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以ETF为焦点的被动管理型指数型基金大热,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遭遇到又一次严峻的信任危机,整体管理规模在持续缩水,但总还是有一些基金经理以及他们的基金在艰难时刻放光芒的,

2023年取得10%以上正收益的公募基金共有276只,但在剔除QDII基金、商品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以及极少数债券型基金后,就只剩101只主动权益型基金了。

这101只基金自2024年以来的业绩分化明显,仍然取得正收益的只剩31只了,其中收益率排在前10名的就有杨思亮管理的宝盈品质甄选。

宝盈品质甄选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自成立以来就遭遇指数级别的大熊市,沪深300/中证500的期间跌幅高达26.73%/25.18%,生于危难之时,基金净值同期涨幅却高达22.10%,跑赢大盘50个百分点,在2024年4月30日创出历史新高,意味着所有之前买入的基民都赚钱了。

赚钱硬道理、点赞杨思亮

此处应该配上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下面主要从宝盈品质甄选的业绩分析、基金经理的历史管理轨迹与投资理念等方面看看这样靓丽的回报是怎么做到的,以及猜想一下未来可持续性如何。

一、 宝盈品质甄选的业绩特色:仓位会择时;转向大盘价值风、高股息策略;行业/个股配置从集中转向分散

宝盈品质甄选是杨思亮首发任职的基金,自2021年12月28日首发成立后独立管理至今。

宝盈品质甄选的业绩很出色,生于危难之时,2022年微亏0.81%;2023年回报12.45%,最大回撤只有-7.12%,2024年YTD收益率9.47%,还是非常亮眼;最新净值1.2210,跑赢大盘同期大约50个百分点,2024年4月30日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图表1:宝盈品质甄选 年度收益率比较

下图可以看出宝盈品质甄选几乎每季度的同类排名都在优秀之列,历史表现很稳定。

图表2:宝盈品质甄选 季度涨幅几乎季季排名优秀

从基金的仓位变化来看,基金经理择时操作明显,股票仓位在56.08%-93.42%间波动,作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个仓位变动是已经充分利用仓位规定的上下限了。

杨思亮没有在季报中对仓位变动做解释,我的猜想无外乎高点减仓低点加仓,有助于其在过去的10个季度有8个季度实现正收益(除2022年1季度和3季度)。

图表3:宝盈品质甄选的仓位变化

从行业配置来看,行业集中度从最初的相对集中逐渐调整为相对分散,组合配置走向均衡结构。成立之初2022年6月底前三大行业占比合计达到69.87%(食品饮料35.63%非银金融17.23%银行17.01%),2023年底前三大行业占比已降为37.73%(农林牧渔13.44%公用事业12.18%非银金融12.11%)。行业分散的均衡结构有助于组合的回撤控制。

图表4:宝盈品质甄选的行业配置及行业集中度

从基金的行业配置历史变化轨迹来看,曾经重仓高达35.63%的食品饮料经过2年持续降仓后只配了7.35%,曾经重仓高达17.01%的银行到2023年底已经降为零。

重仓股偏中线操作,换手率适中,平均持有期为2.50个季度,其中持有时间在3个季度及以上的个股数量为15只,占比42%。持有期数较长的个股有中国财险、紫金矿业、中国移动等,持有时间在6至9个季度左右。两年前也是重仓以白酒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或者说类似于“茅50”,两年后已经调整为重仓“中特估”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红利策略正是这两年的当红策略,基金净值表现自然亮眼。

图表5:宝盈品质甄选的前十大重仓股历史变迁

图表6:宝盈品质甄选的换手率

从个股配置来看,持股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从最高74.97%下降到目前的44.42%,持股从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分散,当前与市场平均水平类似。

重仓持股的平均市盈率在6.16倍-18.85倍间,平均市净率在0.95-3.94倍间,一向低于市场水平。

投资风格稳定在大盘风格,在成长与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风格切换,这一年多来价值风格愈加明显,感觉是从成长价值风格转向价值风格。

图表7:宝盈品质甄选的持股集中度及重仓股估值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杨思亮这两年对行业(及个股)的选择发生了显著变化,组合管理风格也从行业/个股集中走向行业/个股分散,市值风格维持在大盘风格,但已明显从曾经偏向大盘成长价值风格转向了大盘价值风格。

这个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他赌对风格踩上当红炸子鸡红利策略节奏了,还是他的投资逻辑一以贯之的具体实践?他的投资理念与能力圈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为此努力探寻,浏览了宝盈品质甄选成立以来的所有定期公告,发现杨思亮的选股理念虽然还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整体投资框架已经在迭代:深刻意识到投资实践重在“将经典活学活用”,“努力理解折现率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及时间的内涵”,强调投资所处时代背景的重要性。

杨思亮“基于对投资所处时代背景的理解,聚焦于能够持续贡献现金流的投资标的”,深刻体会到“最值得拥有的企业是当它停止增长时,现金会大量涌现的企业”,

所以他既不是撞大运选择红利策略、也不是跟风转向红利策略,而是基于他叠加时代背景理解后优化调整各项选股标准的权重、更加看重企业的资本配置能力与国际化能力、更加看重企业的现金流持续创造能力的结果。

他估计也是市场上本次首批从原来大盘成长风格/成长价值风格)转向大盘价值风格(红利策略)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了。

基金业绩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基金经理,接下来再重点分析下杨思亮的从业履历与所思所想。


二、 基金经理杨思亮履历:买方行业研究员出身,从业近13年,任职6.17年,自下而上精选优质公司+自上而下时代背景视角,行业/个股均衡结构的组合配置

杨思亮: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硕士。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任大成基金研究员;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任大成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2015年4月加入宝盈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8年3月起任基金经理,在管基金6只、总规模78.03亿元。

图表8:宝盈 杨思亮 任职产品一览

6只基金中,宝盈增强收益系与邓栋共同管理的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所以,杨思亮实际管理的权益规模估算在64亿左右,一年前大约是33亿元。规模逆势翻番、全赖靓丽业绩。


三、 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自上而下时代背景视角+自下而上精选优质公司

杨思亮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是宝盈消费主题,2018年10月25日起任职、同年11月24日起独立管理。

自2019年以来的这5年又4个月,既经历了指数级别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市场风格的激烈转换,能够年年持续跑赢沪深300指数、累积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委实不多,只有区区29位(联合管理的取第一名),他是其中难得的一位。

图表9:代表作 宝盈消费主题 年度收益率比较

去年5月份天天基金曾经组织过对宝盈杨思亮的调研活动,我参加了那么多场调研,却错过了这场。

一则当时日日夜夜忙管理性事务(回过头来看有点一心向明月的感触),在投研上花的精力少了,二则因为当时杨思亮并不出名,宝盈基金出了个曾经业绩不错的陈金伟又没留住(话说他跳槽到鹏华基金后发展得一般般啊),于是放弃了。今天捡起2023年5月12日天天基金调研纪要读一遍,杨思亮的投资逻辑与投资策略在当时就很清晰了,心头不由涌上错失宝藏基金经理的感觉。

1、投资框架的变化与完善:自上而下时代背景视角+自下而上精选优质公司

在我的理解上,杨思亮是消费主题基金经理出道,经过市场的毒打(以茅5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的抱团瓦解),深刻意识到投资所处时代背景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DCF模型折现率所蕴含的不确定性,迭代优化了投资框架:一边结合时代背景与宏观判断决定当前建仓风格的选择,由偏成长风格转为价值红利风格;另一边在衡量公司投资价值时更加看重企业的资本配置能力与国际化能力,聚焦于能够持续贡献现金流的投资标的。

(1)建仓视角--自上而下,结合时代背景、绝对收益视角

杨思亮的自上而下,本质上强调的是抓住时代的beta,大家都是有时代性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里面获取成长的机会、应当积极响应分母端或时代的要求。

杨思亮的自上而下,并不是去预测宏观经济或景气度变化,而是重在清楚当前处于周期的什么位置,以避免在周期顶点做线性外推、在顶部讲长期逻辑的现象。

中国经济整体已经进入成熟期、GDP增长率在降低,利率处于下行趋势,则整个经济的投资回报率ROE是要下降的,这样整体的投资回报预期是要下降的。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判断,降低收益预期,看重稳健回报,投资思路上从成长切换成价值,寻找整个经济体里面现金流最为强劲的部分。红利策略(高股息资产)就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

成长股进入成熟期会面临估值的收缩,所以规避那些之前大家比较喜欢的长久期资产,规避靠估值扩张来获取投资收益,高度警惕靠融资性发展的所谓商业模式。长久期资产逻辑的前提假设是DCF的折现因子和折现期间可以预测,但在今天全球格局不稳定的背景下已经无法假定DCF的分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可展望的,无法再把折现期间动辄讲10年、20年。

需求端没有大抓手,供给侧很多矛盾还没有解决,关注哪些行业的供给侧有投资机会(供给控制得比较好),重点寻找哪些企业在低投资回报预期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投资回报要求。发现国企在所谓中特估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简单无序扩张的状态,而是更注重所谓的高质量增长,更注重资本配置,更注重分红和回购。国企现在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有很多好生意好资产在里面,当这些企业有了非常好的回报中小股东意愿的时候,所焕发的能量是非常大的(比如几大运营商、三桶油)。

估值在建仓环节特别重要。估值不是简单看一看PB和PE,而是整体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是我们可能要长期去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如果决定减持某只个股,大概率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己当时的投资逻辑是错的,另一种是当我们算不过帐的时候也会减持(经历过2020年核心资产的所谓大周期,深刻吸取教训)。

(2)选股视角--自下而上,坚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选股标准当前强调2点:

第一是企业的资本配置能力,也就是企业经营所得如何使用,是用来分红、回购,还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跨界并购,还是买理财等(投资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的逻辑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无序扩张、负债率水平在下降、分红回购有明显提升);

行业进入稳态,但是竞争格局稳定,现金流很好,通过分红和回购来回报投资人,这就是价值股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投资了比较多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就是将来很多消费品应该有的样子)。如果这种情况下不能与中小股东共享经营成果,而是用于低效投资或非常不确定的跨界并购,则会否决。

第二是国际化能力,很多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速明显到了稳定状态,是否有能力参与到全球的供应链的布局。对那些真正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现在还处在所谓欧美衰退担忧过程中、股价还面临很大压力的标的高度关注并适时加仓。

杨思亮认为自己是左侧投资人,不想在某一个趋势起来去做趋势投资,更多的是想做逆向投资。也认为偏左侧的布局方式、偏绝对收益和长期视角的方式在投资行业是一个更好的竞争格局。

杨思亮表示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讲擅长哪些行业,整体而言是偏个股的,认为任何大的投资逻辑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个股上。(历史上消费品和上游资源品对组合投资回报贡献相对大一些)

他表示并不特别喜欢管理行业基金,并不擅长高举高打,在所谓大牛市里面大概率是要跑输的。

(3)组合管理--重视建仓估值、行业/个股低相关性,有利于控制组合回撤。

在建仓环节重视估值、绝对收益视角,强调左侧布局。

组合构成多样性,降低持有标的之间相关性,从“行业集中、个股集中”到“行业分散、个股集中”再到“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组合波动率相对较低,更多是多样化组合带来的正常结果,而不是主动去影响或干预的结果。

(4)杨思亮所任职基金的区别

杨思亮自己管理的所有产品,其投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除了风格库的限制之外(换而言之,如果没有风格库的限制,各基金持仓会是一样的)。

各只基金持仓差异更多的是受到投资合同的限制和约束,而不是在每个产品上刻意追求风格。

图表10:杨思亮所任职基金的投资约束

四、综述

杨思亮自2018年10月25日起任职基金经理以来,既经历了指数级别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市场风格的激烈转换,能够年年持续跑赢沪深300指数、累积超额收益,业绩出色。

宝盈品质甄选自成立以来就遭遇指数级别的大熊市,生于危难之时,基金净值同期涨幅却高达22.10%,跑赢大盘同期大约50个百分点。

作为消费主题基金经理出道,投资稳定在大盘风格,经过市场的毒打,深刻意识到投资所处时代背景的重要性,迭代优化投资框架:一边努力抓住时代的beta,结合时代背景与宏观判断自上而下决定当前建仓风格的选择,由偏成长风格转为价值红利风格,寻找整个经济体里面现金流最为强劲的部分;另一边自下而上精选优质公司,在衡量公司投资价值时更加看重企业的资本配置能力与国际化能力,聚焦于能够持续贡献现金流的投资标的。发现了中特估投资机会,通过高股息策略赢得了漂亮业绩。

在组合管理上,重视建仓估值、绝对收益视角,强调左侧布局,通过“行业分散、个股分散”实现持仓品种的低相关性,组合回撤控制较好。

祝愿杨思亮在向百亿基金经理进军的路上业绩持续靓丽。


P.S.一些疑问,盼基金经理解答

1、仓位择时:调研中曾提到对择时比较谨慎,实际从宝盈品质甄选的仓位变化来看择时操作明显,股票仓位在56.08%-93.42%间波动,已经达到仓位约束的上下限了。请问仓位变动的背后逻辑与触发标准?

2、银行业投资:银行业是高杠杆生意,高杠杆意味着风险,所以银行业的高股息是伪命题。2021年-2022年重仓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逻辑是什么?

(本文基础数据来自于WIND,基金净值截至2024年4月30日)

声明:本账号发布内容仅为个人投研思考记录,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作为投资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宝盈基金 @宝盈基金 杨思亮@天天精华君 $宝盈品质甄选混合C(OTCFUND|013860)$$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OTCFUND|013859)$$宝盈新价值混合A(OTCFUND|00057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