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闻


01



《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印发

4月23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日前印发的《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进行解读。该《办法》填补了江苏省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空白,是建立符合江苏特色海洋生态补偿专项制度的具体实践,对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海洋大省,近年来江苏紧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不动摇,始终坚持源头治污、工程治污,“十四五”以来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重点工程项目410项,累计投入资金137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入海污染物量化削减机制,率先完成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2.7%,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于5月起正式施行

据央视新闻报道,《节约用水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开展节水工作和地方实施节水管理等方面提供统一的基本依据,有利于推动建立统一协调、结构完整的节水法规体系。根据报道,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南丰北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用水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条例》的出台,确立了我国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规制度,既是我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于5月起正式施行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门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此次施行的《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对“双碳”目标实现有里程碑意义。在具体规划部署上,《条例》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流程管理,重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发挥。

行业动态

02

深化ESG实践 2024第六届中欧ESG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4月20日下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校区举办2024第六届中欧ESG高峰论坛“深化ESG实践,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汇集了两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嘉宾共同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ESG实践之道。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作为教授代表发布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24ESG白皮书》,分享了中欧在ESG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白皮书》的主题是“ESG与价值创造”,报告综合分析了世界风潮和中国实践中ESG的价值创造,重点呈现了企业精品案例、学生课题项目、教授学术成果以及《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研究》,兼具知识性、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充分展示了中欧作为智库、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在ESG领域的不懈探索和社会责任担当,为企业开展ESG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指引。

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绿色港口建设收效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交通运输部日前在相关验收意见中表示,试点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对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交通运输部4月22日公布了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绿色港口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验收意见介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研发适用于散货港口的生态环境智能管控平台,形成“环境监测—粉尘治理—煤尘资源化利用—煤污水治理—生态湖沉淀—智能调水—精准洒水”的闭环绿色污染管控模式,提升精细化粉尘治理水平,黄骅港煤炭港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实现煤尘和煤污水近零排放,有效推进了绿色清洁港口发展。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单位联合发起滴水湖金融湾“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倡议

4月24日,上海气候周“气候金融公园”主题活动“2024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临港新片区举行。会上,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滴水湖金融湾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临港绿创公司、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北大临港国际科创中心、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等共同发布滴水湖金融湾“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倡议。倡议提出,通过绿色金融手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并深化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该倡议将为助力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打造低碳、韧性的区域生态系统,推动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提供有力支撑和借鉴。

香港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规定将由明年1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

4月22日,香港证监会欢迎联交所就优化适用于香港上市公司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规定发布的咨询总结。新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规定将由明年1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作为香港发展全面可持续披露生态圈的整体策略的一部分,这些规定是将本地可持续披露要求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衔接起来的第一步。

企业行动

03

德勤报告探讨房地产企业推进ESG计划的最佳实践

4月22日,德勤中国发布了《全球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报告,主要涉及治理、报告和流程,充分利用ESG综合报告平衡利益相关者期望和企业目标;标准和框架,关注尽职调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的影响;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探索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价值,并创造新收入来源以提高ESG计划的盈利能力;经济因素,投资循环经济,认识房地产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挑战和机遇,制定战略应对ESG风险并利用差异化因素取得成功。

远洋集团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4月26日,远洋集团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连续14年以公开报告形式披露可持续发展表现,是行业最早开启ESG实践的企业之一。通过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公司战略及经营管理,远洋持续夯实产品力和服务力,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凭借着在公司治理、产品打造、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远洋集团得到国际权威ESG评级机构的专业认可,ESG评级稳居行业第一梯队。远洋集团持续推进“碳中和”中期目标,2023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42%,能量消耗总量下降34%,耗水总量下降30%。从2021年开始,远洋新建项目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目前已注册191个绿色建筑项目,注册总面积约3,952万平米。秉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远洋将“海绵城市”概念引入社区并在60多个项目实施,减少建筑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远洋还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实践,减少建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京东物流发布2023 ESG报告

4月26日,京东物流正式发布了《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京东物流在持续加大对前沿技术领域投入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布局,成为践行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末,京东物流仓储网络已覆盖中国几乎所有的县(市、区)。畅达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2023年,京东物流与众多当地政府、生态合作伙伴等积极携手,在全国打造了多个标杆性的智能物流港项目,进一步升级服务国内外的新一代仓储骨干网络,助力区域范围内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与产业更紧密融合。

中信股份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

4月22日,中信股份发布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这是中信股份连续第十年编制和发布的ESG报告。2023年,中信股份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产融并举、业务多元、全球布局的综合优势,在合规经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积极探索和有力实践,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共赢、可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4,590亿元,同比增长37.4%;中信证券绿色债券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中信泰富能源累计建成新能源项目71个,年内风光新能源发电量达4.27亿千瓦时;全球铝车轮行业首座“灯塔工厂”中信戴卡六号生产线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中信股份全年向帮扶地区直接投入无偿资金7,174万元、有偿资金8.4亿元,协助当地引进无偿资金2,122万元、有偿资金3.1亿元,实施52个帮扶项目;通过接入电商平台、组织网络直播等方式,不断拓展乡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年内共实现消费帮扶1.7亿元。

牧原发布2023年ESG报告

2024年4月26日,牧原股份《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报告正式发布。这是牧原股份连续11年披露社会责任/ESG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牧原股份积极践行ESG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构建食安生态,践行绿色低碳,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价值提升,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牧原股份利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建立了全流程管理体系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与质量大数据追溯系统,能够对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监督,实现全产业链可知、可控、可追溯,确保猪肉源头供应安全。过去这一年,牧原秉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23年,牧原碳减排43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包含低豆日粮、无供热猪舍、光伏发电减排价值)。

珀莱雅发布ESG报告

4月23日,珀莱雅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这是珀莱雅第4年规范、全面地披露在可持续发展及ESG治理方面所秉持的原则及达成的工作绩效。本次报告中珀莱雅首次披露了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珀莱雅2023年温室气体核查声明及报告验证声明。珀莱雅推动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推动产品质量和绿色制造转型升级。由此,2023年,珀莱雅入选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 “2023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湖州分公司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浙江省智能工厂”“2023年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以及“湖州市2023年节水型企业”称号。

安踏启动中国首家碳中和鞋服店铺

4月22日,ANTAZERO安踏0碳使命店在上海盛大开业,标志着中国鞋服行业迎来了首家由权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店铺。这一创新零售业态的开启,不仅彰显了安踏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面向市场的一次重要探索。与此同时,安踏集团连续第九年发布了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细披露了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果。报告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的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和总耗水密度分别下降了3.6%和9.0%。

国际动向

04

联合国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23日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当天举办的启动活动上表示,这个倡议将召集更多参与伙伴,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更注重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联系起来。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努力实现将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2025气候承诺”旨在帮助各国制定符合有关控温目标的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据联合国介绍,此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到相关合作中。在最新的“2025气候承诺”中,更多合作伙伴会参与进来。

欧洲议会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

4月2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简称CSDDD),为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要求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供应、生产和分销)防止、终止或减轻其对人权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奴役、童工、剥削劳工、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或破坏自然遗产)。此立法举措与业已生效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简称CSRD)形成双轨并行,有着共同的目标,暨促使企业对自身及其价值链与供应链负责,确保其透明度。CSDDD以及2023年发布的《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中供应链尽职调查要求都表明欧盟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管理要求不断趋严。纳入管理范围的公司必须将尽职调查纳入公司政策,进行相关投资,寻求合作伙伴的合同保证,改进其商业计划或向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支持,以确保他们遵守新的义务。公司还必须采取过渡计划,使其商业模式与《巴黎协定》规定的1.5℃的全球变暖限制相一致。

英国金融监管局发布反漂绿规则指南

英国金融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简称FCA)于4月23日发布反漂绿规则指南,旨在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特征,降低漂绿造成的损害。本次发布的反漂绿规则指南是此前可持续披露要求(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equirements)最终制定的措施之一。指南的适用范围包括向英国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传达相关销售信息的企业。反漂绿规则指南认为,企业提出的可持续主张应当:1.正确并能够得到证实(Correct and capable of being substantiated)。2.清晰并能以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Clear and presented in a way that can be understood)。3.完整考虑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并不遗漏和隐藏重要信息(Should not omit or h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should consider the full life cycle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4.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比较是公平和有意义的(Comparisons to other products or services are fair and meaningful)。

IFRS和EFRAG发布可持续披露标准互操作性指南

5月2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undation,简称IFRS)和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简称EFRAG)发布可持续披露标准互操作性指南(Interoperability Guidance),旨在加强欧洲可持续报告标准(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ESRS)和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简称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的一致性。随着全球各个司法管辖区开始基于IFRS S1和IFRS S2制定可持续披露标准,如何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披露标准之间的互操作性,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ISSB已经发布IFRS可持续披露分类法(IFRS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Taxonomy),为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提供一致性模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