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写了一个技术文章,核心重点就是写怎么理解盘口的变化和找出龙头和思考性。但发现我们的家人们并不喜欢看这些,还是要讲行业与公司的思考,更受欢迎。特别是喜欢标题党啊。所以家人们不要说我标题,因为我这不这样写,没有办法打开你们对未来的格局性!

而今日我们重要讲一下低位的科技股,而且可能是唯一大模型未来能马上赚钱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不多见啊,因为现在大模型和算力大多数是空的,亏钱的,炒钱的!而他算是国产版的英伟达发力,“科特估”第一股呼之欲出!公司AI芯片厚积薄发领先寒武纪签订16亿算力巨单、可谓扬眉吐气开创AI芯片大单之先河!自研千亿级大模型“云天天书”斩获第一!


一、事件驱动:

事件1:公司与北京德元方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元方惠”)签署《AI算力运营合作框架协议》。德元方惠将向公司购买AI训练及推理异构算力服务,总算力规模约4000PFLOPS,该协议预计在未来三年服务期内为公司贡献约16亿的营收。

事件2: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5000亿加速落地,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

事件3:公司联手华为,打造国内领先的“云天天书”大模型,选择华为Al数据湖解决方案,提升性能50%,实现EB级扩展,端到端加速AI模型开发。


二、为什么他可能是科特股第一大牛?


第一、超跌性:公司上市14个月以来,股价由最高127元跌至25元,仅仅只剩个零头。这个跌幅,是A股非常少有的。并且关键是这一年多来,AI是市场绝对的主角,公司在这年多时间里从未有过出色表现。但4月中下旬以来,市场非常惨淡,而公司却已经明显构筑了非常坚实底部。在已经看不见什么下跌空间的时候,股价怎的走,都是向上。

第二、转型性:如前一些爆涨的商汤,就是从人脸识别领域转型高速成长的生成式Al。而公司的这笔16亿大订单,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嫌弃TO G赛道的智慧城市,转型为牛股频出的算力服务赛道。

这里很多人会想,为什么选择公司,而不是别人,而这里你们可以看事件3:公司联手华为,打造国内领先的“云天天书”大模型,选择华为Al数据湖解决方案,提升性能50%,实现EB级扩展,端到端加速AI模型开发。这个就是底气。

第三、稀缺性:当下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 AI上市公司,无非就是商汤、云从科技、寒武纪、云天励飞,他们无一不是亏损累累,起码短期看不到盈利模式和赚钱的希望。但是公司这笔大订单16亿,可能就会让公司成为第一个盈利的公司,而这一点就像去年我们参与的剑桥科技,当时走出了7倍大牛,就是第一个拿到超级业绩,而引发了持续走牛,包括当下十倍大牛:鸿博!多是因为第一个转型算力+英伟达合作,走出一了10倍大牛。

第四、业绩性:公司公告,与北京德元方惠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德元方惠”)签署了《AI算力运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德元方惠向公司购买总算力规模约4000PFLOPS的AI训练及推理异构算力服务,服务期限为36个月,预计三年内公司将获取约16亿元收入。协议提到,合作服务开始日不晚于2024年10月1日。

2023年4月,顶着“深圳AI第一股”登陆科创板之前,公司已经连续亏损6年,累计亏损额达19.8亿元,上市后的2023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也未能赚钱,分别营收5.06亿元、9844.85万元,亏损3.83亿元、1.38亿元。而且2023年他们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设定了2024年、2025年营收分别要达到8.7亿元、10.3亿元的目标。这可以算是一个业绩承诺保证。另外,从公司今年一季报来看,收入同比增长了78%,预计接下来几个季度收入增长幅度将持续

本次框架协议的合同金额相当于过去3年的营收总和。所以如果一旦确认,他可能成为第一家AI大模型营利的公司。

第五、风险性:据披露,德元方惠2023年营业收入为6258.5万元,净利润543.51万元。天眼查显示,德元方惠近期中标项目大多为传输专线采购项目,客户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中国广电河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仅向德元方惠提供异构算力资源服务,由已取得相关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资质的德元方惠运营算力资源并对客户提供服务。公司取得相关服务费需以德元方惠与客户签署服务协议且客户向德元方惠付款为前提。

如果德元方惠未能与客户签署正式合同、德元方惠与客户之间的合同提前终止、客户未及时向德元方惠支付款项或者德元方惠未能按照协议约定与公司及时核算,则公司将不能取得订单收入且会存在无法及时回款、坏账等风险。(但不排除有可能失败,但是查了一下这个公司,整体德元整体的查查评分是91分,所以不排除是下游中标拿到大定单,而之前找了公司完成。北京的公司什么多有可能,这个自己想。但还要确认,最后是确认定金之后,必定还有推动,而这个最迟百10月1日之前就落地!而且看到事件3,和华为和合作,我认为落地的概率比较大,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三、公司亮点是什么?

1、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算法芯片化!

在圈内,人们经常将公司和商汤等AI企业做比较,也跟寒武纪、地平线等芯片公司也有交集。但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有专注做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也有专门做芯片的公司,但是既有算法又有芯片布局的AI大模型公司,其实很稀缺,目前看只有云天励飞一家。

2、算法芯片化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简单说,公司是专门研发进口替代的高端智算芯片,用的是完全自研的神经网络处理器,研发出了多个型号的全国产工艺,并用在了各种端侧和边缘侧设备上。

同时,由于这些芯片在架构设计之初,就与未来需要适配的算法,做了充分的融合考虑,所以在实用性与可适性上,将会有更多优势。

通俗点说,别人家卖大模型或者卖算力,都是千篇一律的平装房,而公司因为同时有芯片和算力,就可以卖可按需求定制的精装房。就像最近苹果发布会上提到的M4芯片里面的NPU,可以让大模型在终端流畅运行,云天励飞做的事情更像是中国版的“NPU”。

3、公司创始人:公司的董事长陈宁是妥妥的少壮海归技术派,上海交大本科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博士,曾是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系统架构工程师,拥有技术背景和海归经历。

四、估值思考:点赞+转发+留言(我想看科特估第一大牛?深度绑定华为+16亿大订单)

对于一个没有赚钱的公司,整体估值思考只能通过PS去思考,和未来营收与市场思考,而这里暂时不写了,而且这个只是复盘,不推荐。想的兄弟们提前几天就可以跟上节奏了,虽然未来还有推动,而整体估值思考留给铁粉们才有答案了,我们的价值只留对我们持续认可和坚持看好的人!点赞+转发+留言(我想看科特估第一大牛?深度绑定华为+16亿大订单)

本文只是个人交易复盘总结思考,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一切要结合盘面而动,文章内容属于个人思与记录,作为记录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仅作个人分享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

(挖掘与整理资料不易,你的:点赞+转发+留言,是我们努力的动力,谢谢!)

总盘情况:今日大盘总算迎来了放量,整体两市放量到8481亿,相比昨日增了近1000亿的交易量,但是整体个股是2506家上涨,下跌2339家。而这样的走势和涨跌更健康,更有持续性 。而且今日走的是科技为中主升,整体带来了爆发性。而另外的证券与地产的助攻,带动了指数的回升。这一点配合更有丰收性。看后期的结构发展性是关键,而从时间周期来看,整体看空到24号,因为放假和推移,所以下周不见得有很好的位置,而之后看到2号。所以下周整体可能低位复杂的震荡,重点看3469与3626的区间突破性是关键。(今日AI量化仓位5%)


情绪面:今日情绪整体是下降的,涨停50家,跌停17家,封板率71%,而连板总数10,主度5板。而明日预期将迎来大的分岐,因为当下高度在7板 ,而他又是一个没有面积的,所以还是难有突破性。

板块上:半导在连续4天之后,迎来了大分岐,整体还是龙头国风的倒下有很大的关系,整体体来看芯片变成了助攻,留下了活口。而今日最强板块:智能电网+低价股+光通信。攻:PCB+消费电子+充电桩+芯片。

智能电网:龙头是长城电工,而后排是北京科锐2连板,但是否持续不好判断,暂时不想去动。整体还是观察就好。

低价股:核心龙头:华闻集团5板。而后排以开始换人,所以未来持续性是比较难的。只能边走边看,找到好的公司去参与更适合。

CPO:而今日龙头是剑桥科技1板,但是整体这个板块是趋势性,所以不建议去追涨,会很难受,,建议还是观察为中心的思路,等一下次光的调整更适合。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自律和坚持!祝一起在拼博路上的你,越努力越幸运!

今日看点:

1、央行:全国大部分城市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而这个就是地产的二次的利好。这个是好事,还差一个首付再一次下降才行。特别是二套房。也说明了数据不好。)

2、猪企乐观展望下半年行情 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不过,降本增效仍是所有猪企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大猪企的生猪养殖成本向14元/公斤不断靠近。

3、深圳充电站超1万座 每3台新车有2台是新能源。


4、去年全球总共销售了7832万辆新乘用车,比2022年增加了近700万辆,增幅为10%。数据显示,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去年共计售出了1340万辆新车,而美国品牌的汽车销量约为1190万辆。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销量首次超过美国。不过,日本汽车品牌在全球销量仍然,去年共计售出了2359万辆新车。

5、武汉“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170亿投资获批 拟本月开工。

6、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47.35亿元。长江电力、药明康德、交通银行分别遭净卖出17.2亿元、16.25亿元、16.14亿元。宁德时代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12.08亿元。

7、央行: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说明没有人干活啊。)

8、央行网站今日发文称,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

跟踪商品题材:


一、生猪18.81(-1.42%,生猪成本16。)

二、电池碳酸锂9.70万(-0.51%,下破20万,但是整体并不乐观。)

先赞后看,月入百万!谢谢大家支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