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家创业公司,它的名字叫做UU跑腿。故事始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需要更快捷、更可靠的即时配送服务。2014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乔松涛看到了机遇,决定创立UU跑腿,一个专注于提供即时配送和生活服务的平台。

在即时配送领域,该公司在成立之初便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乔松涛和他的团队没有选择传统的锣鼓喧天的广告宣传,而是依靠互联网黑客增长、依靠口碑和服务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

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UU跑腿几乎每次都能找到自己的时代红利。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配送路线,提高服务效率等。在如火如荼的低空经济浪潮中,乔松涛也不甘落后,和盘托出了自己对下一个时代的想法和布局。

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中,他对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ID:digital-planet)

解释了UU跑腿是如何杀出重围的,这家公司的经验尤其可以启发在环境低迷时的企业主们。


01:“被迫型”的农村包围城市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UU跑腿过去做到了哪些关键点,让咱们做起来的?

乔松涛:我觉得有几个比较关键点。这几年我们有很多同行,他们都在竞争中慢慢地就掉队了。掉队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现金流没有把控好。我们做的现金流做的一直很好。这几年就是保证账面现金流是正向的,这是第一个核心理念。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意思是没有采取大规模补贴的方式?

乔松涛:有三点,第一我们做现结,不做应收账款。

第二个我们是早期第一个把装备(电动车等)市场化的一个公司。就是最开始做的时候,那时候,很多平台都是在给大家补贴装备,这些东西我们确实没有,我们就是正常成本价,然后去给到这些“跑男”(类似外卖骑手)。

第三个,就是我们在整个经营的活动中,我们获客成本低。我们测过,早期的用户中一个几毛钱甚至不到0.5元钱。我们做了很多小程序,赶上了小程序红利,还有那个短视频的红利,反正我们做了很多创新性的红利。每个风能赶上了,所以这样相对成本比较低、效率比较高。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咱们主打“农村包围城市”,一开始主打二三线城市,原因是什么?

乔松涛:确实,我们没有直接在一线城市一下子打市场。我们在省会城市和地市扩展工作。比如现在我们有两百多城市,有120个城市都是当地市占率第一,就是避开了一线的残酷的竞争。

最开始,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从开始到现在,养成了极度的精细化经营理念,每年利润率是同行的三倍以上。我觉得这个也是,其实这个被逼无奈的。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为什么被逼无奈?

乔松涛:现在看应该是差异化竞争。我们是从C端用户开始打的,绝大部分同行是从B端开始打的,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借助线上社群私域,还有这种极致的营销去做到的。

现在其实很多公司会追求我有多少用户数、我有多少用户量等,而我们会追求用户的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和单个用户的付费价值。意思是,我们就打复购、以及精益化运营这个。你看到了,我们追求的考核的指标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拓展城市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一个一个打,并不是一下子出几百个人、几百个城市。在我们之前,可能有的同行会一下子做好几百个城市,这样做的话第一个会造成他的团队能力不足,当然他有资金是能迅速地在几百个城市同时铺开的,但组织能力跟不上,那他整个会散架。其他很多很多的公司,他可能发展初期,一年规模就上量,但是它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要再总结一点,就是运气比较好。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互联网黑客增长和大规模补贴,哪个更厉害一点?

乔松涛:其实,在UU跑腿之前,我们做了五六个项目,都是互联网项目。从来没有一个公司是靠融资、靠烧钱做起来的,都是靠创新、靠这些差异化竞争,然后凭借指数增长做起来的。当然行业的话,可能是跟15年之后,O2O领域的资本追捧有关系,所以就像上面我说的,大资本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是被迫走向这条路的。

我给你讲一个,之前做游戏的时候,我们投入了很小的团队,加一块还不到十个人,规模也能做的很大。做社交的时候,公司团队也没超过30个人,也能做的很大。我们农村包围城市是被迫的,2014年他们有很多钱,一线城市就恶性竞争了,所以如果说策略,我们当然也被改变过一些。

有趣的是,一线城市把钱烧过了以后就有了知名度,但我看很多投行写的研报上,关于行业竞争内容居然还有人人快递。现在,人人快递已经不存在了,可能因为我们没去烧钱,所以也并没有写我们。我感觉我们的市场存在感好低。


02:从低成本、私域再到差异化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现在很多打工人觉得,这种成本控制逻辑是企业主抠门的体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松涛:我首先说一下我理解的逻辑,如果当一个行业没有进入门槛的情况下,那么到最后会怎么样?一定是要追求极致的运营效率的。如果做到了,那么这家公司的利润也一定会成为整个行业最高的,基本上大的商业本质是这样一个逻辑。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可能很多公司像学UU跑腿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乔松涛:企业主要一直算这些账,要算的很细,甚至每一分钱都在抠。你看,比如2020年之前和口罩那几年,我们招人的成本也作了控制,其实当时市面上年薪多少钱、多少钱的人,我们玩不起。

人员去留我们看他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然后通过团队拉练磨合,当时我们有拉练文化,当然了现在人们都说这种是PUA了。这样能把人调动起来,我当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你能待七天,就能待一个月,能待满一个月,就能在UU跑腿再待10年、20年。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所以您的优势是线上?

乔松涛:其实在当时,我觉得我们比较清醒的一个点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同行第都比我们有钱,他们背后都有金,他们背后的资源是UU这块完全没有的。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那要怎么打败他们?

乔松涛:所以啊,我们就没有想过在地面上竞争、在线下跟他们玩,他们玩陆军,我们就玩空军。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小游戏,做了很多拉新的小程序,现在还要做很多视频账号,现在在短视频账号这块就是在完完全全的差异化。

我们的UU或者APP曾经大概在APP直播排行榜三天第一名。我记得当时是2018年4月26号到29号那三天,原因就是我们短视频做的比较棒,所以我们成本是远低于同行,就是说当时自我认知比较清楚,就是我们打空军。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对现在很火的私域怎么看?

乔松涛:2021年之前,我们30%用户是来自私域的。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去做微信私域账号,还有就是各种各样的这个东西。有些不能讲,反正我们通过很多方式把用户拉到我们的群里,以至于我们是专门写了一套自己的内部信息管理的系统,这些就是差异化的核心。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所以这些活草根团队也能做?

乔松涛:对,其实我们当时就是用这样一支草根团队,用了一些大厂他们做不到的手段,做不到的方式,做了一些创新。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是想了解一些细节的。

乔松涛:我来举一个例子,可能现在你会看到,很多公司想他想去开一个市场,那么肯定会花很大精力做市场调研,去找商户,去一个一个拜访。但其实我们团队就比较简单,用互联网的各种方式,把各个的目标用户的位置,特别像商户的位置标记出来。

之后,我们以任务的形式,就是说发起个类似于“我能跑哪里”这种推广任务完成扩展,这种方式是一个当时非常有效的一种策略。虽然,我们各个城市没有几个运营人员,但是我们又有很多用户,你想象一下,基本上河南大军都来帮我们做推广。这是一个案例。

还有就是,在早期,我们做了一款小游戏,那个小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八百多万人注册用户。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那个游戏叫什么?

乔松涛:是男人就下100层。这样的游戏我们做了很多个,包括活动抽奖,做集步,反正就是完全不同的竞争的策略,因为这个成本很低。是男人就下100层,整个就花了三天时间。然后我们做那个集步,一个下午就能做一个。然后我们会把这个产品推给我们的跑男,让他们帮我们做推广。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你们把众包用到极致了。

乔松涛:是的,基本上我们是靠众包的力量去做用户推广,众包加游戏叫杠杆,去做推广,这就是我们走的完全不同的道路。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不明白,游戏用户是怎么倒流到UU跑腿的。

乔松涛:我举个例子,你玩了三局,你就不能再玩了是吧?那你就要分享给别的朋友,然后再解锁再继续再玩。你分享的内容是什么,是UU跑腿的优惠券链接。对方有领取动作,你就得到奖励,当然了,这种获客模式现在用的人很多了,反正我们早期的第一批用户就是这样弄的。

我们走的是草根的打法,不是那种正规军的打法,所以在早期相对有成本优势。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咱们的用户增长也是跟游戏一样,指数型增长?

乔松涛:我们的用户增长是波浪式的,今天是平平的,明天之后一个高峰,后天又平平,然后又一个高峰。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用户留存情况怎么样?

乔松涛:我们有专门一个用户运营团队,就是承接流量并转化流量,转化到私域一部分。有些用户他是无效流量,但是他有分享价值。,比如说这个人他压根不会用UU跑腿,但他有社交货币,他的朋友圈会有这个东西。所以这是另外一个逻辑了。

另外,我们新业务也用了这套方法,我们最近在做UU货运,就是从20人裂变的现在有35000个司机,仅仅花了九天。这些司机可能未必是你的目标的客户。但是他身边有朋友在做这样的事,所以他把身边的人拉进来了,这就是爆炸式增长。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为什么你们的同行、你们的竞品无法这样增长?

乔松涛:明白,其实是这样,理论上,在线下众包这个行业,或者我们叫同城的物流配送这个行业,他是这样的,因为这里面跟几个创始人基因有关系。有的就是搞物流出身的,只有我们是搞互联网的,所以大家打法和基因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打法可能相对比较重,而且同质化,我们是完全走的不一样的路子,出发点都不一样。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路不一样,为什么打不过你们?

乔松涛:他们是很典型的广告投流、补贴,几乎都靠这个,我们又补不起,我们也投不起,所以我们玩不了这个路子。

它是两个逻辑。一个逻辑是增量市场和存量增长逻辑。在增量市场的话,PK的是你怎么养成用户习惯的这样一个能力,这个能明白吧,你给他100块钱,他又没有需求,你让他干嘛去?所以你要不停的通过各种场景,通过这种内容性的东西不断的培养用户习惯,我觉得这是增量市场的打法。

现在增量已经很小了。存量就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拼的就是经营效益。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两个逻辑不并不存在一线二线这样一个区别。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好像拼多多一样。当用户养成了砍一刀这个习惯之后,就行了。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未必正确哈。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所以咱们借鉴了拼多多对吗?

乔松涛:肯定有借鉴,这个我们肯定学习很多。因为每个强大的队伍都是我们老师。我们看日活,我们看复购。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怎么区别羊毛党的?

乔松涛:复购是区分羊毛党和真实用户的一个最核心点。你通过补贴,你拉了一大批用户,比如100万用户,可能只有1万个真实。那99万个就是无效用户,所以你再怎么补贴也是没用的。你应该做的事是,让登录的这一万个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提高下单频次,并且持续形成用户,这是核心点,这是我们对复购的理解。

不要把钱花给无效用户身上,这是核心。其实最关键的是我们说把80%的水浇到20%的花上。

03:存量市场与数字化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听明白了,现在很多数字化企业讲降本增效,我理解这个是不是特别适合现在的环境?

乔松涛:我们就想,怎么让一个大学生三个月成为城市经理,那大学生成为经理需要什么技能呢?他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一定要有管理能力。有的公司是通过社招实现的,但我们想,他的路径规划、商务规划、价格定位和定价,这种线路的东西、技能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系统来实现。

所以我们就要选这样的人,然后给他足够强大的工具,让他不用思考就知道要做什么事。比如说今天要不走哪个线路,今天这个区域需要多少运输能力,多少个相关订单,这里包括有多少个蛋糕订单,多少个外卖订单,这样做就能让他不用思考,不用做决策。

我们这样做的一个核心,就是因为人太贵了,我们用不起。所以我们想让一个普通人、一个基层大学生就具备一个城市经理的能力。这个能力如果不靠培养,靠挖,是不划算的。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系统帮你决策,让系统帮你规划。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这对职场人士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乔松涛:因为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就像现在的AI公司,他们做出的产品让大家都会用AI做日常咨询,但AI人才很贵,算法很贵。

另外,我们认为人是不靠谱的,性格是靠谱的。然后人的技能是有限的,哪怕你有高智商,你也很难在一秒之内决定出今天要做什么事、哪个区域哪个用户需要续费的、哪个商户需要充值、哪个商户业绩下滑了需要多少相关订单。

一般他需要分析去思考各种各样东西。那我不如直接出资,照系统说的去做行了,系统比人靠谱多了。

我们养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只干一个事儿,就是想办法提高效率相同的事,这个团队一年也有好几百万的投入。但他会在你规模大了之后,摊薄你的成本。

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绝对不能只靠人力,我们的核心就是自动化、智能化。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们对接了很多ToB软件公司,如果他们的客户有您这样的理解就好了。

乔松涛:我觉得这算我们的核心。其实58当时投我们的时候,他看到我们系统都震惊了,惊讶我们居然做到看这种程度。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其实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是管理软件,但咱们其实做的是业务软件?

乔松涛:对,是业务软件。我们每个BD都有自己的软件,每个城市经理也有自己的软件。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最想问的是,软件或者叫数字化是怎么挖掘UU跑腿的增长潜力的?

乔松涛:你看我们从2021年到今天,业务规模是2020年的四倍还多。我们的客服人数没有变,但接通率从70%多到看98%,这还是很厉害的。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现在对于UU跑腿,是存量时代还是增量时代的延续?

乔松涛:现在这个市场的教育用户阶段,在口罩的三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数据上,我们的用户年龄段,从35岁直接拉到50岁了。下一步肯定是效率时代。


04:低空经济与第二增长曲线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看您研究低空经济很透彻,我怎么理解?

乔松涛:低空经济我应该说密集地看了一圈,我看了十几家无人机公司。首先我说一下这个行业的基本逻辑。技术上,低空经济是三个系统组成的,一个是飞控系统,一个是电池管理系统,一个是动力控制系统。我们又看到,这个行业又是一个杂、乱、差的市场。

低空经济这块我认识的无人机公司产能最大的一年也不会超过1000架。你看一个深圳就有1900家无人机公司,行业现在属于混沌期。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您的意思是,看好无人机在物流上的机会?

乔松涛:我认为物流是最大的一个场景。它最适合6-50公里这样的一个配送。现在就是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这个政策给放开。放开之后,我其实就能迅速地飞起来,像深圳,现在公布大数据的美团,去年飞行了26万架次,26万架次是什么?是非常小的一个数据。因为你如果放开的话,一天就能飞行100万架次。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无人机停哪?

乔松涛:你看,小区的楼顶和街道的停机坪就能支撑起一个交通网络。比如说像郑州,我们算郑州总共六千多个小区,能铺这个机位就3500个。而这3500个对一个大城市而言是非常的小了。

远程的话,烧油的这块可能估计放开会更难一点。现在基本上是靠那种固定翼,还有就是直升机改造的这种,这样的话我觉得还需要点时间。但我觉得城市内的30公里以内的这部分,是场景最大的,而且时间路径也是最短的,我们现在就是等这块的放开。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你能得出个结论,就是中国是最大的无人机场景。而外卖的场景不太适合,因为配送不经济,距离很短,平均距离不到3公里,但UU跑腿是最适合的场景。

因为低于6公里的话,你无人机的飞行就没有性价比了。高于6公里传统的快递公司他干不了这个事,因为他们快递公司的派件费太低了。一个派件可能就也就是几毛钱到一块钱,如果用人的话,每公里成本在1块4到1块8之间。如果用无人机的话,这样折旧两年摊销的话,大概每公里成本在九毛钱。

所以这是一个明显的成本优势了,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我可以这么理解,UU货运和低空经济就是咱们的第二增长曲线。

乔松涛:应该是的。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货运和低空经济哪个更优先一点,从业务上说。

乔松涛:肯定是货运了。我们之前定了一个3个月计划,结果一周就完成了,逻辑是我们保持个低毛利,保持10%的毛利去做这个事儿,我认为机会很多。我们一周进了三万多名司机,这个对我们来说有点太快了。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货运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乔松涛:我们就是想做一个稍微不一样的公司,无外乎就是少赚点钱,多分点利出去,我认为机会还是蛮多的。至少,司机各种支持你,然后你的用户相对保持低毛利,把利润分出去。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一个做跑腿的做货运,底层逻辑是什么?

乔松涛:因为,我们本身就有很多用户有大件需求,像我们很多用户在建材市场、很多饭店,包括我们在鲜花蛋糕店的布局,场景其实是一个正常的、一个无缝的一个衔接。我们在2020年就想干这个事,但那时候口罩也不敢干。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这块盈利了吗?

乔松涛:反正,我们现在至少没打算快速赚钱,还是想把先把量做起来。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还是用咱们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乔松涛:策略本质上一样的,我们原来只是想着开一个郑州,但这用户增长的太猛了,按这样的进度我们五月份下旬就要开全国了。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今年业务远超预期吗?

乔松涛:远超预期。实际情况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你惊喜吗?

乔松涛:各种心情都有,一个方面是惊喜的,因为它增长很快,但是我们都没有准备好,痛并快乐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