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929篇原创文章

5月10日,极氪成功登陆纽交所,共筹集 4.41 亿美元,上市当天上涨35%,市值近70亿美金(505亿人民币),该如何看待极氪的未来呢?

 01 

流血上市创造最快IPO记录

极氪在纽交所上市公司,不仅成为了第四家成功赴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也是最快的一家。要知道,极氪品牌2021年4月份才发布,也就是仅仅3年时间,公司就实现了IPO,比蔚来此前的4年还要快,相比理想的5年、小鹏的6年就更快了,不愧是“极氪”呀,即刻上市!

话说回来,虽然极氪的上市速度堪称神速,但按照21美元的发行价格计算,极氪汽车的估值也就50亿美元出头,相比蔚小理的106亿、73亿、283亿,尤其是跟去年2月A轮融资的130亿美元估值相比,更是大幅度缩水了60% 多。可以说是流血上市了。

为什么吉利如此着急让极氪上市?答案是极氪的财务压力很大。

事实上,吉利早就想让极氪上市了,2022年10月的时候,吉利汽车便披露公告建议分拆极氪,最初上市地点选在香港。当年12月,又更改了上市地点,选择在美国独立上市,原因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估值。2023年8月获得了证监会发出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11月,极氪就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注册声明。

但没过多久,又传来了极氪暂停了在美国IPO 的消息,据相关人士透露,是因为吉利团队对估值不满意。按照最初的IPO规划,极氪计划获得10亿美元融资,但去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已经没有多少热情了。

此次IPO募资规模3.562亿美元,不仅较此前期望的10亿美元大幅度缩水,比今年初预计的5亿美元同样少很多,但极氪的财务状况已经不容它过多等待了。

造车是绝对的重资产行当,作为一家2021年才成立的新势力品牌,极氪同样离不开巨亏的命运,过去三年分别净亏损45.14、76.55、82.64亿元,一年比一年多。

连年巨亏的结果就是,极氪的净资产为-86.79亿元,账上现金也仅有32.6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2%。

相比蔚小理这三家公司,极氪的现金储备可谓少的可怜,这两年陷入泥潭、有逐步掉队压力的小鹏汽车截至去年底账上现金储备都有400多亿人民币。

另一边,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决定了极氪还需要持续不断进行研发投入,包括新车型研发、智能化研发、充电桩建设和渠道铺设以及营销推广等等。

这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2021年到2023年极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54.46、83.69亿元,虽然比蔚小理少一些,但增长速度非常快。

关键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同,只是希冀通过场外进行融资显然不够,这种情况下,即使流血也得上市。

 02 

跟小鹏汽车市值相当理所当然

极氪上市当天就暴涨35%,看起来资本市场对它很追捧,但其实大涨的背后是市场认为它被远远低估了。上面也说了,按照21美元的发行价格计算,极氪汽车的估值也就50亿美元出头,无论是跟去年自己的融资估值130亿相比,还是跟蔚小理当下的市值相比,都是远远偏低的。

其他的不说,光发行价估值比小鹏汽车市值少那么多就不合理,要么是小鹏汽车被高估了,要不就是极氪被低估了,市场选择了后者,大涨35%后,市值跟小鹏汽车接近,至少算是初步纠偏了。

小鹏汽车的粉丝和投资者们也别着急反驳,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销量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比较对象,对比一下今年的销量情况就很清楚了。

小鹏汽车4月交付9393辆,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2.7%,前四个月累计交付31214辆,累计同比增长23.3%;极氪4月交付16089辆,环比增长23.6%,同比增长98.6%,前四个月月累计交付49184辆,累计同比增长110.8%。

很明显,极氪现在的销量态势比小鹏汽车好很多,关键是极氪的单车均价比小鹏汽车更高。

考虑到目前小鹏汽车在市场声量、智驾和现金储备上具有更高优势,而极氪在销量潜力上更占据优势,双方市值差不多,至少没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说极氪是否值得更高的估值,比如应该跟蔚来市值不相上下,就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了。

 03 

极氪不只是卖车

如果单针对销量就对极氪和蔚小理的市值进行高低评估,很多人难免会觉得对蔚小理不公平,毕竟它们拥有更多的积累,比如小鹏汽车智驾上更具备优势,此外还跟大众有合作,蔚来则在品牌、充电和换电资产上更有优势。但实际上,极氪不仅有卖车业务,为了帮助这个“车二代”快速成长,吉利对极氪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2021年,吉利集团就将宁波威睿51%的股权和CEVT全部股权转移到极氪旗下,宁波威睿提供销售电池包等硬件,CEVT则提供智能化的软件,而且这两家公司为吉利几乎所有品牌提供服务,但带来的营收却大部分归极氪所有。

此外,吉利还将自身核心技术平台SEA浩瀚架构也给了极氪,这个纯电架构为6个品牌11款车型提供开发基础。

正是依托于浩瀚架构,极氪首款车型极氪001才能在硬件层面具备足够强大的竞争力,这一点也是市场公认的。

所以,极氪的业务其实是包括三大块的:汽车销售、电池组件(宁波威睿)和技术服务(CEVT),并非只有卖车一项业务。

此外,包括其他的造车技术、人才、资金等,集团公司也是在持续进行输血,这也是极氪相比其他新势力所具备的优势所在,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极氪和蔚小理就进行销量上的对比倒也合理。

不过极氪也并非没有问题,它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还是对极氪001太过依赖了。

 04 

“独苗苗”极氪001

极氪001跟小鹏P7有点类似,都是一出来就很惊艳,受到市场的大量关注,不过相比小鹏p7的一举成功,极氪001要曲折一些,从最开始市场公认的硬件竞争力爆棚,到因为着急上市出现大量bug,尤其是软件层面,导致上市后引起车主集体吐槽,甚至讨伐,影响了销量。

后面又在集团的支持之下,通过免费更换8155车机芯片挽回了声誉,加上随着产品越来越成熟,尤其是魅族团队弥补了车机上的短板,机械素质层面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极氪001也开始走上了正轨,相比p7反而展现了更强的生命力,但极氪同样面临像小鹏此前对于p7太过依赖类似的问题。

从极氪001诞生后,它就一直是极氪品牌的绝对销量主力,即使后面推出了极氪009、极氪X、极氪001FR 等,依然改变不了这个格局,截至 2024 年 3 月,极氪 001 已累计贡献极氪品牌总销量的 73.9% ,完全是顶梁柱的存在。

虽然在日趋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靠着过硬的机械素质以及持续的迭代包括大改,加上跟随行业降价,极氪001依然很能打,但毕竟推出实际也有3年多了,越往后,车型越老,竞争力无可避免地下滑,如果不能解决对极氪001的依赖问题,后续在越发残酷的市场里,极氪的问题也将越大。

好在自从极氪007出来后,这个问题有所改观,自从去年12月发布后,极氪007在今年一季度平均每个月都可以卖近5000辆,已经基本与极氪001持平了,虽然极氪007比001低一个档次,但依然属于20万以上的价格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下竞争最激烈的区间,007在销量上取得成功,充分说明了自身的竞争力。

独木难支,两条腿走路就好很多了,不过客观讲,这次成功登陆美股市场,在融资能力上做了短板补齐,虽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但距离安全登陆还为时尚早。极氪007已经初步证明了自身的竞争力,但在极氪009、极氪X、极氪001FR都不是很成功的情况下,说明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验。

在竞争越发激烈的行业里,每一个短板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好在极氪的领导者很清醒,极氪CEO安聪慧曾在今年一场活动上做过总结:“极氪未来想要成功,今年不容我们有任何的犯错,一旦犯错就会全盘皆输。”

确实如此,今年的极氪容不得大错误,不仅极氪如此,对于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都是如此,行业淘汰赛正式来临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