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有点长,但干货满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方向(包括预期和理解) 策略(包括选股和买卖点)   

方向第一,因为只要方向对了,平铺也能随便赚钱,但是光有方向显得过于单一,万一错了呢?因为方向也是自己凭借经验和理解来进行分析的,这时候还要有策略,所谓的策略就是即使我错了也能少亏点或者不亏反赚,前者提到的所谓的平铺也是一种策略。

比如,国家发布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新换代,有很多的产业链都跟随受益,设备更新里的细分(电梯,电机,工业母机,工程机械等等),消费品更新换代里的细分(家用电器,新能源车等)

可以发现,太多了,如果做选择的话没办法选,那怎么办?我们就要先把它缩小范围,设备更新里的几个,哪个方向确定性最大,确定性最大的那个里面谁是龙头或谁在该领域中影响力最大。比如,设备更新里的电梯经过分析不错,行业也基本上快到了周期的一个拐点(07年到15年房地产发展迅速,电梯安装量大幅度增长,电梯的使用周期法律规定是15年),那么电梯里面又分为两个领域,电梯零部件和电梯整座,因此,我有个疑惑,如果到了15年期限,电梯依旧没坏,用不用换,于是我问了我一个比较在行的朋友,据他所说,电梯15年基本上是必换的,有的可能更早,因为大部分的电梯都到不了那个周期,即使不换,也会进行大修。于是我明白了两个因素,电梯的使用寿命基本超不过15年电梯如果没坏,大修是必然的(零部件)。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先找知名零部件的公司,最好带电梯,全产业链的这种。按照这个策略我找到了三个股票,电梯整座的上海机电和康力电梯,电梯零部件和电梯整座的广日股份。从朋友那得知,日立,通力和三菱目前是国内公认最好的,但是价格比较高。我从广日股份的股东里面看出该公司持有日立电梯30%的股权。那么我的策略就是广日股份。

至于什么位置适合买,哪里适合持有,哪里适合卖,从基本面我可以看出来,市净率为1,静态市盈率13左右,从未来的预期角度来看属于低估,从技术面来看属于强势的上升趋势,从行业周期的角度看属于拐点已经来了,那么这笔交易策略应该属于右侧交易中的追涨或者回调买入,而且就在上下不到5个百分点的机会,2024/4/16,该股随着市场大跌,我直接进了一笔,盘后说他没有针对小盘股的意思,那表明就是错杀,所以我次日观察竞价,竞价直接修复,市场情绪票竞价超预期走强,果断把其他仓位也打满了,剩下要做的就是等了。

那什么时候卖出,什么区域该减仓,这就要用到对于未来预期的一个看法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下面我用中信证券2015年牛市的那波预判大致的顶在什么价位。

我们知道,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那么在通过公式计算股价的时候,每股收益是不确定的,只有市盈率我们知道大概,一般制造业为10左右,垄断型制造业为15-25,金融业一般为15-20,大科技类普遍30以上。那么每股收益是什么?是净利/股本,所以最终还是净利润为变数,证券的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买卖股票的都懂,固定成本其实占比并不大,大的是运营成本,比如一个员工做成一单就有提成,营业额越大,运营成本越大,所以我可以得出一个假设,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额的增长幅度基本上是对等的。在2015年的时候,出来一个利好,融资融券,也就是目前所了解的投资银行业务的一部分,融资融券每天会有利息,但不是很大,大的是交易成本,每一笔交易都有固定的手续费,所以又得出一个假设,营业额的增长幅度和市场的成交量变动幅度可能对等,营业额的变动幅度最终可以对等每股收益。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了解股价在上涨的时候该季度同比的每股收益预期增幅,根本上就是市场成交量的预期增幅。中信证券是14年四季度末开始上涨,15年一季度初到顶,我们站在四季度末开始上涨的时候要考虑到四季度和一季度分别单季每股收益,那么就要了解到成交量的分别单季的增幅,既然是预判,那么肯定是还没等到季度结束就要大致算出来,这里可以用一个大致估算法,比如14年11月份证券跟随指数开始大涨,市场成交量不断放大,那么预判为未来该季度接下来的时间,市场成交量最差也是这个情况,最后算出来大约是13年四季度的三倍,那意味着14年四季度每股收益最起码同比增幅也是三倍,粗略算了一下,最后结果每股收益0.42元,一季度怎么算呢,从市场成交量来看,从12月份开始,市场成交量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的缩量,且短期涨幅已经巨大,需要回调,回调必定会缩量,但市场热度摆在这,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最低下限,就是一季度最差也不会比四季度的成交量差,最后算出来的结果是3.3倍,也就意味着15年一季度每股收益增幅3.3倍,最后结果0.396。每股收益出来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要算股价,市场一般是给到15-20的市盈率,那么算下来,结果是,14年四季度分别是25.2元,33.6元。15年一季度分别是23.76元,31.68元。总体大致是23.76-33.6,取个中间值为28.68,那么策略方面的话我们做个市场假设,就是我不管你未来会涨到哪,到了28.68我一定要减掉大部分仓位,如果它能到最高值33.6,那么我一定是全部出掉,越到后面风险越大,把机会让给别人,我赚我认知范围内的钱就行。


差不多卖点的把控基本上就是这个,我们不要想着通过技术指标的金叉死叉来判别顶底,因为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也不含有市场本质,是月线还是日线,我们没办法去设定。

看的是什么?是市场共识,是大资金的一个炒作逻辑,很多时候更多的是思考问题,未来方向在哪?为什么要买入这个票?我目前是左侧交易还是右侧交易,是低吸还是追涨?

市场没有ABCD选项,纯靠意,只靠预判,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就比如目前的消费,2023年国内总消费比美国还差15%呢,那你认为,我们有没有机会超过美国,答案显然易见,板上钉钉的事,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特点是经济快速增长,除非是爆发战争,否则不可能超不过,那么策略就是投资消费的代表白酒,白酒里面我也不知道选哪个,中证白酒基金不错,一季度发布,白酒各大龙头目前处于低估,动态市盈率算下来茅台才22,目前也处于低估,那就是右侧交易里的追涨和回调策略。那什么时候要减仓呢?市场过热,一是技术面的大面积暴涨,二是估值的大幅偏离。还有一点是投资逻辑的改变,白酒唯一可以影响他们地位的是政策和价格,这两个是直接影响企业净利润的,只要政策面不出大利空,只要企业不降价,那投资逻辑就一直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