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钼业(SH603993)$  $紫金矿业(SH601899)$  $金钼股份(SH601958)$ 厦门钨业


 摘要:全球钼矿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中国、美国、秘鲁、智利等地。根据USGS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钼矿资源储量为580万吨,占全球资源储量的38.67%。其次为美国和秘鲁,2023年钼矿资源储量分别为350万吨和150万吨,分别占比23.33%和10.00%。得益于丰富的钼资源储量,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近年来随着行业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钼作为“战略稀有小金属”,在传统钢铁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需求都较为旺盛,推动了我国钼行业快速发展。根据USGS数据,2023年国内钼精矿产量同比增长3.77%至11万吨。


一、定义及分类


钼矿是指含有钼元素的矿物集合体。钼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Mo,原子序数为42,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而坚韧。钼矿按照矿床的工业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矽卡岩矿床和细脉浸染型钼矿床两大类。


二、行业政策


钼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规范钼行业的发展,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支持内蒙古战略性矿产资源系统性勘查评价、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提升钼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该政策推动钼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历程


中国钼矿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改革开放前至1980年代初的萌芽阶段,中国的钼矿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钼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较为有限,技术水平和产能相对较低。这一时期的钼矿产量和消费量都比较小,主要用于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


1980年代至2000年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钼矿行业开始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陆续发现了一些大型钼矿床,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等。同时,钼矿的开采和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产能逐渐扩大。


2000年至2007年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钼矿行业的发展。2005年至2007年间,全球钼价暴涨,刺激了中国钼矿资源的开发,钼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钼消费国和生产国。


2008年至2015年的调整阶段,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钼矿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钼价出现断崖式下跌。在这一阶段,中国钼矿行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钼矿行业的宏观调控。


2016年至今的稳定增长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制造业升级的需要,预计钼矿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推进,钼矿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行业壁垒


1、资源壁垒


钼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且储量有限。在中国,钼矿资源的分布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份和地区。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性限制,使得钼矿开采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资源储备和高效的开采能力。同时,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对钼矿开采的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加了资源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要想在钼矿行业中立足,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和高效的开采技术。


2、技术壁垒


钼矿开采和加工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地质勘探、采矿工程、选矿技术、环保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中国钼矿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它们在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新进入者要想在技术上取得突破,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同时还需要面对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因此,技术壁垒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3、环境保护壁垒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已成为制约钼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钼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以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标准。此外,企业还需加强环保意识培训,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保护壁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五、产业链分析


中国是全球钼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钼的主要消费国。钼矿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钼矿的勘探设备、开采设备和选矿设备。钼矿产业链中游为钼矿拥有商。钨矿下游主要为钼铁、钼粉、钼丝、钼板等深加工产品的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