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出海”一词不仅频频见诸财经媒体,也备受A股投资者的关注。

那么,出海指的是什么,出圈背后的逻辑又是啥?

天风证券的报告中这样描述出海:企业已经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来拓展其全球业务。出海战略不仅包括大型企业,也涵盖了寻求国际市场机会的中小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这些企业能够直接进入当地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并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还有报告借助“出口”这个概念来对比阐释“出海”之义。方正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出口的背后是全球化“global”,核心,是逆全球化以“安全”为目的的解法,本质上是以一带一路等为主体,重塑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秩序。这种秩序的重建不仅仅在于本地化经营,更在于全球产业链的向上重塑,在于从过去只做产业链中利润较低的中游,向利润率更高的微笑曲线的上下游延伸。

借用华鑫证券的说法,从宏观背景来看,当前中国与日本九十年代类似,均处于内需不足+劳动成本上行+贸易壁垒升级+全球库存周期重启的阶段,企业从出口到出海的催化因素正在兑现。

出海之前景,不可谓不恢弘。然而,落地到具体的研究,又有哪些切入点?

借鉴日本企业的出海历史经验,国金证券的报告中给出了三条线索:一是筛选海外业务占比高+海外营收连续增长+净利率提升的行业。参考日本经验,伴随出海版图的扩张或将享受更高的超额收益,二是筛选全球竞争力+海外业务占比高+能够较为顺利实现出海的行业。考虑到当前我国多数行业仍然处于出海初期,海外市场规模的扩张并非立马能带来营收及净利率的双升;第三以具备全球竞争力+未来有空间的企业为关键词,自下而上筛选出主要向新兴国家布局产能且具备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

方正证券报告则建议关注在新兴市场的出海机会。该报告提到,虽然当下发达国家(地区)仍是企业海外业务的主要来源。但逆全球化下,A股对欧美业务的高增长恐怕难以持续。以美国为例,其对于起重机等中国占优的重工业已经开始不惜成本替换为本土制造。区别于欧美市场,新兴市场的出海与出口共振是真正的“大幕渐起”。其出口与上市公司出海业务共振抬升,结构上也从早期的基础制造转向高端制造。这符合出海“优势产业升级”的逻辑:在非欧美地区培育新的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并将利润反哺于国内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可对(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四个地区,分别筛选行业占比较高、近两年复合增速较高且海外毛利率提升的细分行业。

考虑到出海链标的受海外经济周期和政策影响(海外关税、产业制裁等)的内生属性使其伴随着波动和不确定性,天风证券认为可以用“是否需有出海行为”、“出海需要是否有效(ROE伴随提升)”、“是否有利可图(出海业务毛利率高于本土)”、“防范制裁风险(关注对美收入占比)”四个增量出海指标筛选构建组合。

前景值得期待,线索也不无道理,但千万别把出海当做概念。尽管日本企业确实有不少的成功出海经验,尽管我国众多行业当前确实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但出海依然是充分不确定性的策略。上述切入点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缩小研究的范围,但落地到具体的投资,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仍是最为关键的内涵,那些在出海后依然能长期维持高盈利能力的企业,才是出海浪潮中真正值得寻觅的佼佼者。

最后,向您推荐此前天团系列的这篇稿件《什么企业“出海”更值得关注?》,买方视角下的思考,或许可以给您另一种维度的启发。

参考报告

《从出口到出海:宏微观的差异——“大安全当立”系列报告》,方正证券,2024年6月

《A股财报里的中国企业出海图》,天风证券,2024年5月

《投资我国出海机遇的三条线索》,国金证券,2024年4月

《出海链的阿尔法如何寻找》,天风证券,2024年6月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7549)$

$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0728)$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