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当下的快消品生意划分个难度等级,粮油食品绝对算得上是难做的品类。
一方面,因为粮油食品赛道龙头已经出现,剩下的市场份额本就不多;另一方面,基于粮油食品的品类特性,和大宗贸易挂钩的粮油生意一直都是以“薄利多销”著称,大多数企业都只能赚取“费力不讨好”的辛苦钱。

十月稻田集团创始人&CEO王兵(受访者供图)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十月稻田仍旧凭借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从粮油赛道中杀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十月稻田集团创始人&CEO王兵在Foodaily FBIC2024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与Foodaily创博会同期)期间接受整点消费专访时表示:“做品牌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坚守下去。”

01 谈业绩:围绕厨房消费场景“全链路”创造价值

被誉为“网红大米”的十月稻田,一直都自带“光环”。

在十月稻田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斩获了启承资本、红杉资本、中东财团MIC资本等明星资本的青睐,从2023年3月递表,到2023年10月正式港交所挂牌上市,十月稻田仅用了半年就完成了整个上市流程。截至5月13日收盘,十月稻田的总市值达到244.6亿元。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

不仅如此,根据十月稻田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实现收入分别为23.27亿元、35.98亿元、45.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6%。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按中国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市场各个有关渠道的收入计,十月稻田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其也是中国厨房主食食品收入前五名中,2020年—2022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最快的企业。

另据十月稻田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显示,其营收继续攀升至48.67亿元,较2020年成功翻倍。对于该业绩表现,十月稻田方面表示,收益增长主要由于深耕现有品类,积极拓宽多品类产品矩阵;以及持续、密切关注整体行业动态,调整业务布局,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多品牌各有侧重的商业模式等。

提及十月稻田与传统粮油食品企业之间的差异,王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月稻田最大的优势就是产品上有差异化,在渠道和营销上做了创新。”

和其他粮油企业不同,十月稻田的大米产品主要聚焦东北大米,但又不止大米。财报显示,2023年十月稻田大米产品所得收入为38.3亿元,同比增长5.8%;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所得收入为6.02亿元,同比增加15%;干货及其他产品所得收入是4.35亿元,同比增加12.2%。其中,有超10亿元的营收来自大米之外,并且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有知情人士对整点消费透露,十月稻田旗下除大米之外,玉米也逐步成为大单品,目前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

对于多品类布局,王兵告诉整点消费:“十月稻田主要还是围绕国人厨房这一消费场景,因为这一场景可以容纳上百个品类,所以不会去做我们不熟悉、不擅长的品类。”

“现在做企业,不能靠砸钱砸出一个市场来。”王兵表示,一家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的品类都做好,所以我们会抓住有限的品类,尽最大可能去把他们做好。比如十月稻田聚焦东北大米,就是因为我们有先天优势。不管其他企业的规模有多大,但在东北大米的产业链布局没有我们的完善。此外,十月稻田之所以能成功,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取决于在原产地投入多少钱,还包括这十几年在全渠道营销层面的投入。

在王兵看来,一粒好的大米,从农田到餐桌,是一个全链路过程。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官网

目前,十月稻田已在我国东北大米核心产区附近建立了五个(新民、五常、松原、通河及敖汉)生产基地。此外,为保持大米的良好口感,十月稻田自建恒温仓,稻谷带壳恒温储藏,有效控制稻谷香味、养分的流失。在产品加工上,轻磨轻碾,以现代化锁鲜技术和双层真空包装避免运输损耗,保证了每一粒东北好米从农田到餐桌的醇正原香。

无论是国民食品安全,还是美好生活需要,十月稻田带着很强的使命感。十月稻田一边连接着国民消费,另一边连着农民和土地,工厂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所以在王兵看来:“十月稻田不仅做了一个很好的品类、打造了很好的品牌,更是围绕大米产业的全链路去创造价值。”

02 谈增长:把品牌做好,把产品品质和渠道效率提起来

虽说十月稻田的成功,为国内农产品品牌化树立了成功案例,但作为上市企业,十月稻田在净利润方面的亏损和调整净利润的下滑,也备受外界关注。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3年,十月稻田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59亿元、3.64亿元和1.62亿元。

对此,十月稻田在财报中解释称,受整体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信心下降影响导致集团的销售业绩未达预期。另外,受自然灾害,特别是东北地区洪水灾害的影响,水稻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产品成本增加,进而利润承压。

“十月稻田的主营业务决定了它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比如有的年份原粮价格会存在波动,这也会影响企业的增速或者发展。渠道层面也在不断的变革,企业也在探索。”王兵对整点消费表示,我认为十月稻田稳步增长的大趋势是没问题的。

在王兵看来,粮油行业尤其是大米品类的市场非常广阔,而在七八千亿的市场中,能做到一两百亿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整个市场依旧很分散。

“十月稻田所在的品类市场表现相对还是比较平稳,近年来的主要增长还是依靠多年积累。”对于未来增长点,王兵表示:“一是来自原有用户复购率的不断提升和现有平台的稳定增长,此外,随着品类扩充和渠道拓展,也为十月稻田带来全方位的增长势能。”

众所周知,和其他“网红品牌”一样,十月稻田的爆发也离不开线上渠道的崛起。截至2023年,十月稻田来自来自在线渠道的收入为33.06亿元,占十月稻田总收入的大部分。其中,电商平台收入为28.37亿元,在线自营店的收入是4.69亿元。

据王兵介绍,目前十月稻田线上渠道主要针对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以及抖音、小红书等兴趣电商;线下部分除了我们的商超,我们也在不断的开拓直接客户和向下分销,比如餐饮客户和夫妻小店等。

针对当下对线上渠道获客成本高的问题,王兵坦言,线上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它也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当中,它高你也高,企业只需要把自己的“账”算明白,就是要守住毛利空间的底线,再针对自己产品线的整体价盘去做综合调整,最大限度的去做一些营销赋能和创新。

“目前抖音、快手、小红书内容电商的增长还是很快的,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拥抱新兴电商。线下渠道方面,家庭消费购买大米除了线上之外,还包括一些社区平台,更多的还是一些传统商超或者夫妻粮油店铺等路径,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路径在进行渠道布局。当然,现在传统商超也在不断的“线上化”,目前的全渠道其实大部分都已经实现在线化,所以十月稻田有很大的信心来支撑公司未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十月稻田来自直接客户的收入较上年度增加38.9%,反映了集团在直接客户拓展方面的积极努力,特别是加强与餐饮公司的合作。而来自经销网络的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6.1%,这是由于公司增加品牌曝光,增加与经销商的接触与合作,带来了经销网络渠道的销量增加。

在直接客户方面,王兵透露,目前十月稻田来自餐饮渠道的收入占比相对还比较少,不过随着餐饮连锁化比例不断提升,大家对大米都比较看重,随着连锁餐饮规模扩张,也给高品质大米带来增长机会。

而在传统通路方面,在王兵看来,现在各个品牌都在说全渠道布局,但是粮油行业在市场层面还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地方。比如经销商需要一个一个去找、去谈,然后发货,帮助他们实现动销、提升复购。

对于线下渠道开拓,王兵表示,因为目前十月稻田已经有一定的品牌势能和渠道势能,进入一些渠道的成本反而可能比友商更低。“因为我们把品牌打造好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声量,再加上产品优势的叠加,越来越多的渠道商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王兵表示:“企业只要把品牌做好了,不断的提升产品品质,将全渠道效率提起来,就不愁增长。”

03 谈经验:做好一个品牌,实际是对基本理论的本质思考

或许是基于十月稻田的成功经验,除了做好集团本来的生意外,王兵也开始打造个人IP,通过分享商业经验、剖析行业态势,赋能更多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在某个视频平台上,王兵从今年1月6日发布第一个视频,不到半年时间粉丝已经超过17.5万……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官网

据王兵介绍,创业到现在,从11年开始运作十月稻田品牌,前面五、六年增长其实是很慢。因为最初坚守高品质原粮、高品质定价,所以相比普通大米走量来说,增长非常缓慢。当把品牌养起来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验到十月稻田的大米口感好、新鲜,逐步奠定了十月稻田的受众基础,随着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到18、19年进入了增长快车道。

“所以做品牌,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坚持下去。”

在王兵看来,做品牌还是离不开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原则,因为这是做品牌的最基本元素。

首先,在产品层面一定要选好品类。

大米、杂粮等农产品并不存在什么劣势,那为什么十月稻田能做出来?王兵表示,主要还是因为十月稻田抓住了这些品类的优势,大米有很好的品质、玉米也很受欢迎、七色糙米消费者也很喜欢……

当品类确认之后,如何打造好自己的产品?在王兵看来,超级大单品和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其实并不矛盾,虽然超级大单品非常重要,但十月稻田聚焦的厨房消费,大米之外,杂粮、干货也是不可或缺的品类。所以企业在选择品类时,一定要有长久性、是一个实实在在能成长的品类,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王兵透露:随着十月稻田的规模逐渐扩大,未来也会围绕厨房消费进军更多新品类。

其次,找准品类之后如何去给产品定价。

在外界看来,十月稻田在“网红”属性的加持下产品溢价更高,但在王兵看来,十月稻田的产品定价并非比友商更高,而是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十月稻田旗下的中、高端产品,相比传统的圆粒米,十月稻田的长粒香米品质会更高,原料成本也就更高,所以零售价会高一些。

“我们大部分产品都做到了线上、线下的价格统一,除了部分节点或者平台促销时可能会有一定的价格波动,但这些都在可协调的范围之内。”王兵表示。

而在渠道层面,面对十月稻田依重的线上渠道进入碎片化时代,王兵表示,未来线上渠道依旧是十月稻田的主要增长来源,主要就是因为线上渠道的效率更高。线上渠道碎片化和流量的分散,对企业的流量抓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之而来的渠道变革背后,是考验企业是否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全局运营能力。

“十几年前可能就一两个平台,现在光传统电商可能就有十几二十个。”在王兵看来,这是对企业营销和渠道把控能力的考验,面对线上流量的变化,企业层面其实没有太多办法,只能时刻关注平台流量的变化,是否有新兴渠道或好渠道出来,然后主动去适应它、拥抱它,迅速跟上流量变化,光靠等是不行的。

在市场竞争层面,王兵表示,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竞争其实一直都存在。比如大米品类,十几年前大家就在相互竞争,但正因为不同品牌不断地创新,产品不断地迭代升级,才使得整个品类市场、渠道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在王兵看来:“做好一个品牌,实际上是关于品类、品质、品牌、渠道、营销等最本质的思考。”

END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