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谢楚楚 创健医疗董事长钱松没想到一切进展得这么快。

5月8日,创健医疗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原料商入围纽约化妆品化学家协会(NYSCC)举办的CEW美容2024供应商奖(CEW Beauty 2024 Suppliers Award)的评选,最终评奖结果将在年底公布。入围该奖项的评选,意味着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受到了海外市场认可。2021年,美国原料公司Geltor因重组胶原蛋白入围该奖项。从那时起,海外市场才开始关注重组胶原蛋白。

重组胶原蛋白被视为继透明质酸后的又一“吸金”物质。从化妆品原料“卡脖子”到反向出海,钱松说,重组胶原蛋白是一个真正可以代表中国化妆品原料研发创新高度的中国成分。

钱松解释,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并不是中国独有,但只有在巨子生物找到了肌肤修复的应用场景之后,海外市场才逐渐意识到重组胶原蛋白的价值。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已走在全球研究和技术的前列,集体来到了科研转化为应用的关键阶段。

虽然创健医疗入局时间远远晚于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企业,但该公司先后获得了资生堂、路威酩轩集团(LVMH)青睐,一年多时间融资超4亿元。有了这两家知名投资方的背书,创健医疗迅速打开海外市场,在2023年布局了多个国家。该公司的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还在2023年初获得了国际化妆品原料(INCI)名称,并被收入INCI目录。

海外市场也开始了行动。今年5月,HTL生物技术公司收购了获李嘉诚投资的Modern Meadow公司的美容和生物医学部门,后者拥有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hCOL3)的重组蛋白平台。据钱松介绍,一家生产重组胶原蛋白的挪威公司不久前也获得了900万欧元的融资,该公司只做化妆品原料,还没有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基于此,钱松判断,重组胶原蛋白在海外市场已进入黄金赛道。

入局

创健医疗成立于2015年,董事长钱松的父亲创立了中国本土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这家企业在2013年被美国史赛克公司以59亿港元收购。受家族事业的影响,钱松一直看好生物材料,而胶原蛋白是一个大市场。2011年,以色列公司CollPlant首次成功开发出有效表达人体胶原蛋白的植物平台,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烟草植物中生产人造胶原蛋白。这给钱松带来了关于非动物源胶原蛋白(animal free collagen)的灵感。

那时,他和同行都还不知道生产非动物源胶原蛋白的技术就是当下大热的合成生物技术,单纯觉得那是一个好东西。当时钱松想把Coll Plant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引入国内,不过没有成功。问题在于,这项技术可能是与市场脱节的。在重组胶原蛋白三大类别中,Coll Plant做到了最高级的重组人胶原蛋白,但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产品价格高昂。

2015年,钱松创立创健医疗,决定做中国自己的重组胶原蛋白。当时这一赛道并非空白,成立于2001年的巨子生物已深耕行业十多年,推出过首个护肤品牌可丽金,并在2009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的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公司。这也给创健医疗铺平了道路。

钱松表示,巨子生物从成立那年开始就着重筹建“重组”专家班,还找到了重组胶原蛋白皮肤修复的应用场景,潜心把这一应用场景的市场培育起来,强化消费者的心智。

不同于先行企业的反复尝试、试错,钱松切入重组胶原蛋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做医疗器械。钱松表示,创健医疗联合国内多家医院、临床机构,开展了重组胶原蛋白用于糖尿病足、压疮、褥疮、烧伤等治疗的研究,发现重组胶原蛋白对组织再生、创面修复有极好的促进效果。

创健医疗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推出更低成本、更高产量、更绿色环保的四面体核酸。该物质不仅有较强的肌肤抗衰、修复功效,还对角膜损伤修复、皮肤愈合等有良好效果。

技术革新也成了创健医疗的踏脚石。据钱松介绍,21世纪初期,大肠杆菌作为主流的发酵底盘菌株,被早期的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所采用。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毕赤酵母能够有效避免大肠杆菌作为发酵菌种时出现的问题,所以也被后入行的企业广泛使用。毕赤酵母菌发酵工艺解决了重组胶原蛋白大肠杆菌表达体系遗传稳定性低、翻译后修饰活性低、细菌内毒素高等行业难题,实现了重组胶原蛋白的稳定高效表达和规模化生产。

钱松说,当前重组胶原蛋白正处于科研转化爆发期,中国的重组胶原蛋白在科学研究、制备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规模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青睐

资生堂的投资一下子把创健医疗拉进了大众视野。

2022年8月,创健医疗完成A轮近2亿元的融资,由资生堂旗下资悦基金领投。当时资生堂表示:“中国胶原蛋白行业正处于增速高、盈利强的发展阶段。”另一家巨头紧随其后,2023年9月,创健医疗获得LVMH旗下消费投资基金路威凯腾(L Catterton)和中信里昂资本联合领投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

“L Catterton在资生堂投了以后,一直很关注我们。”钱松说,最终选择L Catterton,不是因为单纯的资金驱动,主要是为了国际上的品牌背书,便于创健医疗扩展知名度。在融资完成后的一次海外原料展会上,客户说:“我知道你们,你们是资生堂投资的。”这使得创健医疗与大型经销商的合作谈判变得更容易。

钱松认为,资生堂和LVMH看中创健医疗的原因主要是该公司的目标清晰:做医疗器械。他表示,创健医疗的部分业务是卖化妆品原料,占比更大的业务还是合成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除了原料保证收益,他们(投资者)还看中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创健医疗拥有两大平台:一个是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另一个是医疗器械转化平台,可以将不同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终端应用产品。

胶原蛋白市场的主要玩家已实现了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量产,并不断进行类型上的升级和扩展,这也是胶原蛋白企业竞争的方向。创健医疗的升级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持续深耕重组胶原蛋白,在不同型别的开发及蛋白结构上不断扩展和升级;另外一个就是将研究方向延伸至创新功能蛋白、核酸药品、食品原料等领域。钱松表示,今年2月,创健医疗已经能够实现重组人胶原蛋白的产业化,争取下半年实现倍数级别的量产。

创健医疗率先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实现了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的量产,并验证了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在皮肤组织修复和促进毛发生成方面的功效。钱松表示,在众多胶原蛋白类型中,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的功效应用场景广泛,是让海外客户眼前一亮、优先选择的产品。

出海

风向在2023年开始有了大转变。

在2021年之前,钱松带领团队去海外参展,客户对重组胶原蛋白没有太多兴趣,或者对该成分根本不了解。2021年,美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Geltor入围了当年的CEW美容2024供应商奖。也是从那年开始,整个海外市场开始关注重组胶原蛋白。当钱松2023年再次去巴塞罗那参展时,客户主动向他询问非动物源胶原蛋白。这个时候,钱松感觉可以加速推进海外布局了,“以前每次参展都要和客户解释半天重组胶原蛋白是什么,解释完后他们又会觉得没必要用这个原料,价格还贵。”

钱松表示,国外化妆品行业竞争不像国内这样激烈,一个配方可以几十年不改动,但现在海外市场也“卷”起来了,如美国小众品牌功效化妆品产品迭代很快,销量也有优势,这倒逼大品牌开始讲究新成分、功效。而一种原料要获得进入奢侈品牌原料库的资格,可能需要三年到五年时间,但好处是,一旦获得认可就不会被轻易换掉。

20年前,巨子生物开始采用非动物源胶原蛋白技术时,海外市场也有相应技术,但走的是另一条路径:植物萃取,主打纯净美妆。彼时巨子生物开创了肌肤的修复功效概念。钱松说,当时国外美妆市场不过多讲究产品功效。当巨子生物把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培育成熟后,国内企业都往该方向发展了,相当于中国和亚洲重组胶原蛋白火了以后推动美国、欧洲市场的发展。

在钱松看来,重组胶原蛋白是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化妆品原料研发创新高度的中国成分。他认为,中国的重组胶原蛋白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重组胶原蛋白方面,中国企业有相对高的话语权。“以前客户找来,我们可能需要从头解释这个成分的功效、安全性等,但现在入库了(录入INCI目录)了,说明这个成分已经规范化,它的安全性、功效、适用范围是被国际认可的。”钱松说。

2021年前后,钱松选择从韩国、日本市场开始展开海外布局,因为亚洲市场更容易理解重组胶原蛋白的作用。其中,韩国市场对产品更新速度有更高要求。钱松认为,目前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出海才刚开始,红利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今年4月初,创健医疗已与大昌华嘉(DKSH)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引入美国市场。钱松称,DKSH为中型经销商,在北美市场有700多个客户,该企业唯一代理的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就是创健医疗的产品。“更大的客户是我们直接聊,中型客户由经销商帮我们代理,或者是(我们)谈完大客户后,由经销商负责配送。”

目前,钱松已经开始筹备医疗器械产品的出海。他表示,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出海只是创健医疗的一部分业务,医疗器械出海才是更大的机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