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博时上证30年国债ETF完成募集超48亿,借着国债30年封神之际,快速完成获批、发行、成立,一举超过已运行竞品的17亿。虽然晚成立十个月,但这架势看,年内有望突破百亿,因为他们找到了债券ETF最好的partner.    

易方达同样有上证30年国债ETF已报待批,对于头部基金公司来说,易方达已经缺席了债券ETF的草莽时代,肯定没理由缺席蓬勃发展的时代。工银瑞信也上报了中证30年国债ETF,虽然目前该指数与上证30年国债指数无异,但相信未来深交所会在此迎头赶上,给予中证30年国债更多差异性。

在前文《债券ETF一定会有美好未来吗?》中介绍了当前债券ETF的发展现状,其中批文稀缺是一大特征。在2024年龙年首单债券ETF批文后,相信债券ETF的批文在今年将陆续释放。从近期中证A50十家同步发行叫好不叫座来看,ETF行业已经卷不动了,权益ETF已经彻底进入了红海市场。但是刚起步的债券ETF或将是今年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深交所也有了第一个千亿ETF后,本就差距不大的债券ETF或许是两大交易所新的共同努力目标。  


大庸在与多家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要不要做债券ETF,怎么做债券ETF,以及如何做大债券ETF都有较多困惑,从交流来看,大家考量的内容更多停留在债券ETF的ETF层面,把它看做ETF的其中一个赛道,忽视了债券ETF的债券属性。但事实上,债券ETF与权益ETF是完全不同逻辑的产品。

ETF是产品载体,债券是产品属性,如何有效结合两者的产品力,是做大债券ETF的关键。

上述的困惑其实不只是某些从业人员的困惑,也是这个行业的困惑。强如ETF老大华夏基金,在过去清盘了一只债券ETF后,于2023年底发行了基准做市国债ETF,包括大庸在内的众多看客,都觉得华夏将改变债券ETF行业现状,用过去积累的ETF生态体系,教各位小老弟做事。只是,万万没想到,该ETF除了改了一次简称外,规模从20亿元萎缩至4亿元左右徘徊,如下图:    

插一句,图是一个月前做的,发现现在规模还是4个多亿,就不重做了。

或许,我们对于ETF老大哥的要求过于苛刻了,毕竟一个新产品两个月时间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如果你要看过其他家的债券ETF,你就会知道元旦和过年是债券ETF上量的重要时刻,只是这两次,华夏都缺席了。

这其实是很多想做债券ETF的头部基金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虽然华夏的ETF已经冠绝行业,但是债券ETF是固收部门在运作,他们与过去的荣耀无关,人员的磨合与协同都需要重新建立。

华夏所遇到的是行业普遍存在的两难选择。从现有的债券ETF来看,基金经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固收部门的主动基金经理兼任,二是指数部的被动基金经理兼任,目前第一种情况占比更多,占比70%。比如同样的30年国债ETF,一家出自固收部,另一家却是数量投资部。

固定收益投资其实是最被低估,但又庞杂琐碎的投资。基金经理需要一个BP一个BP的为投资者算计收益,但如果失误,可能是“一招损,满盘皆输”的惨痛结局。因此,每个基金公司都会为这可能的“一招损”配备完善的信评等研究队伍。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债券ETF大多都在固收部门的原因。          

因此,如果想做债券ETF,或者说,玩转债券ETF的第一步,是要明确基金经理所属的组织架构

即使权益ETF,目前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的组织架构形式,那么对于债券ETF,完全不同的投资领域,应该如何配置组织架构才能激发组织最大潜能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已有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这其中展示的问题也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一、主动债券基金经理负责制

优势:

1.专业固收投资能力

     债券ETF跟债券基金在合同投资范围及杠杆比例并无区别,但债券ETF的杠杆率普遍并不高,很大的原因是固收投资能力的不足,质押是正常主动固收基金经理一个BP一个BP赚辛苦钱的方式,7天一个质押周期,不仅麻烦,而且还需要每天对市场有敏锐的感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显然是选择主动基金经理最大的优势。同时,债券ETF联接基金,可以在主动投研加持下,有非常大的主动创造收益的可能性。

2.充分的研究支持

     固收部门基本上在很多基金公司都是员工数较多的大部门,这其中包括了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员,支撑起复杂且严密的固收研究及交易体系,这些配备是基金经理身后看不见的支援。默默无闻,但却异常重要。

3.公司整体资源协同

     债券ETF本质上就是债券基金,就是固收范畴,其本身也不产生佣金,但与整个固收体系一起产生了很多固收资源。在降费降佣背景下,这部分后续将尤为珍贵。跳出二级市场思维,拥抱一二级联动,才是债券ETF真正的星辰大海。

              

不足:

1.难以形成合力

即使是固收部门,也区分利率、信用、可转债等组别,因此不同类型的债券ETF都是由不同组别的基金经理负责,债券ETF只是各自负责类型产品中的一个基金产品而已,很难形成合力。

2.ETF工具属性认知不足

主动基金经理对于ETF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比普通场外指数基金更麻烦,还要每天做PCF清单”。日常投资运作与其管理的场外债券指数基金并无太多差异,唯一的差异就是合同层面的限制不同而已。对于ETF的玩法,并无太多经验。

3.被动心理

主动基金经理对于ETF的态度更多是被动接受,并非主动拥抱。毕竟人中龙凤的主动基金经理,历经层层选拔淘汰,才有如今的身份。尊重基金经理,是一种基金公司内部天然形成的慕强心理。因此,靠投研能力胜出的主动基金经理,很难能放下身段,去服务市场。

          

二、指数基金经理负责制

优势:

1.服务意识强

     被动基金经理是一群富有服务意识,地位、待遇不如销售的投研人员,他们满腔热情,一年四季,风餐露宿,走南闯北,就为从销售那里争取多一次的路演机会。心疼ing!

2.ETF工具属性认知到位

现在的ETF更新换代太快了,你说让一个学金融的,挂满了各行各业的ETF,除了自身更加勤奋地听路演补习外,只能从工具属性着手,做好服务。毕竟,现在的机构客户,越来越少听ETF基金经理讲市场了,因为主动基金经理的路演都快排不过来了。    

其实ETF还是很有投研价值的,只不过更多是在交易策略上的投研输出。已经有不少头部公司将交易策略系统化、SOP化了,可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客户通过ETF交易赚到钱。如果联接基金可以更多参与套利,不仅有助于平滑折溢价,还能增厚收益,更能助力流动性!!再进一步,你把这个过程做路演,难道还需求销售安排吗??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3.主动性高

越来越多的ETF基金经理主动将规模背在身上,肩负起公司非货规模的重任,将自己定义为销售型基金经理,主动去了解同业的动态,去研究优秀案例的增长原因,去联络重要的机构客户,总之,只要有利于ETF发展的,都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劣势:

1.缺乏研究支撑

固收投资对于能力圈的复杂要求,以及缺少固收研究团队及资源的系统支持,会使得指数基金经理力不从心,对于宏观经济的反应是相对滞后的,对于经济数据的前沿预判是相对匮乏的。

你肯定好奇,为什么不配置呢?因为债券ETF不仅管理费低,还不产生佣金、转融通等资源,而且固收配套研究团队过于庞大了,这对于丝指数投研部门来说,真的不敢奢望。

那为什么不能共用公司研究支持呢?兄弟们,肯定是共用了,但是毕竟隔着部门,况且人家是白富美投研部门,很多支持还是力不从心。

2.能力圈受限

固定收益投资与权益投资是初看类似,但细看差异极大的投资。两者需要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性格特征,很难有人可以两者都做到优秀,如果有,基本都是财经大V,毕竟他们,说总比做容易。因此能力圈的限制,涉及固收多个细分领域的时候,指数基金经理只能选择保守的被动跟踪,这在ETF层面够了,但是联接基金是远远不够的。

你肯定会问,那招个做固收的不就可以了啊?兄弟们,话是这么说,但有机会能做主动基金经理,靠业绩说话,为什么还要靠求销售换生存呢?    

3.有风险隐患

虽然ETF是被动跟踪,但是债券没有股票的涨跌停,也没有股票的流行性,因此,风险管控上会有短板。同时,对于风险的处置显然需要依托固收部门,但毕竟隔着部门,还是很难做到实时同步。

          

大庸点评:

看似人员设置选择,实则是债券ETF的发展困惑,既要风险可控下提高投研输出,又要工具化同时提高服务意识。为何不双基金经理制?固收部负责投研产出,指数部负责ETF工具服务,口头协同远不如实质上的分工合作。

          

理解了目前ETF行业的人员设置难题后,或许我们就能更好理解开头提到的症结点,即如何结合ETF工具属性与债券产品属性。

债券ETF区别于股票ETF的实质,是它的底层是债券!

这不是废话吗!?还真不是。

债券是会到期,但股票不会。

你会发现,很多债券的特点都是由此引申的,比如债券交易,因为会到期,那么对于债券的估值就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就是因为复杂,所以参与的最后都是机构,即使交易所债券交易,也成了实质上的OTC模式。比如组合管理,因为会到期,所以债券的久期会随时间自然下降,那么如果你要维持指数相对固定久期模式,就需要自主调整组合成分券。

那么基于该特征,债券ETF的债性该如何激发最大潜能呢?

玩转债券ETF的第二步,就是产品设计。包括指数选择、面值选择、申赎模式选择、申赎最小单位设置、做市商选择、托管行选择、潜在套利模式选择等,这是完全区别于权益ETF的系统工程。

玩转债券ETF的第三步,就是销售与运维

1.产品的目标客群是谁?个人还是机构?什么样的个人?哪些机构?

2.首发的目标是多少?多少户?多少规模?托管行起多大帮助?

3.上市后的流动性如何安排?申赎最小单位是否满足需求?如果是实物申赎,补券的时效性如何?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套利需求?客户的正常交易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交易体验如何?客户应该如何下单?

4.线上运维是否可以直接复制已有ETF打法?是否有效果?

5.机构客户为什么配置?与自己买债有何区别?

6.要不要进两融标的?进了两融标的能有何用?

7.要不要布局联接基金?客群又是谁?走个人通道还是机构通道?

8.联接基金该怎么运营?为什么场外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很大,联接基金都很小?机构客户为什么大量买场外指数,却不买联接基金?

9.如何实现一二级联动?如何开展战略合作?

...

大庸Respect每家ETF管理人,虽然各家资源禀赋不同,但是努力程度都是一样的满载!经综合考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玩转债券ETF的第二步与第三步,大庸将涉及的方面以开放式问题罗列了出来,供大家自行头脑风暴。

$基准国债ETF(SH511100)$$30年国债ETF(SH511090)$$中证A50ETF(SZ159591)$

#发生了什么?人民币汇率创四个月新低 #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