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情况有变?》最后,顺口聊到之前提到的统计英语词汇量的事。 不少人感兴趣,激发了我对自律这件事的表达欲—— 对此,有小伙伴有不同意见,但回复字数有限,今天专开一贴,把这事聊透。 先明确下我对“自律”的定义—— 1、没有外力强迫;2、自身刻意练习 在这两前提下,还愿意坚持反复做同一件事,才叫“自律”。

比如学生每天7点起床,8点上学,这不是自律,是外力强迫。

到了周末,我儿子就喜欢赖床,哪怕生物钟驱使他7点多自然醒,还是赖着不肯起。 再如很多人必须在健身教练督促下或用Keep每天push,才能勉为其难坚持健身——用Keep打卡后,还要截图发朋友圈炫耀一番,收获N个爱心,才会心满意足睡去,要是没人点赞,感觉今晚白跑了一样…… 一旦这些外界push没了,完全靠自身意志力,特难坚持。 我有个玩狼杀的圈子,一度想健身的人很多,就专门建了个健身打卡小群,每天群里成员都要用Keep上传截图,证明自己今天运动达标,不达标群里发红包,希望靠金钱惩罚,督促运动。 一开始大家都在兴头上,群里红包没停过,一个月后就偃旗息鼓,沦为聊天划水群。 Keep的Slogan叫“自律使我自由”,在我看来,这怕是史上最高级别PUA,专门PUA那些自以为内心强大的高知阶层。 自律天然反人性,只能使人痛苦,怎能推出“自由”这个令人无比向往,和幸福快乐联系在一起的美好状态呢? 最近远川有篇文章,叫《自律不是好生意,假装自律才是》,分析当代都市中年人热衷坚持健身和学英语来应对中年危机。 但同样主打自律,Keep用户留存率越来越低,语言学习软件“多邻国”却能水涨船高,广受追捧。 健身和学外语都反人性,乍一看商业模式类似,都用一个APP督促你自律精进,为啥市场反馈却有天壤之别? 因为多邻国通过游戏化和社交功能让用户上瘾,Keep则侧重于提供实际的健身服务。 多邻国很鸡贼,把学英语这件事从目的变成手段。 那目的变什么了呢? 游戏,炫耀,娱乐体验。 大幅降低逆人性成分,提升顺人性(上瘾)比例,和当年周围人都在开心网上偷菜,我也跟着偷菜找乐子一样,变成时髦的社交谈资。 背单词做题目能用各种鸡贼办法击败对手,获得各种超有排面的勋章奖励,但想在马拉松、波比跳、BMI、燃脂效率这些刚性指标上胜人一筹,用户要付出的汗水与酸痛多得多,很难目的变手段,把娱乐化进行到底。 说到底,单词记心里,词汇量多寡全凭一个问心无愧; 肌肉长身上,身材管理水平,是个人都能一眼看出来。 ……

为何今天那么多中年人热衷于挑战这些逆人性自律项目呢? 因为中年危机。 特别是面对眼下糟糕的大环境,身边听到的都是裁员降薪的消息,网上看到的通缩贬值的新闻,内心更是焦虑满满。担心自己不够努力,会被时代淘汰,至少要做出自己很努力生活很充实的样子,以欺骗大脑。 如果生活还不如意,就可以堂而皇之甩锅给大环境。

但对绝大多数中年人来说,难以自律的最大敌人,还不是人性天然的惰性,而是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上有老下有小),霸占了太多时间精力。

说白了,因为穷,所以感到焦虑,才想要自律,以证明自己没躺平,还在努力让生活变更好。 但也因为穷,所以没法持续抽出时间用于坚持自律提升,经常半途而废。怎么办? 商家给出了完美解决方案:消费!健身前,先买好瑜伽垫、运动裤,再不济便利店买一块即食鸡胸肉,也能给健身赋予某种奇妙的仪式感。 至于有没有每周两次坚持去瑜伽房跳操,不重要啦,只要穿着lululemon瑜伽裤出街,就是暗示自己,明示他人,老娘是个热爱健身的自律小美妞~ 这道理一点不新鲜,和那些“书买过等于看过”的小伙伴一个心态~ ……

当然,我并不反对自律,自律对改善生存境遇很有帮助。

投资理财就特别讲究自律。 制定好交易规律,就要严格执行,绝不任由内心贪婪恐惧支配,跌了敢卖,涨了敢卖,这就是反人性,也就是一种高级别自律。 再比如坚持长期定投,也是一种自律。 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投资才一直亏钱。 自律本质,是把正反馈反射弧拉得特特特别长,在获得正反馈前,你只能承受痛苦,甚至是乍一看没有尽头的漫长痛苦。减肥、学英语、科研、创业、理财……都一样,漫长的播种,才能换来一次短暂的收获。 用理财术语,这叫“延迟满足”,忍着手上100块现钱不花,拿去投资,在复利滚动下,几十年后变500块,花起来不更香吗? 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多数人是忍不住花钱的欲望,少数人是自以为聪明,说几十年后通胀比投资收益更高,还不如现在花掉呢~ 打游戏、刷短视频则相反,这一秒手指滑一下,下一秒就能获得正反馈,所以才会上瘾。 可一旦拥有这种逆人性意志力,你就具备了赚大钱的潜质。 所谓“逆人性做人,顺人性做事”。 消费者是大爷,他们想要快乐,你逼消费者自律才能赚钱,天然不是一门好生意。 反之,你自己很自律,能逆人性,做到别人做不到的那些事,你就能赚那些只想顺人性的消费者的钱。 所以我还是会逼儿子自律,不管应对眼下读书考试,还是以后职场创业打拼,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任何专业领域想取得杰出成就,都逃不开长期刻意练习。

自律和抗挫折(抗压)能力,是取得人生成就最重要的两项基本素质。 ……

但这还是不能改变“自律使人痛苦”的本质。 痛苦却要坚持,因为这是通向快乐生活这个目的的必要手段。 不管老师给学生洗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他们强行自律,还是多邻国这种把自律包装成游戏偷换概念,都只是实现“自律”这个手段采用的不同技巧。 而我现在,不需要自律这种手段,更不需要用到背后的技巧。

因为…… I'm rich……以至于我不需要麻痹大脑,让大脑误以为自己很努力。 更不需要在别人面前炫耀,好把自己划入某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嗯,有钱真好…… 所以我有条件绕过手段,直击本质——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在于尽可能多体验各种快乐。所有痛苦,统统退散!

不学英语,可以花钱请翻译,不减肥身体发警报,不管住院还是折寿,不都和体验快乐人生的目的冲突吗? 对啊,所以我会花上万元做激光飞秒近视手术,至今视力保持5.2,花上万元做水激光牙周治疗,保证一口好牙能用到80岁,还要每年定期全面体检,万一不幸中招CA,也能在早期发现,扼杀于萌芽。 至于减肥,让别人觉得我身材好不是目的,尽可能无痛条件下,保持健康才是。像贾玲那种为了拍《热浪滚烫》死磕自己减肥一百斤,谢谢啊,您减肥能赚几个亿,平均减一斤净赚几百万,您当然动力十足,但我们普通人学不来啊~ 全硅谷最讨厌健身锻炼的老板马斯克早说了,用“轻断食+司美格鲁肽+远离美食”,就能实现有效无痛减肥。 司美格鲁肽能在体内产生“胰高血糖素样肽-1”,一针下去,血糖降低,饱腹感满满,没有对美食的强烈渴望,自然容易轻松瘦下来。 我本就不是吃货,少吃点美食就能让我无痛减肥,完全可以接受~ 减肥就是少吃多动,但吃是根本,动是辅助,你天天练得汗流浃背,紧接着又大吃大喝犒劳自己,永远减不下来。 老荔枝都知道,这些年我胖了很多,从帅气力哥变身肥猫胖虎,我一点不自卑,甚至根本不在乎,还能给大家伙增加一点谈资,挺好的~ 如今我锻炼完全凭兴趣(兴致好的时候陪儿子打篮球,还准备去学滑雪),吃东西也凭兴趣,以前肠胃不好不太碰的冰激凌、可乐、炸鸡、汉堡……现在来者不拒 但体重从前些年75公斤来到85公斤后,这两年稳住了,没继续升。 上周拔了颗智齿,医生配了头孢消炎,我一看就皱眉,妈呀,胶囊药! 我有十多年老胃病,以前吃胶囊药,一吃就吐(胶囊不易消化,容易恶心),结果这次吃了几天,嘿,啥事没有。 说明在多年没吃药,且经常胡吃海喝、半夜睡觉,生活很不自律的情况下,我的肠胃功能反而有所恢复。 为啥? 解散团队后,心情舒畅无压力,过上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 心宽体胖呗~

……

孔子“三十而立”,谋生立业的专业本事,基本建立了。

“四十不惑”,还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达到了精进圆满的地步,可以出师拯救苍生于水火了。 “五十知天命”,因为屡屡碰壁,开始接受自身、国家、时代的命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做自己该做的,不再强求结果。 “六十耳顺”,与自己和世界和解,别人夸他也没啥开心,骂他也不动气,彻底宽容异己,无视外界评价,内心无比强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什么孔子既能随心所欲不羁放纵爱自由,又能不逾越内心设立的道德准则呢? 因为“从心所欲”是追求人最本真的快乐。 “不逾矩”则是追求快乐过程中不能逾越的红线,早已内化成了精神本能。既无外力强迫,也无需刻意规避,孔子自然而然做到了有节制的自由! 这才是超越强迫自律和完全放纵的更高层次的真自由! ……

回到学英语上,我无需死记硬背,勤学苦练,因为我不靠学英语或考雅思谋生。 我也无需多邻国,因为我不需要把目的变手段,靠击败别人拿到一级级勋章获得成就感。 我学英语,一是出国旅游要用,这种即学即用带来的快感,比多邻国那种虚假的成就感强多了。 二是我对英语知识本身的兴趣,能让我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不管传统学校教育要求勤学苦练延长反射弧,还是多邻国把学习过程切碎,天天给你正回馈,本质都是把学英语的过程看成一种痛苦而我能在学习过程中,就体会到破解知识本身的乐趣。

为什么呢? 下次,我就来讲讲我背单词的技巧和乐趣~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