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来,整个行业进行了现象级洗牌,已经有诸多民营房企和我们告别,或正在告别的路上。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还“健在”的民营房企,他们这几年的状态,很多谨慎拿地、甚至不拿地,严重“发育不良”。

然而有一家房企,却成为了比较独特的存在,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

在2020年前,它在土拍市场还比较低调;但从2021年起,它在土拍市场大杀特杀,成为了民企中出手狠辣的“刺客”,成为了众人眼中“开挂”的民企代表。

除此之外,它还连续3年实现销售业绩逆势增长,打造了诸多现象级爆品。

它一边沐浴着的“民企中的战斗机”的褒奖,然而另一边,近期也遭遇了来自市场的“捶打”,它就是——

伟星置业

今天,艳姐就和大家来聊聊伟星置业那些事,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01 突然杀疯

艳姐和身边很多朋友聊到伟星置业,大多数人会认为它是一家安徽房企。

把派系混淆,或许是对于一家房企最大的误会。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伟星置业身上的“芜湖光环”太耀眼了,在很多人眼中,伟星置业在芜湖就是“yyds”!

要知道,伟星置业在2000年左右就进入芜湖市场,多次成为芜湖销冠,打造了诸多爆款项目,市场占有率10多年维持在35%-60%左右。

事实上,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伟星置业并没有盲目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布局,就在发家的浙江临海以及安徽芜湖等三线城市进行深耕。

大概在2018年左右,伟星置业才开始向合肥发展;2020年,才彻底决定“走出去”,逐步进军到武汉、南京、杭州等热点二线城市。

此后3年多的时间,伟星置业成为了民企中的MVP,在土拍市场“大杀特杀”:

2021年,伟星置业在杭州、武汉等地共拿下19宗地块,拿地总投入约225亿;

2022年,伟星置业又继续在各城市拿下20宗地块,总金额高达243亿元;

即使在压力颇大的2023年,伟星置业依然保持拿地热情,根据不完全统计,伟星置业去年又新增了10余幅地块,分布在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

今年,伟星置业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在开年2月合肥首场土拍中,以总价5.15亿竞得合肥包河区地块,也是伟星置业首次进入包河区,再一次扩大了布局版图。

这几年的持续拿地,也让伟星置业的销售业绩持续增长和坚挺,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伟星实现了357.8亿的销售额,这样的成绩,已经击败了90%的民营房企。

种种举动和表现,也让伟星置业成为了民企中非常罕见的存在。很多人对于伟星置业的钱从哪里来的猜想,也是非常之多。

02 前世今生

伟星置业既然敢在土拍市场“大杀特杀”,一定有它的底气所在,一定有不同于一般民企的特别之处。

首先,一个必须要提到的话题就是——伟星置业的母公司伟星集团,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伟星置业的坚实后盾。

由于网上有太多关于伟星集团的介绍,艳姐这里就简单说说这家企业有多牛逼:

伟星集团早在1976年就已经成立,创始人明丕白最开始在简陋的场地,生产了第一粒纽扣,并由此开启了伟星的传奇之路。

时间来到2004年,伟星股份在当时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纽扣、拉链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一代传奇,当中有多少艰辛故事,在这里就省略一万字。

伟星生产的纽扣

图片来源:官网

除了成为中国服饰辅料行业领军企业外,在上世纪90年代,伟星还成立了新型建材公司——伟星新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最终也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这家公司真的不简单,它生产的产品曾用于鸟巢、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甚至之前相关的“水生态”产品还请来了童年女神代言,博得了眼球无数。

图片来源:官网

从历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到,上述这两家上市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负债率极低、盈利能力也比较强,两家公司合计营收就能在百亿左右,就已经可以成为伟星置业厚实而坚强的“提款机”。

而且只要这两家上市公司愿意质押股份,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也肯定愿意借钱。质押股份可谓是伟星集团的惯常操作:

比如在去年11月27日,伟星新材就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伟星集团累计质押股数约为2.2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37.64%。

其次,伟星集团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资本体系。

伟星集团搞起金融来,也是有一套,比如伟星有自己的资管公司伟星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此外还有自己的创投公司,其中诸多操作自不必多说,在一定程度上都让伟星拥有诸多资金优势。

另外要知道的是,伟星置业自己也会质押自身股权和旗下项目公司股权。

此前就已经有市场消息指出,2018年以来,浙江伟星房地产也曾多次质押自身股权及持股企业股权予万向信托。

近年来,也是频频向平安银行、浙江银行、广发银行的合肥分行出质股权。

图片来源:企查查

之前也有市场消息指出,从伟星置业对应的借款时间节点来看,从今年开始,它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但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毕竟伟星置业背靠大树,在资本市场也是游刃有余,即使面临压力,大概率也能妥善解决。

03 高阶产品力

伟星置业的投资逻辑,在如今的民营房企中,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它总是会拿热点城市的中心地段土地,比如之前它在合肥、杭州、南京等城市,拿下的都是这些城市的核心地段地块,在这样的地段之上打造出的产品,自然也会偏向于中高端,品质也是比较扛打的。

伟星置业之前打造的诸多产品,确实有一些突破点和创新点:

比如之前在芜湖打造的长江之门,是芜湖唯一200米超高层江景豪宅,无论是定位、设计、选材、施工、服务等各个层面,都是伟星体系内的最高标准。

长江之门室内示意图

再比如南京的长江之歌,在去年的南京市场中,打出了差异化,打造了南京首个360玻璃环幕曲线立面,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其还打造了长约180米的景观巨轴,实现栋栋楼王的景观格局。

长江之歌实景图

今年,伟星置业又在芜湖伟星·翡翠森林中,开创了“大平层+大院子”的全新居住形态,让每家每户都拥有空中院落。

其创新打造了奇偶错层花园布局,约6.2米巨幅挑高,形成具有震撼效果的双层视界。说实话,这样的打造和创意,确实非常罕见。

空中花园实景图

艳姐也听说,伟星置业内部有一项规定,项目总要对项目终生负责,实行终生责任制,也让伟星的工作人员,站在更高维度的几十年后的发展眼光去打磨项目。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伟星置业大多数的项目,都保持着一定的设计水准和品质,并且还是获得了市场上不错的口碑。

但是盘子做大了,也难免部分项目品质面临一些客户质疑。比如之前的伟星玖玺台就因为工程质量不达标而被客户投诉。还有一些案例在这里也就不展开了。

也希望项目相关负责人,能够针对客户的相关诉求,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给到客户满意的答复。

04 来自市场的“捶打”

原本从伟星置业在市场的综合表现来看,确实可以站上民企神坛了。

然而,去年年末的降价事件,也让这家房企的品牌口碑,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比如去年合肥伟星滨江道项目的降价,就引来了一大波关注:

客户在去年上半年购买项目时,该项目价格在2.8万/㎡左右,然而到了去年年末,最后几栋房源出售的时候,价格直接打了大概85折,单价在2.1-2.3万/㎡左右,总价差了50-60万左右。

这也让诸多前期已经购房的业主,感到委屈,觉得这样的降价扰乱了市场。当时还有业主认为,当地政策规定商品房实际成交价格不能低于备案价9折,显然,伟星置业这样的操作,已经违规。

最终,合肥伟星滨江道售楼处被关闭,那些以85折交了定金的客户,也收到了双倍赔偿。

伟星滨江道并不是个例,此前其在武汉、芜湖、南京等多个项目,也因为大幅降价而被业主投诉。

其实,在市场面临一定挑战的情况下,楼盘进行降价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幅降价,在很大程度上会伤害到前期已购房的业主的信任,也大概率会引发老业主的反弹。所以对于操盘者来说,一定要把握好降价的度。

说实话,假如伟星置业这些采取降价行为的项目,有足够多的客户争抢,估计也不会进行降价。业内人士告诉艳姐,伟星置业确实在一些城市面临着一定的销售压力,所以通过降价来进行去化,回笼资金。

而且要知道,伟星置业对自己的销售目标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2022年,伟星置业曾提出过,计划通过3至5年的时间,实现500-900亿元销售规模。

然而,去年伟星置业实现了357.8亿的销售额,和目标销售额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伟星置业作为典型的民企,在当下还是能活出一番天地,也是胜在它谋篇布局的战略把握、精雕细琢的产品打磨外加母公司的加持。

往后的日子,伟星置业或许还是能够续写更精彩的未来。

-往期精彩推荐-

主编:张艳 责编:mar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