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卷爸书房”关注卷爸。

卷爸书房

文字 | 卷爸

图片 | 部分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 洞见 」

投资是从现在看未来,找到洞见标的,是资产跨越的法宝,是投资者的神之一手。复盘是从现在看过去,储备知识和认知,总结规律和条件,等待机会来临可以分辨和抓取。

洞见就像生物制药的科学家们,终其一生的才华和努力,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卷爸投资策略转变的原因,我可以在努力中等待机会的来临,却断然不存在创造机会的可能。关于这点的转变和思考,记录在了过往的文章中。

今年慢慢看了更多企业,来丰富对商业的理解。而标的看的越多,越发现洞见的珍贵,也越清晰,巴芒体系及其追随者们,所说的洞见标的到底是什么,在此,我进行了一下总结和复盘。

从结果看,洞见标的条件:

1. 巨便宜。

2. 巨大的增长空间。

3. 巨长的永续年限。

4. 巨难突破的企业壁垒。

5. 巨小的误判概率。

6. 敢于重仓的机会。

集齐以上条件,得到的产出是10倍回报打底,甚至百倍、千倍、万倍。


「 卫龙 」

看到卫龙是因为从港股通剔除的消息,不到14PE的价格,消费品的好赛道,引起了兴趣,可年报看完,发现好赛道商业模式也差别巨大,由此想到洞见之难。

公司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大股东家族占比81%,完全控股,加上上市前Pre-IPO轮套牢的神级战投(高瓴、红杉、腾讯、云锋),几乎控盘,没有任何流动性。剔除港股通前,150亿的盘子,每日平均成交额仅有150万,换手率0.01%。

分红率如此之大,或许因为分了钱都是大股东的,或许是为了安抚上市前的一轮融资,腰斩的股价、稀薄的流动性让这些战投无法动弹,两年合计分红率超过200%。


休闲食品,挺卷的,竞争很大,叠加在港股这个几无流动性的市场,价格算不得便宜,23年报分红率95%,股息率6.34%,Pe-13.6,Pb-2.1,Roe-15.68%,由于上述原因,加上上市时间太短,1/3是特殊分配,无法判断持续分红的意愿,公司披露的是不低于25%的分红率。

公司主营产品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8.7%,36.6%和4.7%。其中辣条为代表的面制品增速放缓;魔芋和海带为代表的蔬菜制品近年很能打,增速快;豆制品市场的切入很难,以至于生产批量无法满足公司要求,已经OEM外包。

回顾过往,成功是因为辣条抓住了市场风口,在万马千军中杀出一条血路,目前该产品市占率第一名。然后通过魔芋爽和风吃海带迅速放大,但是未来会怎么样,很难看懂。


「 问题一堆堆 」

从发展的角度看,卫龙90%销售由线下贡献,低线城市(2线以下)占比64%,目前终端渠道73W,对比伊利500W、康师傅400W、农夫山泉300万,今麦郎200W,貌似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通过品牌、产品、模式和实际经营的结果看,竞争力究竟如何,卷爸持负面看法。

1. 渠道空间:

上边提到的伊利、康师傅、农夫山泉、今麦郎共同的特点是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头部玩家。而卫龙所在的却是集中度低的长尾行业,竞争激烈,玩家众多,在低线城市中,因成本和当地消费水平的因素,很难和作坊同台竞技。

2021 年中国调味面制品市场 CR5 约为 19.3%,辣味休闲蔬菜制品市场 CR5 约为 19.2%,卫龙在两个市场中市占率均稳居第一,分别为第二名的6 倍与 7.5 倍。(数据来源于沙利文,专门写J报告的公司,打个7折看不会吃亏,5折也不一定占便宜)。

渠道对于卫龙当然重要,毕竟冲动、即时消费品的易得性是最大的销售因素,而他真正空间有多少,绝没有上面看到的那么多。


2. 成本结构:

产品成本的30%由原材料组成,主要是大豆油、面粉、海带、魔芋。20年后大豆油涨价周期,已经严重侵蚀了利润,大宗的波动公司不可控,目前也暂未通过期货锁定成本。

13%左右由包装组成,该部分有大股东关联交易,金额大概为此类成本的50%,营收的5%左右,在大股东占比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利益输送。

都是出来卖的,高低毛利模式下,具备不同的观察点,高毛利如高端白酒、高端服饰,高端化妆品,是不存在原材料波动风险的,因为占比实在太小,提高一倍对利润也无核心影响。而卫龙这类30-40%毛利的公司,就不同了,大宗的波动会直接侵蚀利润。


3. 费用上升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从20年后都持续走高,一方面因为品牌升级砸钱,另一方面也说明卖货不易。研发费用持续低于可比同行,也是一个埋雷点,毕竟这个行业,品牌的影响力,没强大到无视新产品的境地。也可能是因为公司是大单品路线,而同行很多是多品类路线,天然费用就少。


4. 产品性质:

保质期在120-180天,时间较短,增加了对营运能力的要求,也增加了产品报废的风险。保质期太短的消费品,模式不好,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短期的特殊事件很容易击穿保质期,对经营造成重创。


5. 渠道模式一直在变革中:

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渠道模式,15-19-20-22年,体系和规则一直在调整,且变动较大,说明问题很多,仍在探索有效路径。


6. 品牌力不足

公司近年在走升级路线,可销量下降幅度超过价格增长幅度,22-23两次提价,销量立即打脸,产品力可见一般。

当脱离了自己的粉丝,去谋求更高端的人群,是否能得到认可?后边的追兵虎视眈眈,价格差距过大,品牌力不足以支撑。起家的法宝丢掉了。

这点有些类似于服装行业,定位和提价是需要历史机遇的,现在大环境不景气,,逆势而行,脱离现有粉丝群,危矣。


7. 年龄群体和社交属性

前些年因为辣条的段子,卷爸听说过卫龙,可惜没吃过,这次研究尝试了一下,辣条太油太闲,我吃不来。不过魔芋爽和风吃海带还算比较符合休闲场景下,我的零食口味。

正好身边有刚毕业的同事,聊完之后,发现年轻人的认知度还是挺高,于是有了下边的对话:

卷爸:你现在吃辣条的频率和上学时候比,是多了,差不多,还是少了呢?

同事:少了,上学一天两包。

卷爸:为啥那个时候吃的多。现在少了呢?

同事:那时候吃不起别的夜宵。

卷爸:还有一个我想到的原因,那个时候你们都吃,所以有圈子,成了社交零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同事:好像还真是啊,买一包辣条,几个人分吧分吧,就没了。

95%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以下,55%消费者的年龄在25岁以下,20%的消费场景在学校,由此看来,卫龙吃的是一碗青春饭。当青春已逝,重担来临,还有多少场景提供给大家消费的机会?

卫龙辣条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那么下一代,经济状况更好了,学员减少了,追求健康更多了,也会是他们的青春吗?卫龙面临着转型,这也是辣条下降,蔬菜制品上升的原因吧。


8. 竞品众多:

卷爸去了一些超市看到,卫龙放在了最好的位置,不过几乎每家超市旁边都有其竞品,且价格比他便宜多达30%。在长尾行业,不用想也知道,一些没听过的小品牌,将通过价格优势,在不同地域,占有不同的市场空间。品牌升级、价格升级,貌似不是很可行。

正好今天还看到了三只松鼠的一篇关于对涨价脱离客群的反思文章,当面粉做的辣条贵过了猪肉,你吃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行业门槛较低,长尾分散,竞争对手增多,且友商产品价格更加低廉,龙头集中度不高,这一切都说明了,这不是可以寡头垄断的市场。

公司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仅有50%左右。


9. 新品的复制是运气还是实力

魔芋爽和海带确实成功了,这种成功可以无限次的复制吗?对手会不会偶尔也会出个爆品,公司变成跟风者呢?


10. 食品安全

这是所有同行们不得不面临的共同黑天鹅。卫龙上市前食品卫生也出过问题的,看它的配料表,可能不出问题也很难。


11. 股权激励:

23年增加了6%,22年上市时也存在“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拉低了每股收益。


在和群友的沟通中,他之前看过,提出了如下观点: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一边保住现有份额,不被市场拉下,一边是主动开发更多的终端。但是这些终端能否接受产品、价格和口味是值得思考的。

它的几款零食别家也可以做,渠道也很强大,想不清楚卫龙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另外,非上市的公司麻辣王子啥的也很有竞争力。对比起来,确实没啥吸引力。而且两次特别分红其实无法持续,常规分红在50%~60%,股息也没啥吸引力的。


如此多的不确定,那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一个具备一定品牌和渠道的企业来讲,如果有一天再跌50-70%,到达4-7pe,我想还是有意义的。有知识储备,才能抓到机会。烟蒂虽然不会有洞见的跨越,赚点安稳的碎银子,也是好的。


如果喜欢卷爸的文章,请关注“卷爸书房”,一起研究投资。

九典制药: 垄断是多么的寂寞——现有策略能否买到10倍牛股?

康方生物:创新药的投资是一道数学题而非商业题

江南布衣06:23-24财年中报解读

环球医疗2——为管理层加分,未来可期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论投资的底层逻辑

今天国际03:智慧物流行业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由于对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行业供给和需求的行为模式知识的缺失,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

$卫龙美味(HK|09985)$$三只松鼠(SZ300783)$$良品铺子(SH603719)$

#坚果双雄将遭大比例减持,零食不香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