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SH600502)$  安建北京区域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发改委:增发国债项目已进入项目实施实地督导阶段,确保资金在年底前使用完毕


2023年第四季度,中央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作为党中央系统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促进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发国债在支持地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增发国债资金效益”成为当前地方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增发国债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日,记者跟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人员联合组成的增发国债项目实施督导组,前往安徽、浙江等地,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采访。



1

提升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成为重中之重


本次增发国债将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包括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等多个投向,就中央支持力度看,是近年来水利领域最大的。


以安徽省为例,国家共下达该省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392.3亿元,其中水利项目就有300个,使用增发国债资金达265.13亿元,涉及重点防洪工程、骨干防洪治理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三大投向领域的16类项目。“这些领域聚焦安徽的短板弱项,对提升全省特别是沿江沿淮等地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意义重大。”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从资金支持规模看,安徽全省重大水利项目使用增发国债资金在10亿元以上的有4个,如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33.72亿元,怀洪新河灌区工程20亿元,5—10亿元、1—5亿元之间的项目也有不少,亿元以下水利项目有253个、共安排资金68.19亿元。


“重大水利工程带动性强、影响面大,是拉动投资增长、发挥国债资金效益的重点。”该负责同志表示。同时,小项目虽然资金规模不大,但对地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很关键,特别是城市排水防涝、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小项目能解决大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项目清单下达后,能否顺利实施影响着增发国债资金效益的发挥。增发国债工作开展之初,国家层面即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下设综合组、要素保障组和若干行业项目审核组,统筹加强对增发国债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筛选审核地方报送的增发国债项目,并且制定了增发国债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清单下达、建设实施、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目前已进入增发国债项目实施的实地督导阶段。”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按照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由各行业项目审核组带队,综合考虑增发国债项目实施的任务量、重大项目分布等情况,分成6组开展调研督导,目的是摸清项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加强指导协调,层层传导抓落实的压力,压紧压实地方责任,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也注重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及时通报督导情况,推动把增发国债项目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2

重点核查资金落实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确保增发国债资金在年底前使用完毕


记者此次跟随采访的这个督导组,下设农业、水利、城市排涝和灾害防治、气象4个督导小组。督导组成员来自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督导组不仅要对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的项目基本情况和前期工作情况进行核查,看申报时的承诺事项是否按计划推进,还要重点核查增发国债资金是否按时拨付到位,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情况,项目是否开工建设,以及建设进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海塘加固工程建设通常会涉及绿道、观潮平台等,要特别注意增发国债资金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主体工程建设,景观类的建设内容不能使用增发国债资金支付。”为确保增发国债资金使用更加规范,督导组成员向当地工作人员建议,工程结算时应附上各类项目的支付明细,保证每笔资金支出走向有据可查。

记者了解到,增发国债项目实施的督导工作将会持续进行,预计今年6月份将开展第二批实地督导,主要核查项目是否如期开工建设、资金是否拨付使用到位;11月份左右将开展第三批督导,主要推动项目有序实施,确保增发国债资金在年底前全部使用完毕。


日前,安徽建工集团下属龙头企业的安徽水利与联合体单位中标房山主要沟道治理工程、大石河整治提升工程、拒马河整治提升工程、刺猬河整治提升工程四项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总标的金额达52.1亿元!


北京市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是房山区政府重点民生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桥梁、河道综合治理、堤防加固等。

此次中标,是安徽水利在北京区域市场的重大突破,对进一步提升公司和集团在华北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水利将坚持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在首都这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投身区域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建设,以匠心,筑精品,打响安徽水利和集团在京品牌形象,为集团深耕京津冀市场,加快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发展贡献力量。


水利订单表现亮眼,实现新签合同额60.37亿元,同比增长888.05%。


安建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工程合同总额389.79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基建/房建工程实现新签订单额261.04/128.75亿元,同比变动-0.91%/+6.34%,占总订单的66.97%/33.03%。公司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基建业务优势牢固,其中期内水利工程订单表现亮眼,实现新签合同额60.37亿元,同比增长888.05%;公司房建业务主攻优质订单,房建订单中产业园区占48.77%、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占51.23%。此外,公司新兴业务加速发展,一季度设计检测业务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5.10亿元,同比增长68.47%,装配式建筑业务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8.35亿元,同比增长85.91%,建材商贸业务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100.42亿元,同比增长6.05%。


万亿国债助力加速增长,细分领域受益如何?

水利对稳投资扩内需作用显著,万亿国债下发有望推动明年水利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水利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直接关系防洪、供水、粮食安全,而且关乎经济、生态、国家安全,对稳投资、扩内需作用显著。2022年水利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同比大增44%,发挥了重要稳投资作用,今年1-9月水利投资同比增长4%,高基数上再创新高。近期中央财政将在去年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投向聚焦水利相关领域,预计今年水利投资有望实现加速。“十四五”规划水利投资5.2万亿,较“十三五”增长57%,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从项目类型看,2018-2021年防洪/水资源/水土保持及生态/水电等专项工程平均占比分别为34%/38%/14%/15%;融资结构上以政府投资为主,2021年中央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分别占比23%/56%。

水利主要细分领域梳理:

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涉及防洪、水资源、水土保持及生态等方向,是水利投资重要组成部分,合计占比约85%。大型水利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具有较高行业壁垒,多由大型央国企承建。如南水北调总投资5000亿元。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水利施工资质的大型央企及地方国企。

水电:水电投资呈现一定波动,2012-2016年持续下降,2017-2020显著回升,近两年又出现下滑,2023Q1-3投资额为586亿元,同比增长9.7%,略有反弹。新增水电装机波动较大,常规水电装机占比下降,预计后续抽水蓄能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水电属于清洁能源,仍有一定开发需求潜力,特别是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基地开发有望提速,有望带动万亿投资,年均消耗水泥有望占西藏年均产量的30%。

农田水利:灌区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政策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及改造,2021-2022年灌区投资高增32%/75%。“十四五”期间我国拟新建30个大型灌区(当前均已开工),改造124/1200+个大型/大中型灌区(改造进度46%),短期看相关投资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仅0.572,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用水效率,灌区节水改造空间广阔,后续在高标准农田、节水型农业等政策驱动下,农田水利投资预计持续加码。

城镇给排水:近年来城镇给排水管道长度稳步增加,供水保障、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城镇供水/排水投资额分别为771/2715亿,同增2.8%/1.5%;截至2022年末供水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9.4%/98.1%,基本覆盖市政全域,但现有管网体系中仍有部分管道存在老旧破损、污水处理能力不达标等问题,提质升级空间较大,“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新增和改造污水管网8万公里,同时要求加强城市供水安装保障,预计给排水管网更新、扩容等改造需求有望上行。建议关注上游管道生产、中游管道施工安装及给排水工程设计龙头。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给水利建设带来什么机遇?


2024年工作报告提出

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今年先发行1万亿


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指发行期限。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债券为超长期债券。和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资金保障能力。

“特别”指资金用途。特别国债是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


“国债”指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为何发行超长期国债?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

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

出台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

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不仅能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

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还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水利关系国计民生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

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我国将适度超前谋划

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这意味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来支撑大规模水利建设



水利建设的新机遇

近些年,水利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初步形成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然而,水利项目由于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制约,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度仍比较大。充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一增量政策工具,将在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扩大水利领域财政资金来源,为重大水利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常规银行长期贷款、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引进社会资本等融资工具相比,具有偿还周期长、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专款专用等优势,其使用管理方式与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初期财务收益低、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更为契合,对于缓解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压力,保障重大水利工程有序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部门应该如何做?

要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地方水利部门科学谋划做好重大水利项目储备,切实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快推进项目立项等前期手续办理,提高项目成熟度。要充分利用“外脑”。地方水利部门可以借用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外脑”,提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谋划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行性。做好水利系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谋划和申报业务培训,指导有关方面正确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资金投向和申报要求等。建议围绕全面实施国家“江河战略”,推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有序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为重大水利工程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做好项目储备。建议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争取,科学合理制定推进项目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实施方案,研究配套政策出台实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长周期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投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