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人在《努力将康得新案办成证监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典型案例》中列举了十条证据说明康得新案件的实质是资金占用,而非虚增造假。其中第十点是这样分析的:

    中安信、康得复材、康得碾谷与康得新都是康得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同是北银《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的受害者,可用余额都是实时为零,但是这三家的几十亿元应计余额(归集资金)在各自的重整中都被确认为资金占用而列入了资产端。从来就没有虚增造假一说,唯独证监会认定康得新账上可用余额为零,应记余额122亿是不存在(虚增造假115亿元),这与情与理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康得新合理合法将应计余额确认为资金占用而列入资产端,康得新就不是负资产了,就不需要实质重整了,通过和解走出破产程序,恢复上市也在情理之中了。

2024-06-17 10:44:5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


9、康得新重整管理人的共益债可行性分析报告直接否定了证监会的退市结论。

2022年7月12日,康得新重整管理人发布公告,内容是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通过“1.98亿共益债”。管理人在共益债可行性报告中称:启动共益债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重整价值,再以共益债方式引入 1.95 亿元借款资金后,营业收入预计达到约 19.6 亿元。营业利润将从原先的亏损约 2.3 亿元提升至微利约 468 万元的盈利,相较于 2021 年提升了约 2.4 亿元。如计算借款利息,再剔除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费用,债务人仍有约 1.8 亿元的营业净利润,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据此推算,公司大约只需要6亿元,就可实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这就是康得新在退市后,在暂停非经营性利息的条件下,在只有三成开工率,极其困难情况下,真实、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情况。再次验证了当年满产加班加点康得新确实赚得盆满钵满,绝不存在四年虚增造假利润115亿元的情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