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时,当我们喜欢一位演员,我们可能对他有天然的“滤镜”,觉得他在他出演的每一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中都表现很好。

买东西时,当我们对某品牌的手机非常满意,我们就可能对该品牌的电脑、耳机等也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好感,即使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自己并没有体验验证过。

投资基金时,你是否也会因为某些主观印象或偏见,做出一只基金好与坏的判断呢?

不妨先等一等,小心被“晕轮效应”的光环影响。

(1)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环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当对某人或某事的某一个突出的特点有了认知后,倾向于根据这个认知来推断该人或该事的其他方面,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俗话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一坏百坏”都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在投资中,受“晕轮效应”的影响,我们也可能会因为自己对基金、基金经理的某一印象,以偏概全去判断基金的好坏和未来表现,进而踏入投资误区。

(2)投资中如何规避“晕轮效应”?

1)、不仅凭第一印象草率决策——避免以偏概全和主观偏见

在选基投基时,我们要提醒自己客观看待第一眼就能关注到,或者常常最容易被我们看到的指标,比如基金业绩、基金排名等,不要简单因为基金某一两个亮眼或者落后的指标(特别是短期数据),就草率做出基金好与坏的判断。

2)、多角度审视、归因——保持客观全面

在分析所持基金盈亏或净值涨跌的原因时,要多角度审视归因,不能把原因简单归结为“基金经理如何”、“重仓的行业赛道表现如何”等某个单一因素上,而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方向、过往业绩、回撤情况、基金经理的专业背景与投资经验、与同类基金对比的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基金的潜力、价值和风险,并再结合市场环境和自己的投资需要认真考虑,做出投资决策。

3)、定期复盘、及时调整——避免受到他人或自己的情绪影响

在投资后,应定期回顾和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独立冷静思考,看看有没有哪笔交易,是受了某些带有偏见的晕轮效应影响,盲目从众跟风、或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做出的。复盘时要始终遵循自己既定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如发现与之不符的,就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择机按需调整。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OTCFUND|007119)$$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OTCFUND|008969)$$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436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