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市交易的特别国债盘中剧烈上涨,最高涨幅25%,票面利率2.57%,一个上午涨出了接近十年的利息。这是个短期极端事件,有投机交易因素,不典型。但目前确实存在一个市场共识,债券正处于慢牛通道,这值不值得投资者欢欣鼓舞?

牛市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是个远比想象中复杂的问题。

假如一只债券票面利率5%,面值100元,期限30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偿还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如果我们以100元的发行价购买,并且持有至到期,那这一投资带来的内部收益率就是5%,固收圈的说法是到期收益率为5%,到期收益率的英文简称是YTM。

假如,纯属假如,上市第一天这只债券就涨到了110元,投资者账面浮盈10%,年化收益率奇高。但最终这个投资者能从这笔债券投资中获得多少收益,并不一目了然,可能有不同结局。

第一种是他没有卖掉,继续持有到期,那现金收益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保持不变,浮盈与他无关,最终的内部收益率还是5%。

第二种是他以110元的价格卖掉,兑现了10%的收益,然后又从别人手里以100元的价格把这张债券买了回来,再持有到期。由于额外赚了10元,最终内部收益率有所提高,达到了5.7%。

第三种是他以110元的价格卖掉,但由于市场利率下移是全局性的,同样期限和同样信用等级的债券到期收益率都跌到了4.39%,市场交易价格都涨到了110元。他没有其他投资选项,只能按110元的价格再把债券买回来,持有至到期后实际取得的收益率依然是5%。

第四种是他以110元的价格卖掉,但由于市场利率下移所有债券都涨了,他觉得再买回去没有意思,想再等等,等利率升上来价格跌下去再买。只是他不太走运,此后利率再也没有回到他当初买入的水平,他的110元就这样握在手里30年,10元是30年里的全部收益,年化收益率仅为0.32%。

这个虚拟剧本与现实故事在定量数据上有出入,具体情形上却大差不差。市场利率的持续下移,驱动债券价格节节上涨的牛市,但每一次浮盈的兑现,都需要承担再投资的风险;浮盈的落袋为安,往往以再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为代价;很多人想让自己处于第二种情景,通过交易增厚收益,但一张债券给所有参与者提供的总收益已经通过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锁定,所以一些人的多赚,一定以另一些人的少赚或亏损为代价;由于在交易中没人想成为输家,所以债券交易的本质也就演变成了交易对手间的高阶博弈。

坚持待在第一种情形中的人是配置型投资者,交易型投资者一部分成为了情形二中的赢家,一部分如同情形三中一样交易了个寂寞,有些则不幸沦落到第四种情况,或者被迫以更高价买回的第五种,偷鸡不成蚀把米。

老巴曾说过,一笔投资的潜在回报率通常在买入时刻就已经决定了。他还说,一个人如果理解不了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其实是一回事儿,那他就不懂价值投资。

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不是有种熟悉的味道?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6624)$

$中泰兴为价值精选混合A(OTCFUND|013776)$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请大家理性

#超长期特别国债大涨25% ,还有机会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