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特种工业泵行业发展概况

特种工业泵为输送易燃易爆、高低温、高低压、耐腐耐磨等工况介质的特种工业增压设备,在强腐蚀、高低温、易燃爆等液体环境较多的工业场景中存在较强的应用价值,可起到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压力流量的作用。特种工业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其他化工、有色冶炼、光热发电、核能发电、火力发电、海洋平台及环保工程等领域,输送介质包含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特种工业泵除了需具备泵的一般性能外,由于输送介质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泵的材料结构及性能也提出较为严苛的要求。与民用泵、农用泵相比,特种工业泵的使用环境相对恶劣,通常用于输送各类腐蚀性、有毒有害介质,因此需具备较强的耐腐性、耐磨性、耐高低温、阻燃防爆等性能,下游客户对特种工业泵设计制造的技术要求亦越来越高。

目前,全球泵市场发展稳定,泵企业数量众多,欧洲、美国、日本主要厂商仍旧掌握核心技术,在特种泵的设计、新材料研究与先进生产工艺、智能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全球工业泵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56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1%。我国特种工业泵行业发展较晚,自“十一五”来,国家实施了多项装备制造业重大规划,对通用设备相应的配套能力要求有所提高,推动了泵类设备需求的增加与升级,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升,我国特种工业泵产品在种类、性能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随着《中国制造2025》《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通用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指导文件的实施,我国泵制造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为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举措,取得了一系列重点产品的研究成果:在煤炭发电装备、储运装备、水电、海洋等领域,对低温泵、海水泵、低温潜液泵、核工业用泵、主给水泵组、高效节能泵类设备等关键设备的研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关键设备方面进行了重点投资,核电用泵、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用泵、深冷环境用泵、泵用稀土永磁技术电机一体化以及航天、医药等微泵领域取得不断突破,部分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2.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特种工业泵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其他化工、有色冶炼、新能源光热发电、火电核电、海洋平台以及环保装置等领域,均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特种工业泵通常作为下游企业的固定资产参与生产活动,当下游发展态势较好时,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加,带来该领域持续增长的工业泵需求,当前国内市场对于特种工业泵的需求较大,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化工、冶炼、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工业投资,以及水利工程、市政管理配套投资的增加与产业升级,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特种工业泵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3.行业产业链现状

特种工业泵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钢材、电机、密封件、铸造件、轴承、机封等原材料行业,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泵产品行业的利润空间有较大影响。在产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上游的价格上升将导致泵行业的利润下降,反之则导致泵行业的利润上升。上游市场供应充分,能满足本行业快速增长的需要,不会对泵制造行业的生产产生影响。

特种工业泵行业的下游主要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其他化工、有色冶炼、新能源光热发电、火电核电、海洋平台以及环保装置等领域,均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4.行业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1)向着一体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未来特种工业泵将向着一体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机、电、仪一体化可以使特种工业泵产品更加节能,使用维护更加方便,提高可靠性,延长寿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随着石化装置、电站和水利工程等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特种工业泵作为其配套产品必然朝着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统计,乙烯生产成本随着装置规模增加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100万吨级比50万吨级降低成本25%,比30万吨级降低成本40%,我国目前新建的乙烯装置规模在80万100万吨以上,与此相适应,石化项目用泵的单机流量和功率也相应增大。

2)向着可靠性、长寿命方向发展

特种工业泵在一体化、大型化之后,相应对可靠性、长周期连续运行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泵的连续运行时间由过去的8,000h提高到3年,泵的设计寿命最高要求长达20年(强腐蚀条件和耐冲刷泵除外)。泵的可靠性和寿命主要取决于密封和轴承,也与泵的振动、疲劳损坏等有关,因此对泵的设计、零部件加工、安装、调试、维修等全方位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向着高参数泵、专业化泵方向发展

石油化工、煤化工、其他化工等应用领域的深度加工,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获取更多化工产品的有效途径,深度加工实质上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加氢裂解、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烷基化等工艺,进一步各种重组分离加以利用的过程。深加工要求特种工业泵在高温、低温(或超低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不同条件下工作,这对特种工业泵的流量、扬程、温度、功率等工作参数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石油化工、煤化工、其他化工等行业工艺的不断细化,对具备专业化用途的特种工业泵提出了更多特殊要求。为了适应工业流程中不同工艺条件的需要,往往需要一些特殊性能的专用泵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比如用于乙烯生产的低温泵、超低温泵,用于尿素、磷酸料浆制备的强耐腐蚀泵、用于水煤浆领域的抗冲刷耐磨泵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场占有率证明:特种工业泵行业市场调研及占有率分析专项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特种工业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全球与中国控制阀市场规模调研报告(产业链、市场份额、主要厂商及区域分析)》

《2024-2030年中国核电阀门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优势企业竞争份额评估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食品泵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