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周的观点中,我们重点和大家聊了对新能源车“品牌力”的关注,认为其是当前市场竞争中的利刃,在新能源车市场中,我们可以明显区分出有品牌力和没品牌力两个区域。

对于有品牌力的公司来说,它们在竞争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护城河,不再是新车的推出决定企业的命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往新车的成功发售对车企的基本面至关重要,当前如果有一定的品牌优势,那就意味着公司多次调整和试错的机会,一旦调整车型和策略正确,公司仍有机会崛起,而不是每次新车推出都是决定车企生死的关键。

当前具备较强品牌力的国产车企,他们不再过度关注单一新车的成功或失败,他们更关注的是在面临问题时如何及时纠正,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从雷军等新能源汽车公司的 CEO 们开始走上舞台后,他们之间争吵和竞争氛围已经不如去年那般激烈,当下温文尔雅的形象更容易被高端消费者接受,符合品牌升级的气质。其他 CEO 们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形象,从过去的激烈竞争转变为更友好、温和的状态,这种品牌向上的形象调整对整个中国品牌市场都是有益的,包括理想、华为等品牌也有可能在未来转变为更温和的形象。前段时间周鸿祎也开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进行宣传,他过去被认为是善于争辩的角色,但现在形象更加友好、善于交友。这种明确转变的情况在品牌发展阶段是必要的,要做好品牌升级就必须及时纠正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核心 CEO 通常是公司的创始人,拥有强大的能力和决策权,相比之下,国外合资品牌的决策者通常是职业经理人,决策可能不如中国品牌创始人那样顺畅。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纠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更加注重品牌的纠错能力以及未来动作是否符合行业逻辑,因此,我们现在的侧重点和去年是不一样,跟当下环境同步变化,去年每次新车的推出或价格的下调就是车企的成功关键,但当下重要的是品牌的持续发展和调整。

我们最近一直强调一段话,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已经慢慢朝品牌力竞争的方向去发展。总的来说,新能源车的品牌力,已经成为当前竞争的一把利刃,他切割着原本是传统燃油车的蛋糕,也切割着传统外资品牌的蛋糕,我们看到中国新能源车品牌能再上一个台阶,我们投资一个行业,就是投资能不断前进的行业。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OTCFUND|012079)$$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C(OTCFUND|020624)$$信澳星奕混合C(OTCFUND|01122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