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汽车是一个规模效应产业,这个规模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反应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上。所谓的规模,就是龙头企业才有的规模效应。

下面选择两个代表车企来解读龙头的赚钱能力有多可怕。

一个就是 2023 年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2023 年狂赚 5.3 万亿日元;另一个就是 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比亚迪,2024 年 Q1  汽车毛利历史新高的 28.1%。

丰田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王者,比亚迪是新能源时代的佼佼者,两者分别代表着各自领域的龙头地位。

为什么会选择丰田和比亚迪进行对比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在盛传,混动车型销量占全球混动车型销量 60% 的丰田 ,要采用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当然,这个传闻被丰田中国出来否认了。表示,双方的合作还是在 BEV,也就是纯电领域。

下面看看丰田和比亚迪的财报表现:

丰田在 5 月 8 日刚刚公布了2023 财年的财报,显示,到 2023 年 3 月为止的 2023 财年,丰田营业利润大增 96%,首次突破 5 万亿日元,达到了 5 万 3529 亿日元,按照 5 月 9 日的汇率计算,约为 2485 亿人民币。比亚迪在 4 月 29 日公布了 2024 年 Q1 财报,这也是比亚迪进入 2024 年全系推荣耀版车型进行价格战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24 年 Q1 ,比亚迪在单车均价环比下降 6% 的情况下,汽车业务毛利率仍旧环比上升 3 个百分点至 28.1%,并创下历史新高。 

丰田在财年净利润总额上创下了自己的历史纪录,比亚迪则在单车毛利上创下了自己的历史纪录。

这就是龙头恐怖的赚钱能力,这就是汽车工业规模效应的最终结果——企业赚钱!

01 丰田为何如此赚钱?

丰田能够如此赚钱,可能和混动车型大受欢迎有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油价一直在高位运转,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更节油的混动车型。而丰田的混动车型,则占据了全球混动车型销量的 60%,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

在 2023 财年,丰田混动车型销量猛增 31%,达到了 355 万辆。

就全球而言,丰田全球销量为 1030 万 9457 辆,同比增长 7%。这也侧面反映了丰田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是下滑的。具体到各个市场而言,丰田在日本增长 9%,销量为 152 万 9818 辆。增幅最大的是北美市场,增幅达到 14%,丰田中国增长仅为 1%,这使得丰田没有完成全年 1040 万辆的销售目标。

高毛利的混动车型的销量增长,让丰田单车利润比 2022 年猛增了 2 倍,单车净利润达到了 45 万日元,也就是约合人民币 2.09 万元。

另外,丰田利润增长的还有一个点在于日元贬值,对丰田而言,日元每贬值 1 日元,就会产生约 500 亿日元(约 23 亿人民币)的利润,而在 2023 年,日元的贬值为丰田额外带来了的收益达到了 6850 亿日元(约 318 亿人民币)。

在 2023 年丰田如此赚钱,混合动力车型如此畅销的情况下,纯电车型那 11 万辆的销量,对丰田来说就是不值一提到了。

以至于,丰田在中国的纯电车型,和比亚迪进行了合作。除了电动系统和比亚迪合作外,丰田的智能化也在和中国企业密切合作,以应对智能化的竞争。

混合动力才是丰田的根本了,这也是为何传出丰田混动要用比亚迪技术的时候,丰田中国迅速进行否认的原因吧。

02 比亚迪毛利为何不降反升?

进入 2024 年,比亚迪几乎是全系推出荣耀版车型,用荣耀版更低的售价来抢占市场份额。

即便如比,在 2024 年 Q1,相比火爆的 2023 年 Q4,比亚迪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其中混动销量环比下滑 22%、纯电销量下滑 43%。不过,同比还是增长的。同比增长 13%,销量为 62.6 万辆。

比亚迪解释环比下降的原因,是Q1处于传统的淡季。

可能也确实是淡季,因为特斯拉在 2024 年 Q1 全球销量也出现了销量下滑,并且是同比、环比双双下滑,分别是同比下滑8%、环比下滑将近 20%。

不过,相比特斯拉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比亚迪的毛利反而是上升了。

根据特斯拉财报显示,在 Q1,特斯拉汽车毛利率环比下滑 1 个点至 15.6%。 根据比亚迪财报显示,在 Q1 ,比亚迪汽车毛利率环比上升 3 个点至 28.1% ,创下了历史新高。 

比亚迪为何做到推出荣耀版车型拉低了车型均价,在均价下滑 6% 的情况下,毛利反而上升了 3 个百分点呢?

这就是比亚迪的规模效应,虽然环比下滑了,但是,同比依然是增长了,而且是双位数的增长 ,达到了 13%。

核心原因,在于,比亚迪全系大多数车型都走到了车型周期的末尾,均摊的研发费用、模具的开发费用等等,也都到了尾声。加上,比亚迪强调的优势是产业链自演优势,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电池自产自销,由于动力级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探,进一步增加了比亚迪的盈利水平。

接下来,比亚迪马上要对全系产品进行升级,包括推出第五代 DMI、第二代刀片电池以及不同车型搭载不同能力的智能驾驶功能!

来自“车智”,作者:Michael Yuan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