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0亿市场大利好!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同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投资规模超过870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市场投资规模有所提升。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1.1万亿,以8%的复合增速测算,2029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

  要点速览

  加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

  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

  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

  提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目标

  《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司长吴晓宁表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方面,要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体系,探索建立共性组件、模块等共享协作机制,加强平台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应用赋能。

  在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方面,要鼓励城市开展管理服务手段、管理服务模式、管理服务理念的适数化改革,探索央地协同推进数字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在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推进新兴数字产业与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推动城市“数字更新”。

  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

  在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实现城市算力需求与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此外,《指导意见》表示,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使用。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构建动态更新、分类分级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估评价机制。

  “当前数字技术正推动城市从物理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带来了城市在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新业态监管应对上的不适应性。《指导意见》突出强化一体化、集约化思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技术架构升级迭代,推进城市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平台互通、业务贯通。”陈荣辉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适数化改革,建立适应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流程再造、模式变革、方式重塑。

  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

  《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发展新兴数字产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高数据要素应用支撑与服务能力。

  “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在新时期具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副司长陆冬森表示,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智慧城市为产业集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陆冬森表示,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与数字经济协同互促发展,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激发新型产城融合服务能级与数字活力,深化城市场景开放促进以城带产,提升产业聚合力。加速创新资源共享助力以产促城,增强城市数字经济就业容量和吸附力。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