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信源综合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阿尔法工场研究院等

在人们还在讨论N型是否要淘汰P型产能时,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钙钛矿又腾空而出。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下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已广泛被光伏界看好。除了专研这项技术的创业公司之外,头部晶硅企业基本已组建团队开发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部分头部晶硅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制造出叠层电池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钙钛矿风光无两,但该产业还处在“从0到0.5”的阶段,若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尚需攻克电池寿命与稳定性、大面积组件制造等多项关键挑战。

发展钙钛矿已成光伏行业共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耗、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早在2013年,《科学》杂志评选十大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入选,被称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由于转换效率优势,许多光伏组件龙头都在发力钙钛矿叠层发展路线,比如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研发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晶科能源(688223.SH/JKS.N)专注布局钙钛矿/TOPCon叠层太阳能电池,宝馨科技(002514.SZ)则聚焦于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

其中,“光伏一哥”隆基绿能此前表示,公司钙钛矿电池技术目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2023年11月,公司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效率达到33.9%,刷新该项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从当前研究的理论层面看,与单结晶硅电池相比,钙钛矿叠层电池具备更好的转换效率。

晶科能源亦透露,计划2026年制造出效率大于34.0%的钙钛矿/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叠层电池。在此之前,2024年计划将TOPCon钝化接触电池提效至26.2%—26.5%;2025年计划将TOPCon全钝化接触电池效率做到26.8%—27.0%。

“从2023年开始,钙钛矿电池技术将正式步入量产元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表示。而2024年,钙钛矿电池组件将迎来数个GW级项目落地。

整体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光伏产业的发展,核心就是通过提升转换效率来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晶硅光伏电池都是成本和效率极佳的统一体。然而,随着其效率逐渐逼近29.43%的理论极限,且整个产业链面临价格大幅下降和普遍亏损的困境,探索新的“提效降本”技术路径已成为光伏技术持续进步的明确方向。

钙钛矿接力成为第三代电池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中信证券表示,钙钛矿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在N型电池逐步逼近理论效率极限的趋势下,凭借更高光电转换效率有望接棒N型电池成为新一代光伏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同时钙钛矿电池兼具弱光发电性能好、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中信证券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国内钙钛矿产业化提速,企业基于百兆瓦中试线的效率持续突破,头部企业推出的钙钛矿电池产品稳定性也持续提升并初步得到验证,应用规模达数兆瓦,GW级产线加速落地,镀膜、涂布、激光等核心设备有望率先受益,随着单结钙钛矿电池产业化逐步成熟,钙钛矿叠层有望助力晶硅电池突破单结转换效率上限,打开长期增效天花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降低光伏成本革命中备受关注,但其耐用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鹿山新材董事长汪加胜对上海证券报表示,该产业还处在“从0到0.5”的阶段,若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尚需攻克电池寿命与稳定性、大面积组件制造等多项关键挑战。目前光伏界对“做钙钛矿”是明确的,但究竟“如何做”,还在摸索之中。

长江证券此前指出,当前钙钛矿整体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从量上看,当前扩产规模较小,但设备厂商提前与钙钛矿厂商进行合作研发、验证,将充分受益后续钙钛矿电池扩产放量,设备需求释放。建议持续关注钙钛矿产业化赛道,重点关注:在晶硅电池已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企业在钙钛矿领域的横向拓展;钙钛矿电池部分设备与电子、显示面板等行业涉材料工艺环节设备有一定共通性,关注切入钙钛矿领域的跨行业设备企业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