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我老是看到一个在网上特别火的段子,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有个本来上市的公司要退市了,这董事长可高兴了,还嚷嚷着要请人吃饭呢。朋友就很纳闷,问他为啥把这不是啥好事的事当成喜事来办呀。董事长就说,退市可是好事啊,当然得庆贺,然后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细细地说起来。

首先呢,上市融到的钱已经进到公司里了,那些签了对赌协议的风投的钱,该变现的都变现了,以前欠银行的贷款也还清了,融来的钱又不用还回去,那还留在市场上干啥呢?

其次,退市了就不用再给股东分红啦,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编造数据也没人管啦。一身轻松,一点压力都没有,多好呀!

再者,相当多的原始股在之前就已经在二级股市上减持完了,钱都到手了,再费那么大劲去开拓市场、搞研发、做假账来维持上市公司的地位,太累了,没必要嘛。何况现在股价都跌下来了,也没办法再减持了呀。

最后,现在的任务就是放出些坏消息把股价打压下去,达到退市标准转板后,要么找些有关系的人来买,要么干脆自己买,这时候公司的股价就跟不要钱似的,差不多就跟白捡回来一样,这样公司又成自己的啦。这个段子不一定是真的,但也从一个侧面能看出有些企业是在准备恶意退市呢。

二,

网友可太厉害了,还找出了一个恶意退市的典型例子,就是 ST 爱康,因为它被 ST 之后承诺的回购也不做了,还老是时不时地发出些利空消息,这纯粹就是恶意要退市啊,那些散户们都绝望了,都 20 个跌停了还不开板。

现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是越来越严格了,维持上市的花费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有些公司在上了市拿到融资的钱后,又没办法减持,就会想着赶紧退市,这就是恶意退市。

要是你是上市公司的老板,减持没希望了,还得三天两头地应付各种检查,说不定还会背上被通报批评或者被禁止进入市场甚至是负刑事责任这样的惩罚,那你会怎么办呢?

有人就说了,美国不也是有很多股票退市嘛。但相比起来,美国大部分的退市都是上市公司自己主动退的,强制退市的比较少,而且他们还有集体诉讼,也有相对完善的赔偿和惩罚机制。但在国内呢,现在民事赔偿和诉讼机制还不太完善,股民要是碰上股票退市,那基本上就把本钱全亏进去了。

有人说退市和私有化差不多,这就引得一些球友出来澄清,说退市之后股民的股份还在呢,和私有化是很不一样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实际情况是,如果你的持股数量不多,达不到能表决的资格,对公司产生不了什么影响,那持股真没啥意义。公司老板有好多办法能把公司的资产合理合法地转到自己兜里。比如说,跟上下游的伙伴打个招呼,或者干脆就是自己家亲戚开的公司,很容易就能把公司资产转移走了。但要是公司处于上市的状态就不一样了,每个季度都得公布财务报表,一堆人盯着呢,监管还时不时地来问问,搞不好还得背上处分和罚款,运气差的还得摊上坐牢的事,这和退市之后基本上没人管能一样吗?

三,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市场起伏,你会发现那些曾经非常热门、价格极高的股票,大家都抢着买,觉得它们非常棒。但现在呢,这些股票的价格降了很多,有的甚至降得非常低,比它们之前几年的业绩还好,但大家却不太想买了。

这就好像买房子一样,大家都喜欢买涨价的房子,觉得能赚钱。但实际上,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在大家不那么热情的时候。

对于保守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等市场再次繁荣起来,这些股票的价格又涨上去了,那时候你就可以卖给那些喜欢追涨的人。

但是,不要听别人说某个股票贵就一定有它的道理。价格高就是价格高,投资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安全线。除非这个公司的业务发展得非常快,未来的价值被大家看好,否则即使是像茅台、苹果、腾讯这样的好公司,我也不愿意在它价格高的时候去买。

总之:

虽然各个股票还是普遍在跌,但指数在尾盘的时候涨上去了。市场里能赚钱的效果有了点提升。进一步往下跌的风险继续在被释放掉。

再说啊,关于地产的那些小道消息,我们已经把各个市场的态度都写出来了,大家自己去感受感受。关于陆家嘴论坛的那个所谓的利好,明显有那种故意夸大吸引眼球的感觉。最后发布出来的政策,应该不会超出国九条的范围,重点会放在科技创新这方面。

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看法。ST 板块和小盘股板块是在下跌过程中的停顿,指数整体上有机会的可能性很小。六月的时候双创板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全文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