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SH601868)$  

日前

中国能建重点研发项目

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研究

顺利通过专家结题评审

该研究项目

由中国能建广东院牵头

中国能建东北院、华东院和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共同参与

是在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

热核聚变实验堆基础上

在工程应用领域展开的

一次重要探索与尝试

具有开创性意义

“人造太阳”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

热核聚变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即氢原子核(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氦)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如能使热核反应约束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地产生和进行,即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

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其实就是热核聚变的过程,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又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该实验堆项目一旦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最清洁且取之不尽的能源。

目前,中国以开发聚变能源为目标,采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按照计划,中国将于2035年建成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 (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调试运行并开展物理实验,到2050年开始建设商业聚变示范电站。因此,现阶段对热核聚变发电开展前期技术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创新先行

探索热核聚变发电厂概念设计

2021年底,中国能建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研究项目正式立项,主要探索热核聚变输出与发电机组输入之间的匹配问题,以及热核聚变不同设计参数下常规岛发电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发电机组需要持续稳定的能量输入,而CFETR聚变堆的能量输出具有周期性间断、热功率断崖式变化等特点,这是设计核聚变发电厂必须解决的难题。

课题组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采用储能缓冲系统(储能岛)来解决核聚变输出与发电机组输入之间的匹配问题,使热核聚变一回路能量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实现稳定输出。同时,课题组还结合储能岛特点,进一步研究了常规岛发电机组选型、参数匹配和辅助系统配置等问题,形成了一套可行、安全、经济的热核聚变发电常规岛技术方案。


评审专家组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项目结合中国自主化聚变堆CFETR能量输出特性和设计特点,提出通过储能缓冲系统稳定核聚变能量输出的解决方案,为稳定发电、供热创造条件。同时,针对储能形式、储能介质、运行模式、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和经济性评估,提出了一套经济可行的热核聚变发电、供热常规岛技术解决方案,为未来核聚变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中国能建广东院是中国核电领域起步最早的勘察设计企业之一。1978年,参与中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前期研究和勘察设计。主编2013年发布的中国首部核电站工程测量、常规岛设计国家标准,具备各个容量等级、各类型反应堆核电机组工程的勘察、常规岛及其辅助厂房的设计、咨询能力。

2019年,广东院便组建了核聚变技术团队,开展热核聚变发电厂相关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

2021年,中国能建首次以“揭榜挂帅”的方式设立重点科技研发项目,广东院成为了“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深远海海上风电关键技术”“CCUS碳捕捉封存利用新技术开发”“建筑与能源融合关键技术”等课题的揭榜单位,牵头负责相关技术研发创新工作。

中国能建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亲历并见证了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参与了所有在运核电站建设,承担了52台在运核电常规岛设计,占94.55%,在核电领域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来源:中国能建官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