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XO行业的领军者药明系正面临海外市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禁思考,中国CXO未来将何去何从?


或许,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而目前来看,CXO们虽然仍未停止向全球前进的脚步,但开始向欧洲、东南亚等进行“避险”。


5月21日,中国CDMO凯莱英宣布,取得位于英国的前辉瑞Sandwich Site的小分子活性药物成分(API)试验工厂Pilot Plant以及其R&D Laboratory, 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


01、从美洲向欧洲进发


Sandwich Site始建于1954年,是辉瑞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研发中心之一,万艾可便是诞生于此。多年来,Sandwich Site在药物合成路线快速设计和高通量筛选、成熟工艺及分析开发能力、生产和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始终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平均研发生产经验超过15年,是辉瑞全球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上市的关键一环,在辉瑞的创新药物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3年11月,作为辉瑞全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其宣布在英国Sandwich工厂裁员500人(此前工厂有约940人)。裁员主要降低了该厂的小分子生产能力,但其发言人表示,其他功能将以 “不同的规模”继续保留。


凯莱英计划,自2024年6月起,全面管理和运营Sandwich Site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8月启动原料药工厂的运营;并拥有原属于辉瑞英国公司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实现全面快速无缝链接,可以立即开始承接CDMO项目,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据悉其预计到今年年底还将招聘约100名员工。


在此基础上,凯莱英还在计划增加一些项目,以扩大该基地的生产能力,包括当下最火热的多肽、寡核苷酸、酶技术,以及更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凯莱英还从英国科技园区Discovery Park租赁了新址,该园区设有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凯莱英董事长兼CEO洪浩博士在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对加入欧洲制药业感到兴奋。


本次海外产能布局是凯莱英继波士顿研发中心后全球战略的又一里程碑。


2022年12月,凯莱英宣布在马萨诸塞州沃本开设新工厂——Asymchem Boston,这是凯莱英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凯莱英扩大全球业务的重要一步。波士顿工厂专注于提供早期研发服务,包括化学工艺开发、预配方研究和小分子、多肽和寡核苷酸的配方开发。


洪博士补充说:“海外布局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未来,还将通过全球多地布局的生产产能持续完善凯莱英全球供应链,为加速全球合作伙伴药品上市贡献力量。”


CDMO的壁垒来自于对研发、临床、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以及产能重资产实力要求更高。

凯莱英全球产能分布 cr:官网

在中国,凯莱英的生产及研发基地遍布上海、敦化、天津、北京、苏州等。而将产能从美洲拓展到欧洲,凯莱英表示,这个不仅是为了分散不确定性潜在风险,也是为了承接更多海外客户API项目,这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


中国仍拥有“工程师红利”,加上不断突破的技术、上升的经济地位,中国CXO在全球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必须过了当前的坎。

02、大环境在调整期中国CXO又遭遇“海外黑天鹅”



2024年,或许中国CXO们的业绩不会像过往那么亮眼。从第一季度来看,营收下滑的占比近60%,净利润更是几乎全员下降。主要原因或许还是创新药大环境仍处于调整期。


2024年Q1,凯莱英营收14亿元(-38%)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收入影响后同比增长15.21%;净利润2.8亿元(-55%)。


2022年其受益于新冠大订单,营收同比增长121.08%;2023年进入调整,营收下滑23.7%。


2024年是凯莱英完全剔除新冠大订单后的第一个自然年,对于未来三年(2024、2025、2026)的业绩复合增速的预期。其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


在行业仍处于调整期的背景下,2024年度力求扣除大订单收入实现15%-25%增长。公司也抓住大订单高质量交付后的积极催化作用,正在持续拓展市场和项目,即便难以预测行业投融资拐点何时到来,但创新药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未曾改变。


业绩下滑叠加地缘政治影响下的美国“生物安全草案”,2024年至今,CXO板块股价几乎全线下跌。



凯莱英是中国第二大CDMO,仅次于药明系,在全球拥有9700多名员工,海外业务占比超80%;2024年至今,其市值缩水约30%。


在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者会议上市,当被问及“药明系被美制裁事件对公司会有什么影响?”时。


凯莱英表示,首先,法案本身不涉及公司,公司也没有从事法案中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其次,从和客户合作层面,目前与客户的商业合作和洽谈均在正常进行,未受此事件影响。


尤其提到,目前海外客户没有明显的担忧。从一季度的情况分析,无论是订单、询价还是最终业绩层面,延续态势都非常好。目前很多客户了解到我们在海外的计划,并且大家都表示非常浓厚的兴趣。很多公司表示如果我们在海外有API生产基地,那么合作会进一步加深。


而从业务开展来看,2024年,其新增订单的主要贡献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其预计整年新签订单的速度要高于一季度。


尽管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目前正受到“美国生物安全草案”打压,但中国许多生物制药服务提供商仍在寻求扩张,并渴望服务于全球市场。


全球药企对中国研发外包服务的需求仍处于上升态势,而中国CXO发展主要增量也在海外市场。从收入结构来看,多数中国头部CXO企业有超过70%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市场。


除美国之外,有观点指出欧洲市场具有显著的拓展潜力,尤其对于ADC等当前热点药物领域。然而,由于欧洲涉及多个国家,市场呈现碎片化态势,这导致了商业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颇具挑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