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有家公司常举办拔河赛,按惯例,比赛采取淘汰制,三局两胜。

无论输赢,结局当然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也在进行一场拔河赛。原本胜利的红绸带看着是偏向己方的,但随着4月30日晚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修订版,公司反而眼看着要被拉出界了——而且,这里可不崇尚三局两胜,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把就是终局。


这家公司就是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O的角力场上,它的一只脚已经踩在出界的边缘。加油啊!

麓山君一边为株洲科能鼓劲,一边也给出几个善意提醒。

01

提醒一:研发费用要充足


科创板在研发环节是有硬指标红线的。

株洲科能在2023年6月21日提出科创板上市申请,计划募资5.88亿元。

从公司募资用途看,4.7亿元用于年产500吨半导体高纯材料项目及回收项目,6827.8万元用于稀散金属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由于财报更新原因,IPO处于中止状态。

随着近日证监会就《关于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株洲科能的上市之路变得模糊起来。

为了强化科创属性,这份新的“指引”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投入要求,一个很显著的门槛变化是:“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

从已披露的材料看,株洲科能暂时被排除在门槛之外。

2020年至2022年,株洲科能研发费用分别为1678.56万元、2661.92万元和2981.22万元,三年累计732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4.96%、4.66%和4.39%,连续三年不足5%。

此前,虽然株洲科能连续三年研发费用占比不足5%,但满足累计投入研发金额6000万元的准入门槛。新规出台后,则在占比和总金额两条都不符合要求。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新规出台时,株洲科能尚未来得及公布2023年年报。只要此后株洲科能在年报中发布的研发经费超过2356.86万元,即可满足新规所需。

其实,对于公司存疑的科创属性,或许内部也早有分歧。

株洲科能于2022年4月在湖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2023年1月30日,公司与招商证券签订《终止辅导协议》,终止的原因是招商证券在辅导期内就辅导工作安排与公司上市计划存在分歧,涉及上市申报时间、上市板块等。

02

提醒二:利润水平要提高


高研发往往会带来高毛利,因为产品与技术奠定的高门槛,有效阻挡了竞争者。

一项业内统计表明,截至2024年2月,A股的56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其中534家的2022年销售毛利率高于14%。

然而,株洲科能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仅为12.04%、16.11%、13.55%,这个毛利水平,在科创板属于垫底的那十五分之一。

如此低的毛利水平,与市场的供过于求不无关联。

株洲科能的招股书披露,公司长期致力于Ⅲ-Ⅴ族化学元素材料提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主要从事4N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业听起来高大上颇具科创气质,但属实不怎么赚钱。

从株洲科能的招股书可知,其2022年的营业收入中,镓、铟相关产品占比超过四分之三,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安泰科数据,世界镓产量近三年来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镓产量646吨,全球镓产量达844吨,而需求方面,2022年全球镓消费量仅825吨。

据东北证券研究报告,全球铟需求量目前仅有每年1700-1800吨的水平,而据行业数据,2022年全球精铟产量已超过2000吨。

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必定会影响到产品的利润水平。正如2023年的锂电风波一样,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整个正极材料行业都在吃土。

株洲科能的高纯铟、高纯镓现有产能已经分别达到20吨/年、60吨/年,根据募投计划,扩产后将分别增至80吨/年、170吨/年。

主打产品的产能一下子要翻三到四倍,但市场在哪里呢?

面对本来就产能过剩的市场,还要如此激进地募资扩产,公司管理层的底气从何而来?投资者的回报又从何而来?

03

提醒三:出口管制要破解


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同行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坐标。

北京通美是科创板的另一家拟IPO企业,据其招股书显示,以募集11.67亿资金投向“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磷化铟(晶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研发”等三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比照株洲科能招股书中的描述,二者存在明显的业务交叉。

尴尬的是,这家公司2022年8月1日已经提交注册,至今没有下文

2023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一项出口管制新规,或许与此不无关联。

从市场的区域分布看,2020年-2022年,株洲科能高纯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生产规模、产销量、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位;高纯镓产品于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已位居国内高纯稀散金属材料生产企业第一梯队。

在国内市占率已经冲顶的当下,株洲科能要继续拓展市场,必然要借助海外市场。

实际上,公司外销收入已然不低: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外销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10%、30.78%、45.52%。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正大张旗鼓准备扩产的时候,市场被分割了。

在株洲科能提交IPO申请后不久,2023年7月初,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在财务报表更新之前,这项政策对株洲科能的短期影响还不得而知,但从长期看,整个行业的外销将陷入低潮,无疑给公司的上市前景又笼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北京通美的“上市难”也有其陷入商业纠纷的自身因素在内,但对于株洲科能而言,难免物伤其类。如何破解出口管制,是一道急需迈过的坎。

来源:麓山侃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