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车(SH600166)$  来源:36氪


抓住机遇的同时势必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全球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中国产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抓住机遇的同时势必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如今,汽车行业的内卷早已超出了产品与技术本身,流量成为了最大的焦点,更安全、性能更优秀、品控更完善的汽车产品在市场上反而不断被“水军”攻击。舆论战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之后,只埋头做技术的企业愈发吃亏。


当汽车行业对恶意流量深恶痛绝之时,政府部门展开行动。据网信中国公众号6月8日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指导网站平台加强网上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侵犯企业、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并通报了部分典型案例。


其中,“小牛说车”因歪曲捏造事实已经被查封,“星宇卡车帝”因散布某品牌汽车因发动机存在环保超标问题被强制召回的不实信息,也已被依法依约禁言。


乘用车市场的比亚迪、长城,商用车市场的福田汽车,都曾被这些账号恶意诋毁,福田汽车此前甚至专门召开发布会回应谣言,自媒体乱象正对汽车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幸运的是,在车企不断抵制与网信办的清朗行动双重作用下,汽车行业的舆论环境正在改善,网信办封禁自媒体账号迈出了打击恶意谣言的第一步,这是踏实造车的企业的福音,也为中国汽车工业敲响了警钟。


“流量”冲不垮汽车工业


自卡尔本茨1886年发明汽车以来,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这个古老、封闭、且成熟的行业经历了无数次更迭,身处其中的每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技术实力与制造基础。


但智能汽车时代,汽车销量开始与流量强关联,前有问界M7上市25天便大定突破5万台,后有小米汽车上市7天大定破10万台,都是最明显的例证。


因为,为了保住销量,车企不止要比拼技术与制造,更要争夺流量,从小米汽车入局开始,内卷也上升到了车企创始人层面。


新造车如蔚来汽车李斌,小鹏汽车何小鹏,传统车企如已经年过六旬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纷纷开始网络直播,为自家车企站台。


这场流量竞赛让汽车行业的有序竞争被无序竞争所取代,原本墨守成规的工业化逻辑正在不断被流量洗刷,无数水军、自媒体成为了有心者的弹药,向真正想造好车的企业展开攻击。


2023年3月,长城汽车曾悬赏1000万元征集打击“网络水军”的线索;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也曾在微博上公开谴责恶意抹黑和诋毁的行为。


更有甚者,一款新车的上市可能因为谣言和恶评的出现而受到致命打击,理想MEGA被抹黑成“棺材车”,导致理想纯电战略遇阻,智己L6因发布会言论被称为“抛妻弃子车”,都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流量,已经让乘用车不堪其扰,对于更为传统的商用车企业来说,更为艰难。例如,上个月,为了打击恶意谣言,福田汽车特意召开了发布会,用行动回应质疑。


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事实。福田汽车用最真实的车辆测试数据,回应了空穴来风的种种言论。


此次网信办查封的自媒体之一“星宇卡车帝”,正是造谣福田汽车的主推手,该账号被封禁,也进一步向公众去伪存真。


为什么福田汽车会遭到水军攻击?很简单,当同行竞争不能在产品层面取得优势后,便开始在舆论上攻击,这在当下的汽车行业已经屡见不鲜。


2023年,由于天然气价格的下降,燃气重卡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5.2万辆,同比2022年的3.73万辆增长了307%。福田汽车的燃气重卡正在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这引起了不少竞争对手的担心,也让竞争愈发变形。


虽然结果向好,但谣言消耗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区别于乘用车,商用车的本质是生产力工具,商用车的使命是让开这台车的人能赚更多的钱。但谣言给企业与消费者都造成了危害,这是福田汽车不愿看到的事情。汽车工业只有拼技术,才能为用户造一辆好车,才能让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为用户“闷声”造好车


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史,以内燃机驱动的燃油车诞生于德国,隆兴于欧美,鼎盛于日韩,中国汽车工业从未站在舞台中央。


如今,新能源车的浪潮让格局开始重塑,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崛起,无论是汽车硬件上动力系统的革命,还是汽车的智能化软件能力,中国汽车工业都开始了弯道超车。真正将“建设汽车强国”的信念根植于心中的车企们,也都奋起发力。


福田汽车是最好的代表,作为商用车企,福田汽车向来不擅长在舆论上做文章,而是深耕技术,在产品上拼实力。


技术领先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市场销量,因为真正的好产品不需要“流量”,尤其在商用车这个最注重产品体验的赛道,用户自然会慕名而来。


2023年,福田汽车总销量达到了63.1万辆,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中国商用车市场22%的整体增速,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超4万辆,同比增长84%。


在汽车行业的变革大潮中,福田汽车一直在“闷声”做技术,这也契合了商用车最本质的使命。


与作为代步工具的乘用车不同,商用车赛道更为特殊,每一台商用车都是谋生工具,背后都背负着一个家庭。因此,福田汽车一直秉承着为用户造好车的信念。福田汽车的技术革新,也全部都指向于“解放生产力”。


在硬件的动力系统革新上,福田汽车坚持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线”并举,用多元化产品组合,加速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


在软件的智能化能力上,福田汽车配备前沿的智能化功能,如智能驾驶云控平台、HWP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等。此外,福田汽车还获得了国内商用车首张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测试牌照。


简单来讲,福田汽车的产品,可以在硬件革新上让用户更加节省能耗,也就是省钱,在软件升级上让用户更加轻松与安全,也就是省力。福田汽车一直用技术去助力每一个商用车车主挣到更多的钱。


在硬件和软件能力上同时突破后,福田汽车的目标也不止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份额,还要向海外市场拓展。


数据显示,2023年,福田汽车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达到13.1万辆,同比增长 49.1%,连续 13 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目前海外新能源产品已覆盖全球 45 个国家和区域。


福田汽车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市场的一面旗帜,这样的成绩也向市场证明了,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中,应该用技术说话,而不是靠流量。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国内存量竞争压力与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并存,如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技术突破和海外市场增量,是车企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想解决问题,不能靠流量裹挟,只有拼技术实力,造好中国汽车,才能让中国汽车工业在欧美日韩之后,走向全球市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