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亿资产城商行的序列中,中原银行显的异常突兀。

股权屡遭拍卖,业绩“增收不增利 ”,资产质量承压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重组后的中原银行着力解决。

尤其在当下不良率抬升压力下,今年以来,中原银行密集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6月5日,中原银行在银登中心连发5条不良资产转让信息,合计涉及未偿本息总额4274.44万元。6月12日,中原银行连发3条不良资产转让信息,合计涉及未偿本息总额1.65亿元。

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4.52亿元,而在中原银行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202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中指出,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25%以内,比2023年的不良贷款率2.04%也有所恶化。

1、下调关键指标

中原银行的2024年比2023年还要艰难。

5月30日,中原银行发布股东大会通知,将于6月21日召开股东大会,同时公布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包括2023年财务决算以及2024年财务预算等重要议案。

在这份预算里,中原银行对多项业务指标进行了下调,财务预算被认为是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这也表明中原银行经营层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202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中,其规模、效益、质量指标均出现了绝对数的下降。

对比2023年业绩来看,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总资产13464.4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5%。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074.62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4%;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375.2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1.8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32.06亿元,同比减少16.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10%、10.44%、11.64%,均满足监管要求。

《202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中显示,预计2024年总资产比2023年底的13,464亿元有所下降;预计2024年集团净利润实现25.87亿元,比2023年的净利润32.06亿元,大幅调降近20%;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25%以内,比2023年的不良贷款率2.04%也有所恶化。

从2023年业绩可以看出中原银行出现了营收微增,净利下降的情况,而其资产情况进一步恶化。

2023年财报报告期显示,该行净利差由上年的1.89%下降至2023年的1.56%,下调0.33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由2.06%下降至1.73%,下调0.33个百分点。

对此,该行解释称,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在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引导下,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投融资业务收益率下降;二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及落实国家让利政策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

尽管外部环境严峻,但中原银行2024年的财务预算显得如此“颓败”,万亿中原银行业绩何时能匹配的上其资产规模?

2、被赋予众望的“新中原银行”’

2022年5月27日,中原银行迎来了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事件——吸收合并重组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新中原银行正式揭牌。

至此,新中原银行顶着巨大的光环诞生,成为河南省唯一的省属城市商业银行,以“打造一流城商银行”为目标,构建金融图景。目前,中原银行下辖18家分行,700余家营业网点,1家消费金融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14家村镇银行。全行总资产突破1.3万亿、员工人数近2万名。

中原银行的成立面临着合并规模较大、主体较多、情况复杂等情况,实则也给经营层面带来了压力。

尤其其资产状况,进一步恶化。

数据显示,2019-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3%、2.21%、2.18%、1.93%、2.04%,对比来看,2023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59%、城市商业银行为1.75%,中原银行不良率处行业较高水平。

今年以来,中原银行密集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6月5日,中原银行在银登中心再次连发5条不良资产转让信息,合计涉及未偿本息总额4274.44万元。6月12日,中原银行连发3条不良资产转让信息,合计涉及未偿本息总额1.6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中原银行已有至少10家分行相继通过银登中心开展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且相关项目普遍为对公不良贷款。不仅如此,2023年中原银行已在银登网上挂牌7期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总额超过10亿元。

中原银行并没有因为其万亿资产呈现规模效应,无论是从营收还是净利来看,都不足以支撑其正向发展。

3、股权被频繁质押

从诞生之初,中原银行就被寄予厚望,2017年,成立仅3年的中原银行成功赴港上市。但此后中原银行不仅股价从上市的2港币跌至0.3港币,从2021年起便沦为不折不扣的仙股,评级机构也对其盈利能力问题表示关注。

从股价来看,中原银行发行价为2.45港元,截至6月18日收盘,中原银行收报0.320港元,已跌去最高点的86.93%。

因股价持续低迷,中原银行股权也被频繁拍卖。今年,中原银行多笔股权被拍卖,有多笔被流拍。其中有一笔中原银行的2660.57万股股权第一次拍卖以流拍结束。该笔股权起拍价为1815.84万元,合每股约0.68元,较评估价打7.5折。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原银行已经有20余笔股权遭拍卖,部分股权甚至折价拍卖,结果多以流拍为主。

大量股权被拍卖,说明中原银行的股权质押或冻结问题明显。中原银行经营结构和其严重依赖房地产有直接关系。中原银行有很多地产股东,2023年前十大股东中,郑州康桥房地产、河南光彩集团分列第六和第七大股东,但这两家公司均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光彩集团还曾连续两年申请破产重组。

上述两家股东均已减持了大量股份,涉足房地产业务的河南盛润集团也曾是中原银行大股东,但债务危机之下其所持有的中原银行股份已经被申请强制执行。

联合资信在2023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从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来看,由于中原银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客户中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居多,上述行业企业受经济下行等外部冲击影响较大,故行业不良贷款暴露较多,且不良贷款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此外,由于吸收合并的目标银行涉房业务占比较高,且房地产行业延续萧条态势,涉房企业销售困难导致还款能力减弱,故中原银行存在一定规模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且行业不良贷款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天眼查显示,中原银行历史股东信息里,也能看到满屏的“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中原银行和地产深度捆绑,随着房企还款能力减弱,对中原银行的股价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走到今天这一步,中原银行在内控管理环节、资产质量都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WEMONEY研究室将持续关注。(WEMONEY研究室 文心/文)$中原银行(HK|0121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