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库第769期基金投顾观察原创内容

从我被作为投资者教育的对象,一直被教育的内容和我后来对资产配置的思考放在一起,我发现很多时候给咱们讲的内容,更注重的是学术逻辑或者数学逻辑,这么算起来是没有问题,但最终每个人的情况有很大差异,用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模型能解决问题就比较理想化了。

一早就发现读者朋友们卧虎藏龙,我这些年有三次比较明显的配置变化,抛砖引玉,咱们一起来探讨。

01 生活变化

在被《穷爸爸富爸爸》带入到投资领域后,那时候因为钱也不多,我是特别希望通过投资实现大幅的资产增值,这样的描述是我稍微美化了一下,实际情况就是十年十倍我都嫌少,一年十倍,年年十倍才是我追求的目标。我的投资策略也非常激进,也参与高杠杆的期货交易,风险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但生活中的变化,让我直接改变了投资方式。我刚结婚之后,第一年就有了我大女儿,结婚加上生宝宝,本来就没有太多积蓄的情况下,又有了很多支出,手里面没有多少钱了。

那时候对我有极大的改变,我发现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而是要承担更多责任了,所以立马调整了投资方式,通过股票+基金,做更合理的投资,并且给我们一家人完成了主要的保险配置。

我现在都觉得当时的调整和最后的落实做得都挺好的。

后续随着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积累,手里面又逐步有钱了,在2018年的时候也持续做了不少布局,权益类的资产占比逐步提升,投资的基金也有不少收获。

02 工作变化

到了2020年,年初的公共卫生事件让大家没法出门,我们的工作也都在线上开展。之前没有这种远程办公经验,每天有数不清的会,好多事情要协调和处理,并且一直没法出门也比较压抑,搞了没多长时间就弄得生病了。最后我选择离开了上一家公司,休息了一段时间。

在当时,不仅是国内市场有巨大波动,海外市场在3月份的时候也开始剧烈下跌,加上我离开上一家公司之后,未来收入的情况就不再具有确定性了,在我提出离职的当天,我就调整了我的投资组合。

一方面维持海外市场持续买入的节奏,另外一方面,我大幅清掉了A股市场所持有的股票,保留了所有的基金持仓,手上留了现金,把一些债务都给还掉了。当前我依旧很看好未来的市场状态,但由于离职后没有收入的问题,就需要调整我的组合,既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和一些其他支出,又能够获得投资收益

最后的结果是持有的基金继续往前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肯定比我没有降低仓位时赚得少,但我们家庭的生活和整个过渡都很平顺,走过了那一段时间

03 预期变化

最近一次是从去年开始的,当可投资的资产逐步建仓后,已经买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紧接着问题就来了,后续是持续追加投入,还是控制投入,多留一些现金呢?从去年年初放开大家可以自由行动之后,我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是抱着非常乐观的心态的,上半年我记得还写过,有位朋友他公司5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我去年年初的时候还承诺过要做一个小程序,把大家关注的市场强度指标什么的都放进去。

执行力没那么强有的时候也不是坏事。

跑了半年多我发现不太对劲了,好像热闹过后并没有那么与大家预期一样,走出一波比较良好的复苏势头,反而逐步变得更加困难。

最终我调整了配置策略,把手上的可投资资产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并且不进行追加,把手里的钱攒起来。无论是应对一些不确定性的事件,还是各类的支出,把这些钱捏在手上会更加从容。

目前一直维持着这个策略,这些钱并没有因为意外情况被用掉,环境又好转了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转化成基金,或者投入在其他方面用于扩张。


我自己在做配置的时候,是和我当前的情况,或者我家庭的情况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无论是前两次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工作的变化,还是最后对未来预期的调整,都会成为我改变配置的触发因素。一次调整后这样的方式也会持续很长时间,具体配置股还是债,投入多少,反而都是在这个决策之后要考虑的事情。

我记录的这三次调整过程,决策方面并没有那么高级,不是由什么公式或者模型得到的,是我计算当前的收入、拥有的资产、现在的支出、未来可能的支出、相关债务之后,得出的一个结果

但起码这么多年我们家庭在财务方面很稳健,无论是生活上的变化还是工作上的变化,或者市场的涨跌都没有对我们家庭产生什么影响,我也一直活跃在市场中做投资,也能支持我做挺多的事情,我就觉得家庭资产配置挺成功的了。

大盘云图

以上是今日大盘云图,市场再度跌到3100点之下,全市场成交一共7200亿,市场比较冷清。

市场强度指标跌到20以下,进入超跌区间,短期判断这个位置依旧有支撑,不悲观。

府库投顾观察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OTCFUND|110022)$$汇添富移动互联股票A(OTCFUND|00069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