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2023年取得良好经营业绩

注重股东回报,分红比例超70%

(中国北京,2024年3月24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386;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002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HK|00386)$今日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年度业绩。

 

业绩摘要: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爲人民币3.21万亿元;经营收益868.28亿元,同比增长14.5%;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爲人民币583.10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87元。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爲人民币604.63亿元;每股基本收益爲人民币0.505元。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人民币1,614.75亿元,同比增长38.9%。

公司积极发挥一体化优势,全方位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大力协同创效,油气当量产量、原油加工量和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油气当量产量504.09百万桶,同比增长3.1%,天然气产量13,37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7.1%;炼油板块全年加工原油2.58亿吨,同比增长6.3%;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88亿吨,同比增长15.8%;全年乙烯产量1,431万吨,同比增长6.5%。

综合考虑公司盈利水平、股东回报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利每股0.2元(含税),连同中期已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45元(含税),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345元(含税), 加上年内回购金额,合併计算后2023年度派息比例达到75%。

 

 

经营重点: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境内成品油需求快速反弹,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化工产品需求有所好转,但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化工产品市场供过于求。本公司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发挥一体化优势,全方位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大力协同创效,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

油气勘探开发板块:勘探方面,全力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加强风险勘探、圈闭预探和一体化评价勘探,塔里木盆地顺北新区带、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四川盆地陆相緻密油气和普光二叠系海相深层叶岩气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深地工程」、胜利济阳叶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爲131%;在天然气开发方面,积极推进顺北二区、川西海相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拓展LNG中长约,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创效同比大幅增长,天然气产量13,37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7.1%。

炼油板块:坚持产销一体运行优化,全年原油加工量创历史新高。紧贴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加工负荷和产品结构;统筹「油转化」 「油转特」节奏,增产成品油、润滑油脂等适销产品;增加出口规模,优化出口节奏和结构;全年加工原油2.58亿吨,同比增长6.3%,生产成品油1.56亿吨,同比增长11.3%,其中煤油产量同比增长60.7%。

营销及分销板块:抓住市场需求快速反弹的有利时机,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拓市扩销增效,境内成品油经销量创历史新高,汽油经营量同比增长15.9%,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85%。充分发挥现有终端网络优势,全力推动充换电业务发展,推进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持续丰富易捷服务生态,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化工板块:紧贴市场需求,以效益爲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强化成本管控,降低产业链成本;密切产销研用结合,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年乙烯产量1,431万吨,同比增长6.5%。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国际化经营量大幅增长,全年化工产品经营总量爲8,300万吨,同比增长1.7%。

董事长马永生先生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缓慢恢复,地缘政治波动加剧,宏观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成品油需求恢复性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化工市场供过于求,行业格局深刻演变。面对复杂的经营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全方位优化生产经营组织,落实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取得良好经营业绩,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步、呈现新气象。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董事会坚持科学决策,动态优化发展规划,加强ESG战略管理。独立董事勤勉尽责,深入企业调研,与股东广泛交流,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谘询的作用有效发挥。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啓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继续实施股份回购,切实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坚持高质量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连续第十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2024年,中国石化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统筹抓好经营创效、转型升级、改革创新、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更加注重价值创造,持续推动各板块业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培育新质生产力,爲全面完成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分部业绩分析

勘探及开发板块

2023年,本公司增储增产降本增效取得新突破。勘探方面,全力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加强风险勘探、圈闭预探和一体化评价勘探,塔里木盆地顺北新区带、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四川盆地陆相緻密油气和普光二叠系海相深层叶岩气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深地工程」、胜利济阳叶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爲131%。在原油开发方面,加快推进济阳、塔河、准西等原油重点产能建设,加强老区精细开发;在天然气开发方面,积极推进顺北二区、川西海相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拓展LNG中长约,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创效同比大幅增长。全年油气当量产量504.09百万桶,同比增长3.1%,其中,境内原油产量251.63百万桶;天然气产量13,37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7.1%。

2023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爲人民币3,000亿元,同比降低6.1%,主要归因于原油、天然气等产品价格下降。2023年油气现金操作成本爲人民币755.2元/吨,同比降低2.3%。主要归因于公司油气产量同比上升的同时持续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外购材料、燃动成本有所下降。2023年该事业部抓住油价相对高位时机,全力推进增储上产降本,取得良好成效,但受国际油价同比下降以及计提矿业权出让收益人民币74亿元影响,实现经营收益爲人民币45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88亿元,降低16.3%。


炼油板块

2023年,本公司积极应对油价宽幅震荡和部分炼油产品毛利大幅收窄带来的挑战,坚持产销一体运行优化,全年原油加工量创历史新高。加强采购、储运和生产三方协同,降低采购成本;紧贴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加工负荷和产品结构;统筹「油转化」 「油转特」节奏,增产成品油、润滑油脂等适销产品;增加出口规模,优化出口节奏和结构;有序推进结构调整项目。全年加工原油2.58亿吨,同比增长6.3%,生产成品油1.56亿吨,同比增长11.3%,其中煤油产量同比增长60.7%。

2023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爲人民币15,298亿元,同比降低2.9%。主要归因于成品油等产品价格下降。2023年炼油单位现金操作成本(经营费用减去原油及原料油加工成本、折旧及摊销、所得税以外税金以及其他业务支出等调整,除以原油及原料油加工量)爲人民币212.3元/吨,同比降低4.8%,主要归因于原油加工量上升的同时,公司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燃料、动力等成本同比下降。2023年该事业部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协同优势,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加工负荷和产品结构,适时扩大成品油出口,实现经营收益爲人民币206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84亿元,增长68.8%。


营销及分销板块

2023年,本公司抓住市场需求快速反弹的有利时机,发挥一体化优势,大力拓市扩销增效,境内成品油经销量创历史新高。坚持以客户爲中心,精准实施差异化策略,汽油经营量同比增长15.9%,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85%;充分发挥现有终端网络优势,全力推动充换电业务发展,推进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开拓境内外低硫船燃市场,成爲全球第二大船加油企业;持续丰富易捷服务生态,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全年成品油总经销量2.39亿吨,同比增长15.6%,其中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88亿吨,同比增长15.8%。

2023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爲人民币18,184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归因于市场需求回暖,成品油销量同比增长。2023年该事业部抢抓市场复苏有利时机,积极做大经营总量,精准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全力拓市扩销增效,实现经营收益爲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亿元,增长5.7%。2023年该事业部非油业务收入爲人民币420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9亿元;非油业务利润爲人民币46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亿元,主要归因于公司积极探索新零售营销模式,强化自有品牌建设,不断拓展新业态和营销活动,提升非油业务经营质量。

化工板块

2023年,面对国内化工产品供给大幅增加,化工毛利收窄的严峻形势,本公司紧贴市场需求,以效益爲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高负荷运行芳烃、EVA等盈利装置,安排负边际效益装置降负荷及经营性停工;强化成本管控,降低产业链成本;密切产销研用结合,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年乙烯产量1,431万吨。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国际化经营量大幅增长,全年化工产品经营总量爲8,300万吨,同比增长1.7%。

2023年该事业部经营收入爲人民币5,153亿元,同比降低4.6%。主要归因于各大类产品价格同比下跌。2023年该事业部积极应对化工市场供大于求、化工毛利疲弱的不利市场形势,聚焦提质增效,动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持续推动结构优化,大力压降成本费用,实现经营亏损爲人民币60亿元,同比减亏人民币81亿元。

科技开发

2023年,本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著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上游方面,特深层油气、陆相叶岩油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深化,技术取得新突破。炼油方面,全球首套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RTC装置顺利投产,生物航煤装置全系列产品顺利通过RSB(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认证。化工方面,首套CHP(过氧化氢异丙苯)法制环氧丁烷装置成功投产,高性能液体橡胶工业装置开车成功。此外,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实现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工程」等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全年申请境内外专利9,601件,获得境内外专利授权5,483件;获得中国专利奖5项,专利质量持续国内领先。

 

健康与安全

2023年,本公司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专业管理持续优化。加强员工健康和公共安全管理,全面实施基层安全网格化管理,开展全员健康管理服务,改善工作环境,强化安全装备配置,守护境内外员工职业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全力推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持续强化过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资本支出

2023年,本公司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持续优化投资项目管理,全年资本支出人民币1,768亿元。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786亿元,主要用于塔河、胜利海上等原油产能建设,顺北、川西、涪陵、威荣等天然气产能建设,胜利济阳叶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开发试验以及油气储运设施建设;炼油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229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扬子炼油结构调整等项目建设;营销及分销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57亿元,主要用于「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现有终端销售网络改造、非油品业务等项目;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551亿元,主要用于镇海二期、天津南港、海南、茂名等乙烯、巴陵己内醯胺搬迁及煤化工等项目建设;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45亿元,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和信息化等项目建设。

 

业务展望

展望2024年,随著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预计境内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需求保持增长。综合考虑全球供需变化、地缘政治、库存水平等影响,预计国际油价在中高位震荡。

2024年,本公司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突出抓好经营创效、转型升级、改革创新、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

勘探及开发板块:本公司将加强风险勘探,加大「深地工程」、叶岩油气等领域勘探力度,增加优质规模储量;加强效益开发,在稳油增气降本上提升成效。在原油开发方面,加快济阳、塔河、准噶尔等产能建设,加强老区精细开发,持续提高储量动用率、采收率,推动常规油产量稳定、叶岩油效益上产。在天然气开发方面,加快川西、顺北等产能建设,推动天然气效益上产;多元化拓展天然气资源渠道,著力降低资源成本,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全年计划生产原油279.06百万桶,其中境外26.65百万桶;计划生产天然气13,797亿立方英尺。

炼油板块:本公司将以效益爲导向,坚持产销协同,全面提升产业链运转效能。统筹优化原油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原油加工量、装置负荷和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和节奏;有序推进低成本高效益「油转化」,加大「油转特」力度,推进润滑油脂、针状焦等特种产品发展。全年计划加工原油2.60亿吨,生产成品油1.59亿吨。

营销及分销板块:本公司将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强数智化赋能,巩固提升市场份额。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动态优化量价策略,巩固零售基本盘;积极发展优质网点,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强自有品牌商品建设,丰富多元服务业态,构建「人·车·生活」高价值生态圈,提升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加强国际化经营,拓展海外零售市场;巩固提升低硫船燃市场优势,提高经营质量;推进充电网络建设和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加快「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建设。全年计划境内成品油经销量1.91亿吨。

化工板块:本公司将密切跟踪化工市场变化,全面提升产销协同、精益排产水平,坚持「基础+高端」,培育「成本+附加值+绿色低碳」新优势。持续推进原料多元化,降低原料成本;动态优化产品牌号、装置负荷,保持盈利装置高负荷运行,提升优质资产创效能力;持续加大新材料、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抢抓市场需求,拓展增效空间;高质量推进新建产能。同时,著力满足客户差异化、定制化需求,不断提高战略客户销量占比,加大适销对路产品出口力度,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全年计划生产乙烯1,435万吨。

科技开发:本公司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稳油增气降本提效推进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推动油气资源增储上产。优化炼油产品结构,提升资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积极开展「油转化」、「油转特」、氢能关键技术和CCUS技术攻关与应用开发。围绕化工与材料升级需求,聚力攻关多元化、过程绿色化基础化学品生产技术,加快高附加值合成材料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大力推动数智化改造升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加强新技术研究、数智应用场景探索与试点成果转化。

资本支出:2024年,本公司计划资本支出人民币1,730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778亿元,主要用于济阳、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川西等天然气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储运设施建设;炼油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248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广州石化技术改造、茂名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营销及分销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84亿元,主要用于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现有终端销售网络改造、非油品业务等项目;化工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458亿元,主要用于镇海二期乙烯、茂名乙烯、九江芳烃等项目建设;总部及其他资本支出人民币62亿元,主要用于科技研发、信息化等项目建设。


下表列示了所示报表期间各事业部抵销事业部间销售前的经营收入、经营费用和经营收益及2023年较2022年同期的变化率。


 


公司简介: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纤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和其他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销售等氢能业务及相关服务;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业务及相关服务。

 

 

前瞻性陈述免责声明:

本新闻稿包括:「前瞻性陈述」。除历史事实陈述外,所有本公司预计或期待未来可能或即将发生的业务活动、事件或发展动态的陈述(包括但不限于预测、目标、储量及其他预估及经营计划)都属前瞻性陈述。受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实际结果或发展趋势可能会与这些前瞻性陈述出现重大差异。这些可变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价格波动、实际需求、匯率变动、勘探开发结果、储量评估、市场份额、工业竞争、环境风险、法律、财政和监管变化、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条件、政治风险、项目延期、项目审批、成本估算及其它非本公司可控制的风险和因素。本公司并声明,本公司今后没有义务或责任对今日做出的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