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期,一面是中证A50指数的发布提供了A股核心资产的典型样本,一面是关于小微盘股是否依旧值得关注的讨论——大、中、小、微盘股的投资价值一度成为市场热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理解不同市值股票的投资价值,首先要做的还是追本溯源:最近几期《量化旗谈》,我们就先来为大家分享,当前市场语境下的大、中、小、微盘股,分别指向什么?不同市值组都有哪些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A股整体的市值分布。以中证全指为例(因为中证全指由剔除ST、*ST股票、以及上市时间不足3个月等股票后的剩余股票构成样本股,具有较好的全市场代表性):


注: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有数据均截至2024.03.12.

数据来自:choice数据终端。


可以看到,超过70%的股票集中在小于100亿的市值区间。从统计数据来看,中证全指的市值中位数为49.9亿,75%分位数也仅达到111.8亿。也就是说,A股的整体分布是非常偏小市值的。


第一部分:常见宽基指数市值分布

我们先对常见的宽基指数梳理如下:

可以看到,新近发布的中证A50指数可以看作A股的超大市值样本;沪深300指数能够基本包含中证A50的样本股,且整体占到了A股市值的将近60%,可以看作大市值股票的代表

中证500和中证1000整体占到了A股市值的将近30%,其中,中证1000成分股内95%以上的股票市值都高于中证全指的中位数水平。所以,把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看作中等市值股票是相对合理的。

那么,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以及3800外股票可以看作是A股的小盘股,整体占到A股市值的10%左右。尽管总体所占市值比重不高,但小市值股票数量多、交易活跃,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

小市值的底部又可以分出微盘股,代表指数有万得微盘股指数和同花顺微盘股指数等。以万得微盘股指数为例,其成分股主要由剔除ST、*ST、退市整理股、首发连板未开等股票后,取A股市值后400位组成。事实上,交易微盘股会带来极高的交易冲击成本,同时也存在流动性风险。因此量化策略只要严控流动性约束,一般都不会将微盘股纳入选股域。

由此,我们可以在下图中对A股市值分布做一个归纳:


第二部分:大盘核心:上证50&中证A50

目前A股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大盘核心资产50指数,主要包括上证50指数、中证A50指数、富时50指数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后两个可以看作全球市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A股核心资产。

我们重点来说今年年初发布的中证A50指数和此前更具代表性的上证50指数,尽管都是A股大盘核心股的代表,但二者在市值分布上还是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



注:上方为中证A50指数,下方为上证50指数。

可以看出,中证A50指数在整体体现大盘股特点的同时,也全面兼顾了市值稍小的行业龙头企业,整体行业分布更加均衡,交易更加活跃,还特别对ESG评价做了强调。我们从编制规则和市场表现来作比较:

第三部分:大盘代表:沪深300指数

我们接着来说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合集,沪深300成分股市值占到A股的半壁江山还多,对于整体经济表现具有较好的表征性。

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发布,能够整体反映A股的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我们也从编制说明和过往市场表现进行观察:

总结

本期我们梳理了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市值分布,厘清了当前市场环境中对于大、中、小、微盘股的合理界定方式;之后我们着重介绍了作为大盘核心的50指数和大盘代表的沪深300指数。在之后的推送中,我们会依序介绍其他重要宽基指数,并通过对这些指数成分股不同的市场特性分析,讨论量化投资是否存在市值偏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