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两万亿的储能行业,离赚钱还有多远?

投资人说 2024年06月03日 10:23    北京

分享到:   

 点赞 19

 评论 3

 收藏



我们不生产电,我们是国家的搬运工。

    



来源 | 星海情报局

出品 |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



最近,储能行业有点火爆。


这个行业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2023年12月31日,湖北荆门新港储能电站成功送电、并网,成为了国内首座百兆瓦时级构网型储能电站——

100兆瓦时等于10万千瓦时,这座电站相当于一个可以储存十万度电的“超级充电宝”。

在荆门电站并网的两天前,12月29日,浙江温州梅屿储能电站则实现了全功率并网投运——

这同样是一个百兆瓦时级别的储能电站。

和温州梅屿电站同日投入使用的,还有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的储能电站。

再往前推两天,12月27日,广东阳江的峡安储能站也并网投产了——

这是一个海上风电储能科技示范项目。

......

最新的消息,前两天,马斯克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在上海获批施工建设。

另外,根据“十四五规划”:

2025年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中国的储能行业是要去实现规模化发展的。

一桩桩,一件件,从投产消息到上层政策,各种信息都表明了一件事:

储能行业,已经到了即将起飞的前夜。

虽然储能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虽然行业里早就为此布局很多年了,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和这个至关重要的行业之间似乎总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障蔽”。

其实吧,储能行业所做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最底层逻辑实在太直白了——

可以理解为是“电力行业的中间商”——

低价时段,我用低价电把我的“充电宝”充满,等到了高价时段,我再以更优惠的价格把“充电宝”里的电卖给你。

说不简单,则是因为储能行业不仅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同时还饱含着各种锱铢必较的成本利益计算以及复杂的政商博弈——

这绝对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储能行业。


01

中国的储能行业 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对别的国家来说,对储能行业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

但对于中国而言,储能行业背负的责任则要大得多。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能源结构在最近十年里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一直以来,火力发电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

中国最重要的几条重载铁路这么多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中西部的煤炭运出去,而其中绝大多数煤炭的结局,就是成为某个火力发电厂锅炉里熊熊燃烧的电煤。

但今天的中国,火电其实已经并不是最大的那个板块了。

虽然总发电量来看,化石燃料的火电依旧是擎天一柱,但如果看总的装机量,火力发电就会陷入新能源的汪洋大海之中——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的数据显示:

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中国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

全国发电总装机是29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了14.5亿千瓦,占了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50%,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装机。

这显示出了一个大趋势:

哪怕现在火电依旧强悍,但在不远的未来,火电将注定收缩,中国将成为一个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国家。

在火电装机占主导的时代,对储能的需求其实一点也不迫切。

火电最大的优势,就是“连续稳定且可控”——

只要电煤供应充足,火电厂不仅可以全年无休不停发电,而且控制发电机组的功率也是基本操作。

这个阶段,我们的供电是非常稳定且充满计划性的。

虽然当时也有抽水蓄能的电站出现,且数量不少,但这些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应急发电。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火力发电虽然“连续稳定且可控”,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个被挖空了的煤矿和严重的污染。

更何况,煤炭永远是越挖越少,但我们的用电量却越来越大——

化石能源根本没办法撑起中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切换到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上。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旺盛的需求刺激下,中国的光伏、风电等等行业迅速迭代发展,如今已经稳稳发展成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

比起火电,可再生能源清洁、可持续,但它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不稳定、不可控。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完全就是看天吃饭,但老天爷什么时候和我们共过情呢?

风力发电站修得再多再好,用电高峰时候老天爷就是不刮风,你能怎么办?

中国光伏产量天下第一,南方丘陵和池塘里都铺满了光伏板又如何呢?

用电高峰时候给你一个阴雨天气,你又能怎么办?

新能源的“一惊一乍”,对于讲究情绪稳定的电网来说就是天然的不安定因素。

所以,当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了中国装机量的主要势力,储能就从原来的应急属性里跳了出来,成为了一种刚需——

我们需要足够多、足够强大的储能手段来对抗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天生的不稳定和随机性。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作为新能源体系里的重大成果,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蓬勃发展,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电池行业的规模效应。

一方面是技术进步使得电池成本越来越低,一方面是国家电力安全的刚需,再配合上东部沿海越来越旺盛的电力需求。

中国储能行业的激烈发展,可以说是能源结构转型、电池技术进步、中国产业发育三者叠加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