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nlin

今天萌T分享一种非常隐秘的财务舞弊手法,这在财务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手法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混淆现金流量表种类。这种做法就是使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来洗白虚假利润。


 


为什么选择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左右平衡,当虚增利润的时候,所有者权益虚增一定会有左侧科目与之平衡。弱一点的方法使用流动资产,比如存货或者应收账款。但是使用流动资产容易被察觉,比如我们回去核对营收增速和存货或者应收账款增速。而且,使用流动资产洗白利润最大的缺点有两个:


1利润上去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上不去。这样会让熟练使用净现比的朋友发现破绽;


2流动资产顾名思义,在账上待的时间不能太长,要滚动起来,不利于长期藏污纳垢,容易自己露出破绽。


为了应对流动资产作为蓄水池的两大缺点,使用长期资产作为虚假利润蓄水池的需求应运而生。于是,固定资产和它的幼虫在建工程就粉墨登场了。


 


这两个害虫厉害在何处?


1将虚假利润沉淀在它们之中,可以通过几十年折旧的方式缓慢释放,暗度陈仓,无需担心后期利润快速缩水。


2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审计困难。一般巨大工程造假很难查出问题,光凭借审计师十几天的功夫,很难对工程造价的公允性有一个客观可靠的评估。而应收账款可以询证,存货可以盘点。当然,存货不好盘点的行业也会考虑使用存货这个蓄水池。比如我们的前车之鉴獐子岛


3使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藏污纳垢,甚至不会影响到大家经常关注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这个指标。因为它们属于长期资产,会作为投资性现金流计入现金流量表。这时候你即便使用净现比,恐怕也查不出什么破绽来了。


如何除害


作为二级市场小散,我们不可能像浑水公司那样调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做一个财务排雷,甚至连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一个个在财务造假面前束手无策。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做出规避?在萌T看来,现金流(不是现金存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详述如下:


1、企业最近几年内融资频频吗?


首先,真的常年经营业绩不错的公司,会经常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吗?其次,撒一个谎言需要一百个谎言来圆它。思考过P2P暴雷的朋友想必知道,这种庞氏骗局能继续玩下去的最大前提,是有新资金入场。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庞氏骗局,新鲜资金来源恰是再融资。当然胆子大的可能会向银行借钱去玩这个游戏。


2、企业分红情况怎么样?


真正业绩好的公司,会把利润的很大部分以分红的形式共享给投资者。如果一家企业常年巨额分红,我们当然更倾向于认为这家企业钱是挣到位了。


 


3、自由现金流怎么样?


以前萌T会说,业绩不能只看净利润,要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一起看。但是现在,有了固定资产的舞弊玩法,只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不够用了,我们还要减去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这个基本上也就是自由现金流的概念)如果一家公司常年这个数值大幅为负数,除非你非常肯定它们常年在高速发展扩张,如若不然,保持远离也许为上策,毕竟很难理解一家公司五六年了还这样扩张,要是真扩张,也是无效扩张,不然怎么自身造血也没见长进?


当然,资本市场财务伎俩太多,单靠这几个现金指标还略显薄弱,但以上几条足够把很多垃圾企业规避开。尤其是账面看似业绩很好的公司。


一个灵魂画手


T随手画了一张灵魂之作,用来展示可能有的一种固定资产舞弊示意图,也许套路不是完全一致,但是这个骨架描述了很多打法(下图是一个保守打法,夸张点的,资金不只是内循环噢):

2024-05-19 10:58:40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固定资产舞弊示意图,图发不了。只好打字。

固定资产增加==================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第三方资金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