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进入2024年,“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铁建重工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铁建重工积极践行“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转型,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得益于优秀的发展前景,铁建重工已成为投资市场的关注焦点。

2024年5月8日至5月17日,铁建重工诚挚接待了国海证券、中信证券、财通证券、长江证券、华安证券、景顺长城、永赢基金、平安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国寿资管、工银瑞信、华夏资本、中金资管、广发建筑、国联基金等众多机构投资者与分析师。公司高层通过现场互动、电话会议及投资策略会等形式,对2024年一季度财务状况、生产研发、科技创新、投资者回报及海外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关于铁建重工2024年第一季度的主要经营业绩,公司实现了新签合同额34.09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营业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亿元;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1.99亿元。

在海外市场方面,铁建重工在2024年第一季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完成海外新签合同额5.16亿元,同比增长9.30%,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了正增长。目前,铁建重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0个海外区域经营部,业务覆盖184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欧洲、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四个业务支撑点,并累计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出口或业务。展望未来,铁建重工将坚定不移地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积极践行“海外优先”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属地化经营模式,全面完善海外服务、经营及渠道布局,以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在技术创新与研发领域,铁建重工始终秉持着加大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的战略导向。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已攀升至8.81亿元,而在过去的三年间,累计投入更是高达24.87亿元。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达到2.38亿元,这一水平在行业内堪称翘楚。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施工经验,铁建重工成功研制出众多具有全球首创和国产首创意义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中,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因其卓越性能和创新性,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中国大盾构领域的创新典范。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掘进机产品型谱的世界空白,并荣获国资委评选的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称号,彰显了公司在掘进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1号”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北山地下实验室硬岩破岩、连续转弯以及高效出渣等关键技术难题,荣获2023年中国创新“好设计”金奖,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在隧道掘进技术方面的创新实力。

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方面,公司亦取得显著成果。公司在掘进机主轴承、主驱动密封、大排量液压泵及马达、减速机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国产化应用,成功研制出国产最大直径8.61m主轴承,并建立了全球最大主轴承生产线。这一成就标志着国产盾构机主轴承实现从中小直径到超大直径型谱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掘进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盾构机市场的竞争力。

在矿山领域,隧道掘进机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矿山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煤炭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以及非金属矿采选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矿山掘进智能化设计和机械化程度升级改造不断推进,为铁建重工的产品在矿山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2023年,公司隧道掘进机在矿山装备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显著,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在水利工程领域,隧道掘进机的应用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印发,一系列水网布局和水资源配置安排得以实施。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受益于国家水网建设相关政策,隧道掘进机在水利工程的应用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并成为公司隧道掘进机业务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公司隧道掘进机在水利水电领域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显著,占比亦有所提升,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的强劲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在现金分红方面,铁建重工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始终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根据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占公司净利润的比例达到较高水平。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的尊重和回报,也展示了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盈利能力。

在市值管理方面,铁建重工始终关注公司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的体现,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和回报广大股东。公司通过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