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rry

一向以低调处世的李留法干了或是“被迫”干了两件高调的事。

一件是2006年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港股上市企业天元铝业;另一件是4月9日天瑞水泥股价在短短25分钟之内,从4.92港元/股跌至0.048港元/股,跌幅最高达99.3%,总市值蒸发140亿港元,秒变“仙股”。这相当于投资者开盘前若有100万港元资产在天瑞水泥,收盘时,资产仅剩不到1万港元。4月10日上午,中国天瑞水泥于中国香港联交所宣布短暂停牌,以待发出有关该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而据业内人士推测,股价暴跌的原因是因为股票质押及券商追缴保证金。

“闪崩”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天瑞水泥并不是当天唯一股价暴跌的股票,包括浩森金融科技(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服务公司)、升能集团(石墨电极制造公司)等在内的股票,在当天也都遭遇了大幅度“砸盘”,前者暴跌90.96%,后者则以跌49.88%收盘,但在不到半小时,百亿市值几乎灰飞烟灭的只有天瑞水泥。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渠道

从数据来看,天瑞水泥当日成交金额为2438万港元,也就是说买方连这笔钱都不愿意组织,眼看“他人楼塌”。

同时,天瑞水泥4月17日对股价暴跌原因发了公告,该公司表示,控股股东煜阔的孖展证券账户所持有的约1.331亿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53%)在公开市场遭强制出售。

从当日具体成交情况来看,卖盘主要为中薇金融,占了2000多万,而买盘主要是富途,占了2200多万,买方的交易逻辑非常好理解,一只股票跌去99%,正是绝佳的抄底机会,在谷底中时,往上的任何一步,都是净赚。

这次天瑞水泥的暴跌表面是股票在公开市场遭到强制售出,也或许是多方博弈带来的后果。

李留法的“野蛮人”标签从何而来?

天瑞水泥为天瑞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而天瑞集团成立于1982年,是集绿色建材、铸造(包含智能制造)、互联网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的股份制企业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80位。天瑞集团版图除了水泥之外,还包括了天瑞旅游、天瑞铸造、天瑞科技、天瑞焦化等,但以天瑞水泥发展最好,规模最大。天瑞水泥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壮大之后,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全国性重点水泥企业集团之一,位列全国第九位,业务范围主要覆盖河南、辽宁、安徽等地区,目前在全国拥有30多家子生产企业。

天瑞集团的实控人李留法1957年6月出生于河南汝州,毕业于河南大学,2000年6月,其主导并购了“宝丰发电厂”“汝州火电厂”,7月,成立天瑞集团。集团拥有资产25亿元,员工上万人,跻身河南十大民营企业之一。2006年,李留法主导收购了国企天元铝业,在天瑞入主天元铝业后,天元铝业因欠债遭遇多起诉讼,数额在10亿元左右,之后几年,天元铝业负债居高不下,并在2012年“轰然倒塌”,从港股暂停交易。2008年,他捐资建造世界第一大佛——中原鲁山大佛。

而李留法的最大标签——“野蛮人”,源自与天瑞水泥的一系列斗争。

山水水泥原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由济南市建材局改制而成。2005年6月,摩根士丹利与鼎晖投资、国际金融公司等共同入股山水水泥。2008年6月,山水水泥在中国香港进行公开招股,集资金额在17.6亿港元至23.8亿港元。同年7月,山水水泥上市,是中国首家在中国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水泥企业,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水泥集团。2013年开始,因涉及多方利益,山水水泥内部矛盾开始显露,高管层的分歧逐渐公开化。张才奎之子张斌接任总经理后,与前高管产生分歧,内部矛盾开始激化。2015年11月11日,山水水泥宣布因无法偿还旗下子公司约20亿元债务,主动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清盘呈请,并申请委任临时清算人。与此同时,山水水泥股东间爆发内讧,李留法以“野蛮人”身份趁势大买山水水泥股票,一举跃成为最大股东。这一举动直接触发了股权争夺战的爆发。天瑞集团随后提出重组董事会的要求,意图掌握山水水泥的控制权。在经历了几次股东特别大会后,天瑞集团于2015年底改组了董事会,并在2016年初接管了山水水泥的实际运营。

2017年4月,双方再次因控制权等问题爆发矛盾,天瑞集团带领600人围攻、抢占办公楼,并导致多人受伤,2017年9月,2090名员工中的1838人与付元伟等员工代表解除了2015年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与济南产发集团签订了新的股份转让协议。济南产发集团收购了1838名员工持有的264,664股股份。2018年5月,山水水泥董事会再次改组,天瑞集团彻底出局。

水泥行业迎来“水逆”?

“闪崩”问题或许是个股的缩影,但从目前的水泥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也或许是整个行业的“水逆”。

整体来看,2023年水泥行业遭遇了严重的挑战。

从宏观角度来看,一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水泥需求总量持续下降,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但难以弥补下降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为20.23亿吨,较2022年下降9.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二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从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这将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水泥行业构成进一步的挑战,另外,2023年中国发布了《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报告,该报告强调了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严格管理,这对碳排放相对较高的水泥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而从微观角度来看,水泥企业同时受到了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等成本居高不下、下游房地产下行和环保约束力增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冲击,部分地区无序竞争、区域性行业亏损,产业链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的利润大幅度萎缩,行业利润越来越微薄,从数据来看,2023年水泥行业利润约32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0%左右。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仍不容乐观,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或将持续。市场预计全年的水泥需求将低于2023年水平,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面对市场不利条件,中小企业可能逐步退出,大型龙头企业则可能借机扩张,增加市场集中度。另外,行业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过剩产能的退出政策,同时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效率,促进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不过,尽管2024年存在诸多挑战,但行业内部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可能为水泥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虽然天瑞水泥在复盘后可能会有一定的股价反弹,但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天瑞水泥目前仍有多笔股份抵押贷款,且价格基本都高于目前的0.048港元/股的股价,若股价无法涨到偿还价格,那天瑞水泥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最终还要看李留法对于未来的经营策略以及管理措施。GPLP也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看“野蛮人”如何将天瑞水泥带回价值轨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