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婷

出品 | Tao财经


近期,东莞农商行发布了2023年业绩,作为最大地级市上市城商行,该行业绩增长放缓、不良贷款攀升等问题。同时,东莞农商行面临着传统银行业务的增收不增利困境,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

这也是,2023年12月27日任职资格正式生效的东莞农商行新董事长卢国锋,入职后的第一份年度业绩公告。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东莞农商行面临着在提升收益的同时,也有不小的压力。

01

业绩增长放缓,净利润大降

财报显示,2023年,东莞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2.60亿元,同比上涨0.18%;实现归母净利润51.61亿元,同比下降12.99%。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7088.54亿元,同比增长7.78%。

对于2023年营收增长缓慢的原因,东莞农商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包括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以及金融政策引导对实体经济持续让利。同时,为了加强风险抵御能力,银行还提高了拨备计提力度。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东莞农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05.72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利息收入增长1.33%至230.83亿元,而利息支出则增长了5.6%至125.1亿元。非利息净收入为26.88亿元,同比增长16.73%。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人民币158.7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09亿元,降幅1.30%。利息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贷款收益率下降的影响超过规模上涨的影响。现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人民币62.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4.69亿元,增幅8.08%,投资规模增长是利息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金融投资平均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52.72亿元,主要原因为存款规模增加,择时加大了金融投资力度。

2023年,东莞农商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了27个基点,只剩1.62%,具体来看,东莞农商行的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02%,相比2022年只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则同比下降了0.36个百分点,为3.64%。成本率和收益率的相向而行,推动息差不断收窄。

报告期内,2023年东莞农商银行的资产总额增长了7.78%,达到了7088.54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贷款及金融投资规模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负债总额也同步增长,达到了6513.65亿元,增幅7.87%。这背后不仅体现了东莞农商银行资产管理的积极态度,也反映了其在扩大业务规模方面的决心。

02

不良大增49.79%,资产质量下行

与此同时东莞农商行资产质量下降不容忽视。2023年东莞农商行计提的贷款信用减值损失为34.53亿元,相比去年增加了14.83亿元;同时预期信用损失为33.22亿元,增幅也有48.39%。

报告期内,东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额增长了49.79%,达到43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1.23%,比上年末上升了0.33个百分点。

东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也主要集中在贷款规模靠前的制造业贷款、零售业贷款,分别达到11.77亿元、10.69亿元,较上年末末增加9.36亿元、4.97亿元,不良率分别是2.15%、3.08%,远超其总体不良率。截至去年底,东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23%,较上年末上涨0.33个百分点,也是字2019年不良率1%以来近5年持续反弹后的一个高点,应引起警惕。东莞农商银行表述说,其信用风险可控,不良率控制在管控目标内。

同期末,东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8%。就不良贷款构成而言,东莞农商银行截至去年底次级规模近26亿元,较上年底剧增19亿元;可疑类规模1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亿元;损失类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亿元。

除此之外,东莞农商行还有1.67%的关注类贷款,这一比值较2022年末增加了32个基点。作为不良贷款的“蓄水池”,关注类贷款占比和规模上升,也值得东莞农商行警惕。

此外,截至2023年末,东莞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85%、13.65%、13.62%,上年末分别为15.98%、13.74%、13.70%,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13、0.09、0.08个百分点。“各级资本充足率均符合监管要求。”东莞农商银行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公开通报了18款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APP,其中,东莞农商银行作为被点名的金融机构,其后续的整改情况备受关注。具体来说,东莞农商银行APP被指出存在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并且该APP强制、频繁、过度地向用户索取权限。
当前,东莞农商银行既要面对经营上的压力,也要应对合规性的挑战,更要赢得用户的信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