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转自36氪观察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提出“以非同质化通证(NFT)为抓手发展元宇宙产业”,明确指出NFT在全球元宇宙产业加速演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消息一出,无疑为NFT在国内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预示着NFT在国内将迎来良好的机遇。

从争议到认可,NFT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是区块链网络里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可信数字权益凭证。2021年3月11日,NFT艺术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以69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成交,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NFT在国内的发展一波三折,从NFT到数字藏品,再回到NFT,它曾经因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被公众误解、污名化,背上不该的骂名。然而,在行业生态建设以及技术迭代的多重努力下,NFT结束了争议,撕掉金融投机标签逐步走出至暗时刻,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中,在艺术、收藏、数字文化、娱乐、消费以及元宇宙等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下,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止2024年,NFT至少在以下十大场景中落地,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如:

·数字艺术收藏:数字艺术品限量发行,确保稀缺性与真实认证,拓宽收藏边界。

·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利用NFT保护、展示文物,促进文化传播与互动体验。

·游戏内资产确权:实现游戏道具的唯一性与可交易性,增强玩家参与度。

·音乐与票务革新:NFT门票提升防伪与收藏价值,深化粉丝参与体验。

·体育赛事纪念品:数字纪念品连接球迷与赛事,开拓体育文化传播新途径。

·时尚奢侈品创新:限量数字时尚品,探索个性化表达与虚拟时尚市场。

·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版权证明与交易透明度,保障创作者权益。

·商品溯源应用:通过NFT技术确保供应链透明,实现商品从源头到消费端的全程可信追踪。

·慈善拍卖:数字艺术品慈善拍卖,提升公益活动的效率与透明度。

·元宇宙资产与身份社交:虚拟地产、身份体系等作为元宇宙经济生态基础要素。

笔者认为,未来,借助NFT技术的商业应用将涵盖千行万业,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巨大蓝海市场。特别是,NFT作为营销工具、流量工具,在品牌营销场景中引发了新一轮变革,基于“NFT+NFR+IP+元宇宙”这一新的营销形式已在市场中得到了验证

NFT带货,5分钟卖出600万+的背后逻辑

近日,笔者在一次活动中了解到,杭州玛特宇宙公司(以下简称:玛特宇宙)与某益生菌品牌合作时,5分钟售罄价值600万的产品。而为其“带货”的,不是头部带货主播,是NFT。

笔者深入分析了该案例,归纳NFT营销成功的四大密码,供读者参考:

1)以NFT作为引流工具

在本案例中,玛特宇宙为品牌方创作数字IP与NFT,通过NFT为活动引流、转化。此举打破了线下渠道为主的传统展示场景局限,为品牌打上元宇宙、年轻化的品牌标签。更通过NFT代言人的独特视觉符号,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实现了品牌数字化形象的重塑,吸引公众关注,成功为产品引流。

2)以NFT作为营销工具

玛特宇宙联合品牌方共创了“品牌岛”——一个基于元宇宙的数字社区。以NFT为纽带,塑造数字身份,大量的公域用户在此沉淀,逐渐转换为品牌可灵活运营的私域流量池。用户可以在进行社交、购物、投票等活动的同时,获取额外的积分与权益奖励。而NFT共治的社群生态模式,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强连接,可长期有效地促进用户品牌粘性与互动。

3)NFT+NFR+电商,共建新生态

玛特宇宙通过其NFR(非同质化权益)+电商商业模型,重构了传统的“平台、品牌、用户”三者关系。在这个创新模型中,以NFT、NFR所代表的数字资产和权益为切入点,打通人、货、场之间的价值流通链路,解决了传统电商范式中“平台吃肉,品牌输血,用户买单”的长期矛盾,让用户不仅是消费者,更可获得品牌成长周期中的价值红利与权益回馈,初步实现了三者之间,共创、共享、共建的新生态。

4)以数助实,共创品牌营销新范式

在本次营销活动中,玛特宇宙设计了“实物商品+虚拟NFT+品牌权益”三位一体的营销形式,增加了购买的趣味性与期待感。另外,“实物商品+品牌权益”与NFT数字藏品进行了融合,最终形成了“1+1+1>3”的爆款效应,通过数字权益与实体权益的双重激励,促进了消费者的转化,解决了传统NFT数字藏品“带货难”的困境。


NFT重塑营销规则

笔者认为,在玛特宇宙的成功的营销背后,我们不仅看到其从流量路径、社群建设到用户关系重构、创新NFT产品设计等的营销组合拳,这更预示着一个数实融合的品牌营销新范式正在崛起。NFT作为关键的流量和营销工具,正在重塑营销的游戏规则

作者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