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助力  创新赋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板材能源管控中心深刻理解“改革+精益”和“数字+科技”四轮驱动战略内涵,加大力度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立足岗位  使科技创新成为攻坚克难的“指南针”

板材能源管控中心始终坚持立足岗位,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指引,积极开展科技立项、课题攻关等工作。近两年围绕中心生产的难点、痛点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氮气净化等压无损再生工艺研究》《精益调整AE94.2KS燃气轮机CCPP机组控制参数提升机组效率研究》集团级项目2项,板材级项目17项,以及制定制氧专业降低电单耗等8项长期课题攻关项目和26项短期攻关项目。认定专有技术3件,授权专利7件,同比增加150%。科研领域结出丰硕“果实”,获得2023年度鞍钢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本钢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板材能源管控中心首次参加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辽宁星火创业大赛初赛、复赛。

精益管理  使极致能效成为降本增效的“压舱石”

板材能源管控中心落实四轮驱动战略部署,围绕板材公司重点工作目标,突出效益中心,着力发挥极致能效管控作用和科技创新赋能作用,实现“精益化管理、精准化管控、集控化生产、优质化保供、低碳化发展”目标。

2024年1月中心组建了由板材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政委、能源管控中心主任担任队长,能源管控中心及板材相关部门和厂矿组成的极致能效专项工作项目团队,明确2024年工作目标,各工序分工制定推进方案,完善措施任务清单;实行高炉、焦炉、转炉、电炉等工序周例会制度,检查各工序极致能效措施推进情况。能源管控中心对极致能效工作清单进行分类,按照完成时限、投资金额、施工方案、项目收益进行赋分、优先级划分。以冶标院问题整改清单为导向,与各工序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按期进行推进,确保验收条件满足,验收程序合规。

按照“工艺和装备节能极致化、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极致化、能源转换效率极致化、通用设备节能极致化、新能源体系构建极致化、 能源管理极致化”六方面,全工序以精益管控和能效对标为抓手,加大二次能源回收、推进节能新技术应用,持续提升能效水平。至2025年标杆示范工序全部完成验收,其它主要工序能耗达到先进值,吨钢综合能耗将达到550kgce。预计创效金额5亿5939万元。

善用平台  使校企合作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心剂”

板材能源管控中心依托“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平台,以中心生产实际为出发点,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的《回转设备远程智能运维系统》项目仅用时8个月便完成立项、研发、测试、施工、调试以及验收等全部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专利6项,发表科技论文4篇,预判故障9次,创造经济效益304.3万元 ,并获得2023年度本钢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中心不断深化双方合作,于2023年2月21日在板材能源管控中心成立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家工作站”。同年5月“板材能源管控中心智能运维联合实验室”在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挂牌成立,双方围绕智能运维特征提取、故障状态识别、科技项目开发、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利用高校科研优势,推动转化产学研项目创新成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项目的成功落地与应用坚定了企业继续合作的决心。2023年中心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确立了《透平机械智能诊断及健康度评估系统》《本钢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关键技术及策略优化研究与应用》两项课题,以项目合作为依托,不断提升企业科研团队的技术能力,助力中心高质量发展

板材能源管控中心将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持续提高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本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雷   明

审核:姜   涛

新鞍钢内涵

(本钢板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