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合成生物支线人造肉板块爆发,在核心主线的带动下,合成生物的炒作已经从技术层平台层延申到各个行业应用领域,这是合成生物未来的落地方向,也是题材范围更宽的一个领域。前面已经有CAR-T细胞疗法、免疫治疗等医疗医药行业应用的跟涨,随着人造肉的轮动,合成生物在食品农业领域还有哪些应用场景?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如下:


1、食品和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和精密发酵,生产新蛋白、代糖、功能性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

新型食品饮料原料:创新蛋白(细胞培养肉、微生物发酵蛋白)、代脂(代可可、藻油DHA)、代糖(赤藓糖醇、甜菊糖苷、阿洛酮糖)、新型碳源(人工合成淀粉)、功能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胡萝卜素、花青素、藻蓝蛋白)、香精香料(香兰素、-癸内酯)、维生素、氧化剂


2、食品保鲜及检测

通过微生物发酵检测、动植物提取物等方式生产生物保鲜剂;通过细胞传感技术,以活细胞为感应元件,制作多功能细胞传感器,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微生物细胞传感器(粮食霉菌检测、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

绿色保鲜:生物保鲜剂(生物保鲜膜制剂、生物制剂乳酸链球菌素)、创新膜材料。


3、动植物育种及改良

通过高精度基因编辑,诱发可遗传变异,进行分子精准设计育种。

动物育种:提高瘦肉率、抗病、抗疫性、饲料转化率

植物育种:使作物具有抗虫、抗病、抗疫、抗逆性、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增加农作物功能性,低脂、宜糖、高营养等。


4、动植物营养

利用微生物细胞或植物细胞,通过高密度发酵,生产新型饲料、添加剂和肥料。微生物细胞应用最广,主要有肥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添加剂又分为酶制剂和菌制剂。

动物营养:新型饲料蛋白(单细胞蛋白)、饲料添加剂

植物营养:新型肥料、纳米肥料、固氮微生物肥料

激素:新型动植物激素


5、动植物健康

利用动物细胞生产替代产品或疫苗有效组分,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原药,利用植物细胞生产兽药或疫苗。

动物健康:重组蛋白疫苗、新型兽药、RNA疫苗

植物健康:微生物农药、酶制剂衣药、RNA农药


6、废弃物资源化

通过微生物发酵、酶工程、基因工程等将秸杆、厨余垃圾、畜禽便等废弃物转化为农业有机碳源、有机氮源、生物能源等。

有机碳源:人造淀粉、秸秆糖

有机氮源:功能性肥料、功能性饲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


7、新型材料

利用微生物细胞生产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LA、PBS、PHA,通过合成纳米生物学,用纳米载体材料作为农药和化肥控失剂及重金属修复剂,提高农药和化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可降解材料:PHA、PLA、PBS,用于食品包装、动物产品包装、农产品包装、农用地膜等。

纳米载体材料:载农药、肥料等、生物纳米复合材料(食品包装)。


8、环境修复

利用微生物分解、吸附以及多种细胞生产新产品、新材料,降低危害物使用、增加绿色生物产品使用、提高利用率,解决塑料降解、农业面源污染、畜牧养殖废水污染、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等,如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生物肥药等,进行土壤改良、水质改良、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2024-05-11 11:48:2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相关板块:食品饮料、农牧饲渔、农药兽药、环保行业、化肥行业、塑料制品

相关概念:人造肉、代糖、宠物经济、生物质能、粮食、预制菜、生态农业、农业种植、调味品、维生素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