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电新】

温控对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系统寿命保障至关重要。随着储能电站规模逐渐增长,储能安全逐渐引起各方重视。锂电池热失控是影响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储能温控是储能系统安全性保障的关键一环。国家能源局从政策层面明确要求强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管理。同时,电芯一致性变差将严重影响储能系统寿命,储能温控有助于维持电芯之间温差处于合理区间,进而提升储能系统性能。

液冷较风冷性能更优、已成为储能温控主要应用路线。液冷相比风冷散热效率更高,功耗更少,并使得电芯之间温差更小。经实证项目测算,液冷温控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更高。随着储能项目规模不断增大,且电芯单体容量增长趋势显著,对于温控产品的散热效率和温差控制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液冷更加匹配下游需求。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温控市场空间达127亿元,其中液冷温控120亿元,2023-2026年CAGR为60%。

温控产品技术同源、下游延展应用广泛。除储能温控以外,温控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激光设备、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1)工业装备:国内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2022-2027年CAGR达5%;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预计2024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亿元,YoY约13%。2)数据中心:数据中心PUE要求不断提升,液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根据IDC预计,2023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2023-2028年CAGR将达到45.8%。

定制化能力重要性凸显、头部企业优势显著。温控领域技术同源特征显著,目前切入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数据中心温控、工业冷却设备和汽车温控企业等,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从竞争要素来看,储能温控系统定制化属性较强,研发能力和产品方案设计能力强、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目前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商纷纷进行全球化布局以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因此具备主流集成商覆盖基础、产品认证齐全具备出海能力的温控企业也将胜出。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规模交付能力和经验、具备主流集成商客户覆盖基础、研发和定制化能力强、成本控制能力强、出海能力强的储能温控厂商:英维克、同飞股份、申菱环境、高澜股份、朗进科技等。更多会议纪要、音频、研报,关注《机构调研》。$英维克(SZ002837)$$同飞股份(SZ300990)$$申菱环境(SZ301018)$

风险提示:储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液冷温控渗透率不及预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