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融媒2024-05-11 11:23山东


树起“灯塔工厂”潍柴新标杆

——潍柴集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探析之二

  潍柴全系列全领域发动机

  每85秒就有一台柴油发动机下线,在世界“灯塔工厂”潍柴,全球规模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制造基地,树起了先进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标杆。

  数字化赋能,引领山东动力系统产业链迈向世界第一。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潍坊动力装备产业集群的头雁,潍柴在潍坊建成了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打造全球行业第一的数字化无人工厂。

  新质生产力是“双轮驱动”下的生产力变革,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并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加持下实现协同发展。

  走进潍柴一号工厂,随处可见LED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反映产品生产进度的数字持续跳动。从物料投放到在线检测,到生产节拍提升全过程,潍柴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动态调整,设备的自动化率达到99%。

  在一号工厂总装车间,产线上人机配合,各工序井然有序,每85秒就有一台柴油发动机下线。灯塔工厂的“智能速度”如快马加鞭,赶订单,保交付。

  近10年来,潍柴积极布局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实现了从传统机械制造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

  如今,潍柴的整体研发效率提升15%,零部件开发周期缩短80%,关键设备的联网与关键的特性数目检测率达到100%。

  潍柴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激励大会,近三次大会,每次都拿出近亿元重奖科技功臣。

潍柴如何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智中有数,加“数”前行。潍柴先后获批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20年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是中国最早入选的企业之一。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在潍柴二号工厂车间内,载满各类生产零件、设备的AGV智能运输车正来回穿梭。它们根据产线需要,取出零部件放在托盘上,再根据二维码精准定位,把零部件送到产线的不同位置。

  在这里,视觉识别、在线检测、机器人等诸多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高浓度智能化产线拉高了产能,让产品品质更加有保障。

  4月10日上午,在泰国锡江岛电站投用5年的潍柴12M33发电机组运行3万小时,用实力证明了潍柴发电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标志着潍柴发电机组产品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彰显着潍柴深耕电力领域的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潍柴成功进入全球大数据工程中心备用电源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以上。目前,潍柴3兆瓦发电机组还进入了北美全球大型数据工程中心等高端市场,深受客户好评。

  “双碳”战略深刻影响着内燃机行业的发展,发动机空气净化系统升级势在必行。潍柴与全球领先的德国巴斯夫、美国康宁、美国天纳克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空气净化产业链。

  在潍柴天然气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一线操作者争分夺秒赶订单。

  “以前一条产线需要500余人,现如今仅需100多人,日产一度超过850台,抢下了2023年天然气重卡市场大爆发的机遇。”这是一组来自潍柴清洁能源发动机产线的数据。据了解,潍柴在天然气发动机的市场份额占近70%。

潍柴以数字化和绿色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涌现出更多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制造”名片。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潍柴依托雄厚的研发平台资源,一方面对标国际最先进指标,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全面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各个细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上不断实现突破,稳固行业领先地位。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表现:2023年,潍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潍柴动力销售各类发动机73.6万台。其中,重卡发动机全年销售30.6万台,装机率同比提升至40.9%,天然气重卡发动机销售12.2万台,市占率同比提升至65%;重卡龙头优势地位稳固,累计销售11.6万辆,同比增长45.3%。海外市场方面,潍柴动力抢抓市场机遇,出口业务协同增长。2023年重卡出口销量5.2万辆,同比增长51%。

  如果说科技创新让代表潍柴新质生产力的品牌产品灿若星河,那么在科技创新这一发展主轴上,潍柴将技术研发、 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把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成果转化全链条。

  今天,在全球外需不振、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主动走向世界市场的潍柴人意识到:他们已经加入了一场关于打造全球竞争力的比拼。

  早在2002年12月,谭旭光就在潍柴工作会议上提出,潍柴不只是潍坊的潍柴,也要成为山东的潍柴、中国的潍柴、世界的潍柴。潍柴开始了从潍坊走向世界,在国际大航海中开辟产业新大陆的破冰之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而潍柴早早布局全球,开启了“走出去”升级全球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之旅。

  未来的竞争,不是单个产品、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生态链之间的竞争。全球协同,大集团大协同,是潍柴价值倍增的链合共赢逻辑。

  产业链的协同研发,让潍柴把动力系统的引领优势,延展为全产业链、全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全球化的体系整合,让其释放出了“1+1>N”的巨大协同效应;一体化的产品组合解决方案,让客户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潍柴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更强大新质生产力。既心无旁骛攻主业,又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找准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及与他国产业的连接链,向上下游同步拓展技术转移与产业对接的合作空间,争取全球产业布局的主导权。

潍柴念活“出海经”,2023年,潍柴旗下海外企业均实现了高速发展,全部实现盈利,国际国内相得益彰。目前,潍柴海外收入占比40%,跨国指数达48.57%。

  并购企业也为潍柴带来了产品技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购德国林德液压解决了我国高端液压的“锁喉之痛”,潍柴依托全球首创的动力总成一体化模式,打造了液压动力总成,改变了我国工程机械和农业装备行业的格局。

  美国德马泰克高端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在济南投产,进一步扩大了德国凯傲集团在中国及亚太市场的销量。在潍坊建设的德国林德液压产业园二期项目也于去年11月份投产,现如今,国内生产的高端液压件得益于成本优势,已全面返销德国。高端液压系统“中国心”成功走向世界。

  2021年,潍柴依托旗下发动机、CVT、液压、电控、雷沃拖拉机整条产业链的高端技术研发优势,开发出了中国首台商业化CVT智能拖拉机。现如今,不仅实现了商品化批量上市,还引领带动200多家链上企业全面迈向自主高端。

  潍柴雷沃大马力CVT智能拖拉机在零下20多度气温下,创造连续作业3000多小时的纪录。

  在潍坊建设的潍柴大马力拖拉机高端农业装备智造基地,建成后年产10万台1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及CVT拖拉机,填补国内空白。春节前后,北方遭遇寒冬,潍柴雷沃大马力CVT智能拖拉机的田间可靠性试验照常进行。此前,它已在零下20多度气温下,创造了连续作业3000多小时的纪录。

潍柴高端“中国心”,插上CVT拖拉机科技的翅膀,强势赋能山东农业装备产业链迈向高端。

  博杜安(潍坊)工厂满负荷生产。

  并购的法国博杜安为中国柴油机行业带来了高速大缸径发动机技术。10年前,博杜安(潍坊)工厂落地。2023年全年至今都在满负荷生产,产品返销欧洲,成功进入全球大型数据工程中心等高端市场,潍柴M系列发动机出口销量同比增长30%。

  今天的潍柴已然形成开放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一体布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整合式创新生态,不断推动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激发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创新后浪澎湃激荡,产业转型溯风奔跑,世界“灯塔工厂”潍柴,筑起了中国制造的奋斗灯塔,也高高树起了“中国制造”的灯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