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成色不足,越发明显。


本身以低价促销吸引用户参与的大促购物节,随着阿里、京东与拼多多之间的低价战常态化,吸引力已不复往日。从头部带货主播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的节点促销难做。


今年的618,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宣布取消了往年的预售机制,免去了消费者准点下单后还得等至少一周才发货的反人类设计,阿里巴巴还把618开启时间进一步提前到5月20日晚8点,提前一个月和“情人节”购物节点接上了。


说实话,618的战况还没有拼多多的财报与阿里、京东反思大企业病的新闻有关注点。


图源:央视新闻APP截图


前段时间,有媒体消息称,京东开始裁员。这里不得不佩服刘强东,他以前曾表态,不会因为节约成本,开除任何一个兄弟。注意,他说的是兄弟。


根据财联社报道,刘强东最近在高管会上直言:“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说话滴水不漏,既然不是兄弟了,优化也就顺理成章。


阿里日子也比以前难过,变革一直在路上,马云现身高喊回归初心,救火队长蔡崇信进行了眼花缭乱的调整,猛药无数,反思多次。


与阿里这种伤筋动骨的大改革相对的是,拼多多这边情况好很多。


拼多多第一季度财报出来后,相信没有一位竞争对手坐得住,说不着急,那不太可能。


01

增速确实吓人


即使外界对拼多多的增长有所预料,但它依旧给出了一个远超市场预期的答卷。


据拼多多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季度营收达到868亿元,同比增长131%,超出了市场预期的768.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306.02亿元,同比增长202%,更是市场预期净利润的翻倍。


对比一下,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4年一季度)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经调整息税前利润为239.69亿元,同比下滑5%。


京东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


拼多多在营收规模仅为阿里巴巴和京东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利润比阿里巴巴还要高,更约为京东的三倍。


图源:拼多多财报


也难怪拼多多发布财报后,市值再次超越阿里巴巴。5月22日晚,拼多多总市值达2150亿美元,超越总市值2096亿美元的阿里巴巴。


从5月22日到5月25日,拼多多股价波动上涨,最高触达169.69美元,可见资本还是看涨拼多多,瑞银更将目标股价从248美元上调至272美元。


上一次超越在2023年11月29日,其时拼多多发布了亮眼的第三季度财报,以1924亿美元的市值超越了1918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还引发了马云现身阿里内网,祝贺拼多多以及为员工打气。


过了半年,拼多多以三分之一的营收规模继续与阿里巴巴你超我赶,留下京东黯然流泪。


这一次马云没有出来发言,但刘强东在内部高管会上是真的坐不住了。


02

国内海外两开花


拼多多是如何做到这样的迅猛增长呢?


拼多多的高歌猛进,离不开两大法宝:百亿补贴和Temu。


细看第一季度财报,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424.562亿元,同比增长56%。交易服务收入为443.558亿元,同比狂增327%。


按市场对拼多多的收入口径推测,在线营销服务主要来自主站,而交易服务收入的狂增则主要由Temu贡献。假设推测为真,那么拼多多如今真的做到了两条腿,快步跑。


先说国内市场,据报道,第一季度拼多多的品牌GMV同比增长48%,占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达到35%,其中大品牌GMV同比增长130%。


这说明什么?大家传统印象中卖“白牌低价”的拼多多,已经愈发受大品牌青睐。其中的关键就是百亿补贴。


虽然京东、阿里巴巴也跟随推出百亿补贴,但用户心智已经形成,加上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抽佣率仅为2%到3%,对比京东因为自营模式,跟品牌签了保价协议,难以无底线降价。


而阿里巴巴则在百亿补贴、聚划算、乃至点淘、1688等多个自有低价渠道中游离,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影响力。


至于海外的Temu,更是全球瞩目的跨境电商平台。


图源:Temu海外广告截图


上线时间还不够两年的它,据SimilarWeb数据,全球独立访客数仅次于亚马逊,在美国的月活超1.5亿,覆盖超过9成的电商用户。


换句话说,每10个网购的美国人,就有9个用过Temu。


据汇丰估算,2023年Temu收入已经占拼多多集团总收入的23%,2025年或将超过50%,2027年GMV更将达到1400亿美元。


据海豚投研推测,2024年第一季度Temu的GMV大约在90~100亿美元,收入大约是300多亿,已经接近集团近半收入。


国内有百亿补贴支撑,海外有Temu极速成长,也难怪拼多多如此凶猛,而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反制策略却不多。


03

大公司病的困扰


犹记得2023年6月,阿里巴巴迎来剧变。马云内部强调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同时张勇卸任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由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接任。


近一年过去了,阿里巴巴暂停旗下业务拆分上市的操作,淘天集团聚焦中小商家,优化PC网页端,618活动也进行了减负,但似乎大象转身,仍需时日。


5月23日,蔡崇信、吴泳铭第一次联合署名发出致股东信,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战略,并表达了要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


此前央视报道,杭州某电商平台的基层运营人员对自己手中的审批权明码标价,违规审批通过400多家商家,违法所得达到9000余万元。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这个“杭州的电商平台”就是阿里巴巴。


整合阿里巴巴内部的战略,凝聚人心,再次发力应对拼多多的挑战,都需要阿里巴巴合伙人们的长期思考,长期坚持,并非易事。


图源:阿里巴巴官网


京东也是如此。


早在2022年,刘强东就要卷高层,对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进行末位淘汰;2023年5月,集团CFO许冉女士升任CEO,原CEO徐雷退休;2023年12月,刘强东还再次发声称,京东必须改变,否则没有出路。


多次发声后,京东在直播、售后服务上有一定进展,但在营收和利润上仍不算亮眼。618期间,京东被曝严查考勤,禁止带打卡,缩短午休时间,评估准时下班员工的工作饱和度。


据新浪科技报道,有京东高管表示,上述内容均为谣言,已经报警处理;更有热搜指刘强东在海外督战618,经常发出工作指示,日均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据九派财经报道,京东还在618期间开启了裁员的步伐,以老员工居多,涉及营销、运营、采销等多个岗位。


可以看出,马云和刘强东早就发现了自家大公司病的问题,从战略上指示,也调整了高管,加强了管理。


然而,大公司的转身真心不易,毕竟船大调头难。


04

卷王的隐忧


看起来,拼多多:自己国内海外业务发展飞快,竞争对手仍在调整,只要把握好时间窗口,就能一跃而起……


但也并不是说拼多多目前就可以高枕无忧,仍有三大隐忧潜伏。


一方面,是后来者的挑战。如今是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2023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速高达80%,越来越多人习惯跟随大主播购买商品;另一方面,腾讯视频号也在加速发展,2023年视频号品牌商家数量和GMV增长均超200%。


这对刚开始发力短视频和直播业务的拼多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拼多多其实有着类似当年淘宝的焦虑:只是一个购物平台,用户买完就走——相比抖音和微信在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上的领先,绝不容拼多多轻视。


图源:视频号直播页面截图


第二,则是如何应对一些店家的不满。据报道,拼多多有近800万中小商家,他们对拼多多卷价格等不少平台政策不满,其中2021年上线的“仅退款”政策更引起他们怒火。


据红网报道,2024年3月,拼多多上线自营店“多多福利社”,却在4小时后匆匆下架并关店。原因是部分商家涌入店铺恶意下单,在下单后申请“仅退款”,这正是体现部分商家对“仅退款”政策的不满。


毕竟商家真金白银发出了货物,买家却可以申请“仅退款”让商家财货两空,甚至有了专门的“薅羊毛”团伙出现,让中小商家苦不堪言。如何平衡好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仍考验着拼多多。


其三,Temu虽然获得了惊人的阶段性成功,仍面临着激烈竞争。


美国本土的亚马逊依旧凶猛,而且美国线下的零售力量也非常庞大,加上美国已经有意调整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的政策,或将动摇到Temu的根本。


因此今年Temu也开启了半托管模式,吸引更多拥有海外仓的大卖家参与,一定程度上也在提前应对美国调整政策的危机。


半托管模式已经被阿里速卖通采用,SHEIN也在5月快速跟上,相信对大卖家的争夺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旋律。


不过,拼多多目前仍然是行业卷王,高度匹配雷军的七字决:专注、极致、口碑、快。


电商这个行业,变化是常态,看似马拉松,却每一步都无法松懈,追赶有时更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