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宁波一个企业需要补缴5亿税款的事在网络上沸沸扬扬。这件事从过程来看,浙江是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了,所以征集的这笔税应该有法律依据。但是企业也无力承担,这也是事实。

说到底,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和征税模式有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那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是结果征税,简单讲就是企业只有盈利了,才会缴税,如果亏了,那就不用交了。但这边是按过程征税,只要发生了交易,那就必须交,至于你是否亏损,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如果企业利润空间足够大的前提下还能勉强应对,但如果在微利或者是无力时代,那么这种征税模式可就不是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了,而是一块混凝土。

相信这个事件过后,一定会引起很多企业尤其是民企老板的警醒了,一个问题摆在眼前—自己的企业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非常碰巧,不就之前,曾经也遇到过一位开场的小老板,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或许会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据这小老板讲述,2019年,他把自己开了十多年的小工厂关闭了,解散了120个工人,全部做了补偿,没有任何纠纷。然后把所有的积蓄拿出去,购买了6套二手房,之后全部出租出去,每个月可以收到房租有3万多元。

他感慨道,开工厂的时候几乎就没有过几天好日子。

整天提心吊胆,从原料供应到工人的安全生产,事无巨细都得自己来操心。自从把工厂关闭后,现在他整个人都好了,幸福得不得了,经常开着私家车到处旅游,跑了两次西藏自驾游。

不过,小老板也谈到了让他伤心的往事,他说其实在开厂的最后两年,他一直就在亏损,但是工人还是认为他赚了黑心钱,年年要求加工资、谈福利,无论他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工人的思路很简单,不赚钱你怎么还开厂呢?

直到关门的那一天工人才明白,小老板真是亏了。

现在,他说起来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关厂,而是多白白苦熬了2年多,损失了一套房,而损失的那套房主要是新增的工资和社保支出。

他算了一笔账,120个工人,社保一年大概就是80多万,公司增加了40万元,改善伙食需要10万元,这样一年下来就增加了130万,两年一共就是260万元。

他之所以耽误了两年,主要还是不够当机立断,总不甘心,尤其是舍不得多年来购置的那些资产被当成废铁处理掉。

听了这位小老板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当年他做出决定的时候是很艰难,但在今天看来,他当时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可以肯定,这位小老板绝对是众多中小企业中极少数能全身而退的人。

更多的老板们恐怕并没有他这么走运了,我们做了假设,如果这位小老板当时没有关厂而是选择了坚持,如果一直坚持到今天,大概率可以断定,他损失的绝不是那260万,或是那一套房了。

单凭那三年,等他熬过来,搞不好他所剩那六套房大都得化成灰烬。

那么从这位小老板身上我们总结出什么经验呢?用股市上的一句话来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就是说,尽管这位小老板自己还觉得当年留下了不少遗憾,但从事实上来看,作为中小企业的一分子,他最后的结局无疑是成功的。

这倒不是说他经营的企业有多么的成功,实际上他也没有赚到多么可观的收益,不就是把自己从一个小老板变成了一个房东了?

虽然听起来有点冷幽默的味道,但我们仍然要认为它是成功的,因为他成功的做到了全身而退。

这些年来,开厂、办企业,投资创业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从某种角度而言,创业就和进赌场非常相似。

尤其今天,中小企业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难题。

除了税费、罚款、社保已经是难以承受,还有面对产能过剩、融资困难的困境。

个个都难以逾越,基于这样的现实,或许真的到了像那个小老板痛下决心的时候了。

有句话——未雨绸缪,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来说,思考一下离场的方式绝不是危言耸听。或许,退一步要比无谓的坚持更为理性,而且主动的退也会让自己更从容、也更有余地。

不要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被迫离场,那时候是既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上证指数(SH000001)$

$东方财富(SZ300059)$

$宁波富达(SH60072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