓜。

反过来也一样,熊市跌到最后,最后一个坚持不卖的人也投降了,从此只有人卖出,却没有人买进了,那么成交结束了,最后一个投降者卖在最低点,从此市场周期停止下跌,开始反弹上涨,这个人成了熊市最后一个割肉卖出的人。


卓越的投资并不是来自买的资产质量好,而是来自买的资产性价比高——资产质量不错且价格低,潜在收益率相当高却风险有限。满足这些条件的最佳买入机会,多数是在信贷市场处于其周期中不是那么兴奋地扩张,更多的是恐惧地收缩的阶段。信贷周期猛地关上大门的阶段,最有助于形成到处都是便宜货的状况,比其他任何因素的作用都要大。

20世纪70年代,我得到了人生的一份大礼,有一位投资人,他比我年纪大,也比我有智慧,告诉我一条投资真经“牛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

越是真理就越简单。听了牛市三阶段理论后,我一下子开窍了,也开始注意到了投资人的心理经常会走极端,而这些极端心理会对市场周期产生极大影响。就像很多伟大的名言警句一样,牛市三阶段言简意赅,却表达出非常高深的大智慧。其实,牛市三阶段讲的就是投资人态度的变化:一是特点,投资人的态度多么容易变化;二是过程,在市场周期波动的整个过程中,投资人态度的变化有什么模式;三是影响,投资人的态度如何助长投资决策错误。

牛市第一阶段,尽管存在基本面改善的可能性,但是大多数投资人不具备这样的洞察力,自然看不出来,也就不会珍惜其蕴藏的投资良机,证券价格里面包含的乐观主义很少,甚至根本没有。

通常情况下,第二阶段发生在股市大、股价一路暴跌之后,这一波暴跌彻底摧毁了股价,同样也彻底摧毁了投资人的心理,让投资人像羊群一样对股市由爱转恨,投资人亏了大钱之后,发誓从此永远地离开股市,此生再也不碰股票了。

牛市第三阶段,也是牛市最后一个阶段,情况正好和第一阶段的相反。基本面的事情发展顺利,且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已经强烈地反映在资产价格上了。这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情绪,投资人简单地推论基本面改善将会持续直到永远,对未来非常乐观,因此把买入报价提升到很高水平。树肯定不会长到天上去,但是在牛市的最后阶段,投资人的行为表现得好像他们相信树真的会长到天上一样……而且投资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他们所感觉的公司收益会有无穷成长潜力的热门股。投资人因为相信高成长性而支付高价去买热门的成长股,结果事实证明他们过高地估计了成长性,几乎再没有其他事比这种用高价购买伪成长股所付出的代价更高的了。

从以上牛市三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牛市第一阶段,几乎没有乐观的理由,只有特别有洞察力的少数人才敢于买入,且买入的成本极低,资产未来可能会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但是在牛市第三阶段,很多投资人此时都会跟风买入,因为当时的市场过度乐观,投资人必须要支付高价才能买到,结果后来亏得很惨。

应该注意到最重要的事是:心理乐观成分大到最大限度,能够拿到的信贷额度大到最大限度,价格涨到最高,预期收益低到最小限度,风险大到最大限度,几乎同时这些因素都达到极限了,通常此时就是最后一波疯狂追涨买入突然发作的时候。

周期的重要性。

人容易在诸事顺遂的时候过于夸大周期上行的潜力,而人又容易在诸事不顺的时候过于夸大周期下行的风险,因此人的参与会让趋势走到周期的极端。

忽视周期,简单地外推趋势,是投资人所做的最危险的事情。

要是你赌周期不会再来,那你必输无疑。

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关注每天市场短线的上涨和下跌,这些都是如芝麻一般的小事,而要关注一生只有一次的周期走到极端的情况,这才是如西瓜一般的大事。


周期周而复始,永远存在。

——霍华德·马克斯 (美国橡树资本创始人)

目前不知道这个2724点是不是最低点 不过也不是很重要了,很可能是,A股市场底部特征越来越多,是否还有最后一个挖坑不重要了,如果初挖坑的话大跌是机会而不是风险。筹码仓位拿住拿稳,继续耐心几个月满意的上涨。

不追求判断最低点 这很难,只追求低点区域能判断对,即使不是,输的也可能只是时间,时间很宝贵,但是在我们大A股就这样性格,价值投资需要耐心需要时间。


友情提醒:

本账户仅为践行实验中国式长期价值投资,是我个人家庭投资或成功或失败的记录,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只是传达投资理念和逻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如果对投资朋友们有启发意义,重在投资理念、投资体系的构建上,而在个股上我也一定会有看错的时候,注意是“一定”。抄作业容易,抄体系难,抄心情更难,切记,切记!所以,请大家对自己/信任你的人的血汗钱负责,如果你没有独立的判断,我强烈建议你不要操作。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弹,而是“复利+时间“。巴菲特:财商教育越早越好。找优秀企业,时间的玫瑰,分享投资心得经验,广播有益正确的投资理念。希望朋友们有所悟、有所得,爱上投资理财并慢慢变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